年底作帳行情 中小型股權證喊衝!

▲股市。(圖/資料照)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由於市場資金轉向中小型股,如宸鴻(3673)、晶豪科(3006)與宏捷科等12日逆勢上漲,其中以晶豪科漲幅最大,收盤漲幅5.15%,另外宸鴻則有2.98%漲幅、宏捷科收盤亦上漲2.17%。

觸控面板廠TPK-KY宸鴻11月份自結合併營收為76.72億元,較前一月份減少7.7%,不過看好2017年Touch bar在筆電應用普及率擴大,宸鴻成為觸控面板供應首選,外資調升其目標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據統計,宸鴻累計前 11 月合併營收 804.79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29.13%;第 3 季在單季毛利率、營業利益率明顯改善下單季轉盈,合併營收 261.7 億元,稅後稀釋每股淨利 1.97 元,表現優於預期。

宸鴻近來吸引外資買盤進駐,股價明顯有推升效果,11月以來,外資買超1萬7千張以上,12日股價再度上漲2.98%,收在58.8元,離前盤整區60元,只有1.2元之差。

擔心短線高檔壓力的投資人,國泰證券金商部建議,可利用介於價外15%以內且距離到期日仍有三個月以上時間的權證參與行情,例如TPK國泰65購01(053118)、TPK兆豐67購01(054042)、TPK國泰67購01(053982)、晶豪科國泰65購01(054031)與晶豪科永豐63購02(050747)等權證。

關鍵字: 作帳投信中小型股宸鴻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體重破百被女友嘲笑 他靠兩招3個月瘦33公斤!

體重破百被女友嘲笑 他靠兩招3個月瘦33公斤!

國泰金舉辦「大腹翁小腹婆」減重競賽活動,近萬名同仁在4個月內共狂甩了15噸肉。其中減重比賽中拿下男子個人組首獎的國泰人壽蘇政友,因受到朋友刺激和女友嘲笑,透過少量多餐飲食、每天清晨爬山的方式,3個月從原本112.3公斤體重,一口氣瘦到79公斤,減重33公斤。

2016-12-12 20:09

「聯準會將升息1碼!」 星展估:明年還會再升息4次

「聯準會將升息1碼!」 星展估:明年還會再升息4次

美國聯準會本周將宣布升息與否,金融市場幾乎認定此次「升定了!」星展集團認為,年底前聯準會將升息1碼,且聯準會利率正常化目標可能加速,升息步調較2016年來得快速,並大膽預估「聯準會2017年將再升息四次,至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將達1.75%。」

2016-12-12 17:52

員工年終嗨翻!13家國銀今年大賺百億 中信兆豐賺最多

員工年終嗨翻!13家國銀今年大賺百億 中信兆豐賺最多

11月營收陸續公布,回顧前10月國銀獲利表現,在39家本國銀行中,共有13家銀行獲利突破百億大關,其中獲利前三名依序為中信銀行231.8億元、兆豐銀行204.1億元,以及台銀的184.7億元。

2016-12-08 15:41

中信金負面新聞不斷 這2件事股東最「凍抹條」!

中信金負面新聞不斷 這2件事股東最「凍抹條」!

中信金8日上午在圓山大飯店舉行臨時股東會,中信金董事長顏文隆致詞時表示「此次董監改選獨立董事過半,可兼顧業務成長並創造股東利益」,而後小股東輪番發言「砲聲隆隆」,多名小股東對於中信近期負面新聞不斷,表達不滿,其中砲火更集中在樂陞案以及內湖購地弊案。

2016-12-08 11:09

景氣轉好 法人:明年台股有望突破萬點

景氣轉好 法人:明年台股有望突破萬點

景氣回溫,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明年台灣經濟成長率(GDP)有望優於今年,估計指數高低點為8400至9800點,且不排除有突破萬點的可能。

2016-12-08 06:40

「一例一休通過是好事!」 李瑞倉:不用再做無謂爭議

「一例一休通過是好事!」 李瑞倉:不用再做無謂爭議

一例一休拍板,金管會主委李瑞倉表達樂觀看法。他指出,一例一休趕快通過,對整個社會都是好事情,定案後社會不用再做無謂的爭議,而社會安定下來,各行各業可以各自謀求營運方式,並進一步再求發展,基本上是好事情。

2016-12-07 10:28

川普關稅變數難消 投信老董:台股17306點有撐但宜「現金為王」

川普關稅變數難消 投信老董:台股17306點有撐但宜「現金為王」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宛如「川劇變臉」,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新光投信董事長劉坤錫今(14)日表示,台股短線賣壓宣洩告一段落,1萬7306低點將有撐,惟川普宣布關稅暫緩90天,其間期間恐怕仍存在變數仍在,短線指數力拚重回2萬點大關,對台美股市看法皆保守,現階段建議「現金為王」。

2025-04-14 15:56

台積電Q1獲利有望大增54% 外媒示警川普關稅政策成隱憂

台積電Q1獲利有望大增54% 外媒示警川普關稅政策成隱憂

台積電預計在本月17日宣布今年第一季的獲利大幅增長54%,但同時可能對美國前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所帶來的風險提出警示。

2025-04-14 15:10

製造業回流美國 法人看好電力基建需求發展

製造業回流美國 法人看好電力基建需求發展

川普關稅戰的目的之一,就是吸引製造業回流美國,新光美國電力基建ETF(009805)經理人劉恆誌表示,電力是美國實體經濟的硬需求,隨世界各國響應川普政策讓製造業回流美國後,美國整體用電需求還會走高,電力企業資本支出增幅有望繼續向上攀升,包括從上游發電增加儲能技術、開發先進水冷技術、中游輸電的變壓器汰舊換新、AI電力系統升級,到下游配電的電線管路地下化,到智慧電網全面即時系統建置等,預估2026年美國電力基建資本支出將上看6兆。

2025-04-14 15:14

富爸爸去年送子女共480萬 誤解贈與稅規定慘噴47.2萬

富爸爸去年送子女共480萬 誤解贈與稅規定慘噴47.2萬

《贈與稅》沒搞懂,資產規劃傷荷包。台北國稅局今(14)日指出,一個富爸爸誤解《贈與稅》244萬元免稅額規定,在去年各送1子1女240萬元、合計480萬元且未申報,今年遭國稅局連補帶罰47.2萬元。

2025-04-14 14:24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