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蓉萍
台灣其實早已是一座名副其實的「低薪島」了!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台灣在1987年到1996年間,扣除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影響後,實質平均薪資成長率達到5.9%,接下來的10年則銳減到0.9%,到最近的2007至2016年間,實質平均薪資成長率繼續下探,僅剩0.1%。
這個數據意味著過去10年如果扣除通膨因素,台灣勞工的實質薪資成長率只有0.1%;以一個10年前年薪百萬元的上班族而言,過去10年,他的薪資實際只增加了1千元而已。更殘酷的是,這還只是平均數,如果在平均數以下的企業員工,不但沒有加薪,還得面臨減薪甚至失業的危機。
愈賺錢公司員工福利愈好
結論:薪資與工作效率成正比
然而,在台灣低薪危機中,卻有一群超過150萬的上班族群,他們過去5年的員工福利幾乎年年增加,到2015年還逼近百萬元。這個數字讓為數不少掙扎在30至40K的受薪階級的勞工高度羡慕。
這一群超過150萬的企業員工,稱得上台灣相對高薪幸福的上班族;他們就是台灣1788家上市、上櫃和興櫃公司的員工。
根據《財訊》雙週刊與中華徵信所合作,費時近5個多月的時間,針對台灣1788家上市、上櫃和興櫃公司過去5年的員工福利費用(包含勞健保、退休金等費用,亦稱總報酬)所做的調查數據顯示,從一一年到一五年,上市櫃公司和興櫃公司從1667家增加到1788家,雇用人數也從129.9萬逐年成長到150.6萬人。
而所有上市、上櫃與興櫃公司的員工福利費用(總報酬)也年年暴增,從一一年總額1兆2195.6億元,到一五年增加為1兆5052.8億元。
如果再以人均數據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企業的人均員工福利費用,從一一年的93.9萬元,增加到一五年的99.9萬元,近5年增加幅度接近6.5%,這些數據都說明,這1百多萬名員工,都在薪資的前段班…(本文截自財訊522期,詳全文)
相關報導
勇闖百萬年薪的海外工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