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台灣拚第二矽谷 只要政府別擋路!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執行長龔明鑫認為,台灣在IC 零組件製造上仍有優勢,只要台灣願意對矽谷伸出手,對方也不會忽略台灣。(圖/商業周刊提供/總統府)

文/李欣宜

當深圳被封為「亞洲矽谷」、「硬體矽谷」,以色列自稱中東矽谷,新加坡也有亞洲小矽谷之稱,台灣其實也加入「全球第二矽谷」寶座爭奪戰。

總統蔡英文選前就提出亞洲矽谷政策,上任後,國發會立刻通過「亞洲.矽谷」方案,提列113億預算,是政府未來8年最重要的產業經濟政策之一。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曾經,深圳是台灣的製造後院,是昔日山寨之王聯發科的下游,但深圳近年的創新能力已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全球最大通訊設備製造、全球市占第三的手機製造商華為,全球消費級無人機龍頭大疆、亞洲市值最高企業騰訊、研發出全球最輕薄的柔性面板的柔宇,都是深圳從山寨往創新轉型的成績單。

深圳人均GDP在2013年超越台灣,財政收入於去年超過台灣,是台灣的1.64倍。而研發經費占GDP的比重為4.1%,全球排名第三,高於台灣的3.05%。

重視研發和創新,讓蘋果和英特爾等國際大廠相繼來深圳設研發中心,深圳被外界點名有望成為下一個矽谷,台灣可從深圳的轉型經驗中學到什麼?

最不共產黨城市,採自由競爭淘汰

乍看之下,深圳的成功是政府執行計畫經濟引導的結果,事實上,根據高盛高華研究報告指出,深圳可能是「北上廣深」4個中國一線城市中,最不「共產黨」的一個。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深圳有94%的研發支出來自民營企業,高於全中國平均19個百分點,更是北京的2.5倍。深圳政府的政府支出占深圳GDP的比重也遠低於北京和上海。

除早期幾家國企色彩較濃的企業,如華大基因和華為,深圳政府有出手支持,近十年崛起的新興企業,幾乎都和政府的關係甚少。大疆副總裁徐華濱說:「我們大疆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和政府的關聯很少,至多辦活動他們會來掛名。」

自由和放手,其實也是現在台灣新創圈最需要的。立法委員許毓仁本身也是創業家,評論「亞洲.矽谷」時便指出,無論是人才或新創,台灣現在最需要的是別擋路的政府,讓新創自由發展,而非扶植。

亞洲.矽谷計畫執行中心執行長龔明鑫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此計畫最重要目標是連結矽谷資金和人才,建立有利創新的環境,而非直接把台灣變成另一個矽谷。

龔明鑫點名發展物聯網將是台灣機會,台灣優勢是精密工業和高品質製造,「中國不是很精準,他們很粗放,我們精準。」

富士康前副總裁程天縱也認為,未來台灣需要加強升級關鍵零組件的技術,和對岸做出區隔,這將會是台灣和深圳很好的合作模式。

「我們沒有把深圳當成敵人,物聯網市場越做越大,沒人可獨占。」龔明鑫認為,在物聯網約新台幣86兆4千億元的大餅中,台灣至少可搶下新台幣5兆到10兆元的市場。

30年前,許多在美國留學的台灣人,帶著矽谷經驗回台創立半導體和科技產業,並且和矽谷公司如惠普、微軟和英特爾互通有無,養出了如台積電等撐起台灣經濟半邊天的企業。

台灣的科技業起飛了,但去矽谷的人也變少了,矽谷經驗和台灣逐漸產生斷裂。深圳崇尚放手和鼓勵創新的小政府主義,或是台灣力拚成為矽谷第二時,可學習的地方。

【更多報導 】

前瞻計畫花8800億台幣,中國砸9000億美元》3分鐘搞懂「一帶一路」,才知道「錢」途在哪

不把人才當人看》業務大將辭職,總經理竟酸:40歲又沒男友!一年後,公司大客戶跑光

別再說越南落後了好嗎?8張照片打臉傲慢台灣人,不說還以為是在台北拍的

我憑什麼要幫你!致賤人:別把專業當免費,我苦學多年,不是為了被你凹免錢

胖到141公斤,連跟員工面談都睡著...KKBOX營運長:日走一萬步,1年半甩肉62公斤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商業周刊天下台灣軟體人才竹科矽谷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台積電董事會通過每股配4.5元 6月12日除息

快訊/台積電董事會通過每股配4.5元 6月12日除息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召開第一季董事會,會中重要決議包括核准配發2024年第四季之每股現金股利4.50元,並預計在6月12日除息,7月10日發放股利,另外,也為了因應基於市場需求預測及技術開發藍圖所制定的長期產能規劃,核准資本預算約美金171億4,140萬元,至於股東會,則預定6月3日於新竹喜來登大飯店舉行。

2025-02-12 13:54

快訊/台企銀爆2分行前員工挪用公款 挨罰200萬

快訊/台企銀爆2分行前員工挪用公款 挨罰200萬

台企銀(2834)爭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金管會今(12)日公告,該銀行世貿分行、汐止分行2處都有前銀行員舞弊,先開罰200萬元。

2025-02-12 18:04

台積電董事會冷處理關稅議題 外媒預測赴美投資全落空 

台積電董事會冷處理關稅議題 外媒預測赴美投資全落空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台積電(2330)此次破天荒在美國舉行董事會,將可能做出美國投資重大決議,尤其在美國總統川普喊出要對台晶片課稅之際,FT文中列舉台積電在董事會後可能宣布三大措施,不過今日台積電董事會決議出爐,和每次例行董事會決議相類似,完全沒有特別提及美國相關投資訊息,和外界預期的結果完全相反。

2025-02-12 14:54

台積電員工分紅金額創高! 平均每人領182.59萬元

台積電員工分紅金額創高! 平均每人領182.59萬元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12日首在美召開董事會,核准2024年度員工業績獎金與酬勞(分紅),總金額高達1,405億9,256萬元,創下史上新高,以台積電最近一次永續報告書揭露員工人數7.7萬估,平均每人可以拿到182.59萬元。

2025-02-12 14:34

台股ETF受益人1041萬人締新猷 00919、00878、0056共15檔創高

台股ETF受益人1041萬人締新猷 00919、00878、0056共15檔創高

台股ETF集保戶股權分散2月7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66檔台股ETF受益人周增11.5萬人,是繼2024年4月19日以來單周增加最多人數,總人數來到1041萬人創下歷史新高,若以單檔表現來看,總共有39檔呈現周增加,其中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高股息(0056)等15檔台股ETF的受益人數同創新高,進一步觀察這15檔中有7檔是高息型,7檔市值型,1檔產業型,整體來看,高息型與市值型擁護者勢均力敵,不過高息ETF上榜的都是季配型的,顯示出季配型還是相對月配型的受青

2025-02-12 09:50

MSCI季度調整!全球指數增刪2檔 台光電、嘉澤端子入列

MSCI季度調整!全球指數增刪2檔 台光電、嘉澤端子入列

MSCI(明晟)今(12)日凌晨公布最新一次季度調整,台股在全球標準型指數成分股增刪2檔,新增台光電(2383)和嘉澤端子(3533),剔除南亞科(2408)和華新(1605)。

2025-02-12 08:43

鴻海、日系車廠攜手跨大步! 劉揚偉:1、2個月後有好消息

鴻海、日系車廠攜手跨大步! 劉揚偉:1、2個月後有好消息

鴻海(2317)今(12)日於土城總部舉行新春開工團拜,董事長劉揚偉也親自出席主持,媒體詢問「日產(NISSAN)」搶親下文,劉揚偉鬆口「不是併購,是合作案」,全案有望在未來1、2個月內釋出好消息。

2025-02-12 11:32

年後賺2.1萬紅包!6檔抽籤股今起申購 威力德生醫價差最大

年後賺2.1萬紅包!6檔抽籤股今起申購 威力德生醫價差最大

本周從今(12)日起共有六檔抽籤股準備起跑開放申購,其中威力德生醫(7713)12日起開放申購,承銷價55元,以11日收盤價76元計算,有21000元的價差。

2025-02-12 00:02

閎暉斥資14億元公開收購日本FDK 跨足能源電力領域

閎暉斥資14億元公開收購日本FDK 跨足能源電力領域

機構整合元件廠閎暉(3311)今(12)日重大訊息宣布,擬公開收購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標準板上市公司日本FDK株式會社45%股權,收購價為每股435日圓,初估收購金額67.54億日圓(折合逾新台幣14億元),兩家公司將加強合作,閎暉將藉此跨入能源電力產品的布局。

2025-02-12 17:11

星宇航空入選MSCI全球小型指數 股價大漲7%

星宇航空入選MSCI全球小型指數 股價大漲7%

MSCI公布最新季調清單,全球小型指數新增星宇航空(2646)及台灣虎航(6757)兩檔航空股,顯見航空後市受到高度矚目,激勵星宇今股價一度漲近7%至29.25元,寫下近4個月來新高,截至上午11時成交量逾3.2萬張。

2025-02-12 11:06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