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搜尋引擎龍頭百度(Baidu)13日宣布,將成立獨立創投公司百度風險投資(Baidu Venture),聚焦於人工智慧等創新領域,預計第一期規模將達到2億美元(約63.4億台幣)。
2016-09-14 19:00
中國大陸近幾年發展快速,不僅改變了世界的經貿版圖,也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然而目前兩岸之間卻有著許多經貿以外的情緒,這讓創投界前輩劉坤靈不禁對外喊話:「拿掉政治眼鏡吧,請把中國大陸當市場看!」
2016-08-28 09:00
「台灣真的好弱!」這是創投界前輩劉坤靈從中國大陸回來後,對國內市場的解讀。
2016-08-28 08:00
群益創投於今年1月成立,截至目前為止,已投資友松娛樂、86小舖等2個案件,預計第三、四季還要再投3~4個案件。群益創投副總洪永沛說,公司都鎖定業界龍頭廠商,因此報酬都還不錯,預估每年平均報酬至少25%。
2016-08-23 17:25
NBA球星柯比布萊恩(Kobe Bryant)日前宣布退休,如今轉換跑道再出發,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布萊恩23日宣布與企業家史提貝爾合資1億美元(約31億台幣),正式成立創投公司進軍投資市場。
2016-08-23 16:10
根據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統計,逾9成女性企業家打算擴張企業規模,將近6成受訪者已開始尋求外部資金,多數傾向使用銀行貸款、引進創投資金,其中,73%認為籌資過程「有較多困難」,對此,安永指出,有53%受訪者缺乏明確「投資退出機制」,這正是投資人出手前希望清楚了解的關鍵點。
2016-07-25 13:10
金管會主委丁克華提出,金融機構提一定比例稅後盈餘或捐贈方式,成立「天使基金」投資新創產業,未來還可能擴大至上市櫃公司,此消息發外界討論;對此,金管會發文澄清「籌資是以盡善企業社會責任為出發點」,並強調「不會採強迫方式要求提撥」。
2016-06-06 10:16
針對創投教父柯文昌因為內線交易案遭判定有罪,而即將入獄服刑一事,除了日前包括施振榮、鄭崇華、童子賢、蔡宏圖四位產業大老出面召開記者會聲援之外,23 日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也出面表示,政府不能老是用殺雞儆猴的方式來扼殺產業的發展。
2015-12-23 16:53
一般人也能投資新創公司了!證交所董事會通過,未來資本額20億元以上,且獲利穩定的創投公司可以申請上市,而全案將在最近1、2天送交金管會,待主管機關審核後即可實施。
2015-11-18 12:07
創新工場首席執行官李開復28日表示,台灣創業者對大市場了解不足,但強調若一個35歲在大公司工作的科技人,因為看了李開復的文章,就要搬去矽谷、北京,喊著要創業,自己並不鼓勵,因為大市場必須長期融入當地,「如果連當地用戶的心態都還不懂、還需要揣測,就不可能成功。」
2015-10-28 19:11
「台灣高科技產業跟我一樣生病了,正逐漸失去創新創業能力。」這是創新工場首席執行官李開復在2年前得知罹癌後所吐露的心聲,當時他也試圖開出一些藥方,不過,時至今日,產業所面臨的問題依舊,對此,李開復表示,台灣科技創業環境過去兩年其實已有進步,但速度遠不及美國、中國,因此差距反而拉大。
2015-10-28 18:21
為挽救低迷不振的經濟,國發會20日宣布,推出規模達新台幣200億元的「併購投資基金」,協助企業整合資源、擴大規模,進而強化競爭力,預計最快9月底就可受理申請。國發會副主委林桓表示,若申請踴躍,金額超過200億元,「當然可以再增加」。
2015-08-20 10:53
針對台聯黨團指控,由工研院開發的通訊軟體Juiker(揪科),年初技轉源思科技,恐有洩密疑慮,對此,工研院罕見大動作發出聲明,澄清並無外傳洩密問題。
2015-07-28 16:42
716萬人,占台灣人口三成的20~39歲青年,是台灣未來20、30年,最重要的一群人。他們想什麼?做什麼?是怎樣的形貌?將決定台灣的未來。
2015-07-24 07:00
券商業近幾年積極發展創投業務,群益金鼎證券也經董事會通過,第一波將砸10億元成立創投公司。群益金鼎證券董事長王濬智表示,目前公司已經送件,預估申請過了以後,最快3個月內就可以成立公司,而投資日期則待主管機關核准後進行投資。
2015-05-26 17:01
飛利浦將旗下LED事業賣給中國金沙江創投的消息掀起產業地震,此舉讓過去封閉的五大專利聯盟崩潰;而買主金沙江集團創辦人伍伸俊,若能成功整合飛利浦資源、壯大中國廠商實力,台廠的壓力將更加沉重。
2015-04-17 07:00
台灣父母多半鼓勵子女選擇安穩的工作,但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直言,機器與人工智慧正逐漸取代人類,許多過去被認為很穩定的職業,未來都可能由機器代勞,「這個工作滅亡的速度,會比想像快!」
2015-04-13 12:00
為鼓勵台灣新創事業發展,國發會力推「創業拔萃方案」,卻在立法院頻頻受阻。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說,立法院對國發會的資金運用,提出許多質疑,將「創業投資當作銀行貸款在監督」,但用監管銀行的方式,監督創新創業系統,並不恰當。
2015-04-13 11:00
台灣創業者,究竟缺什麼?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表示,創業者最缺乏的,不見得是資金,而是「有附加價值的投資人」,若想促進創業生態均衡發展,政府應給予優秀投資人更多資金、補助,藉以點燃「創業之火」,而不是把錢直接交給創業者。
2015-04-13 10:00
創業是許多年輕人的夢想,創辦大公司,更是夢想的極致。前Google大中華區總裁、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認為,想創大公司,一定要有國際觀,台灣市場有限,創業者必須突破凡事「只看台灣」的侷限性,才能擁有大格局。
2015-04-13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