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mart智富雜誌 賀先蕙
身價從15萬美元累計至1億美元要多久?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花了22年!1956年、26歲的巴菲特帶著15萬美元積蓄回到故鄉奧馬哈(Omaha),展開一段價值投資的實驗之旅,直到1978年、48歲時他才賺進自己人生的第一個1億美元。他如何讓自己的資產增長666倍?
答案就在雅諾德研究撰寫的《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書中,總結這個時期股神的投資經歷,主要有3項心法:
心法1、願意花10年研究、等待買進機會。例如買下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後的第5年、巴菲特在1967年以860萬美元出手買下家鄉一家保險公司─國家保障(National Indemnity),整個交易竟是在1週內就完成。不過,為了做成這筆讓股神從此踏入保險金融市場的關鍵交易,他可是花了10年時間去研究、布局、等待「獵物」入網。
心法2、聘請出色經理人,成功整頓公司,再以巴菲特於1964年買下波克夏海瑟威公司為例,「股神」並非只靠善於投資而致富,如何為旗下投資的公司找到出色的經理人、如何設計出適當的獎勵制度綁住人才,才是股神長期投資能夠成功的關鍵。
當巴菲特買下了波克夏海瑟威後,雖才發現其產業景氣糟到不行,公司完全有可能持續虧損。合理的做法是堅持原定計畫,迅速獲利了結。但巴菲特不但不賣持股,反而加碼買進,而且,是以掃貨的方式買進。
身為最大股東的代表人,巴菲特特明白,陷入困境的公司,必須由合適的人來經營才能成功。他對如何經營紡織公司毫無頭緒,但是他有一名新貝德福(New Bedford,波克夏海瑟威所在地)土生土長、一輩子都在這個產業工作的人擔任公司總裁——肯恩.查斯。身為執行董事會主席,巴菲特是真正的老闆。他們一起帶領波克夏海瑟威進行8階段的重整。
心法3、不只看財報,更重品牌和成長性
從1956年回到故鄉奧馬哈設立投資基金,到1978年累積到1億美元身價,22年間巴菲特的投資風格經歷重大改變。從一個忠實的葛拉漢追隨者——看重「資產負債表」的淨流動資產價值(NCAV),逐漸轉變成重視公司品牌價值和未來成長性。1972年,巴菲特買進《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經典戰役,正好說明股神投資哲學的演進。
其實,在1973年股神買《華盛頓郵報》時,該公司價值是否超過巴菲特願意支付的價格?答案並不是那麼明確。因為,當時該公司的淨流動資產價值是負數,因此,這項投資決策顯然不是遵循葛拉漢的淨流動資產價值(NCAV)策略。而該公司的銷售與獲利情況又是如何?
該公司的獲利有一些成長,但不多,而且都不到1,000萬美元,因此,巴菲特口中說的價值,相當於本益比40倍到50倍。這種本益比高到讓大多數價值型投資人流鼻血。我們從稅前營業利益成長率可以看到更多細節。
該公司的利潤怎麼會增加得這麼多?它收購了其他公司嗎(並沒有)?假如沒有,該公司是如何達到有機成長的?業務基礎可持續數十年嗎?果真如此,我或許會接受遠高於本益比10倍以上的水準。
假設你是家具行廣告主,你最想在哪裡登廣告:城內發行量占比超過6成的報紙,還是市占率只有一點點的報紙?
1972年7月,華府(Washington D.C.)的報紙市場出現劇烈的變化,根據《華盛頓郵報》1972年年報,這個「全國成長最迅速、最富裕、教育程度最高及最熱愛新聞」的重要城市,只剩下2家報紙:《華盛頓郵報》及《華盛頓明星報》。其中,《華盛頓郵報》最大,占所有廣告的63%,每5位成年人就有3人每天閱讀該報。該報的每日發行量,在過去15年期間增加1/3,週日發行日更是大增2/3。
這項投資案說明,在1973年時,巴菲特極重視經濟特許權和主管素質,因為這樣才能預期未來高獲利成長。除了沒有財務槓桿與流動性風險之外,這項收購決策幾乎沒有考慮到資產負債表。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Smart財經好讀
★買債券比存股好嗎? 投資債券最常見的5大問題
★小鎮醫生自創養股術 10年大賺2000萬
★善用「極光線」精準抓買賣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