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中國「財爸央媽」吵架 人民幣估貶到6.9元

圖/商業周刊提供(限雜誌文章使用)

▲為了降低中國企業債務違約風險,人行23日意外對銀行體系注入人民幣5,020億元的活水。(圖/商業周刊提供/法新社)

文/王姿琳

人民幣又貶了!才剛經歷「端午變盤」的人民幣,7月中下旬,再度上演「跌跌不休」的戲碼。美國總統川普接受媒體採訪時,直接以「像石頭一樣向下墜落」形容其走勢。

7月19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價最低來到6.8032元,不僅創下一年來新低,更離譜的是,它在短短3天內,就接連貶破6.7元至6.8元的10道關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人民幣走貶,包含新台幣、韓元等亞幣也無一倖免,法國投資機構東方匯理(Amundi)外匯主管闊克(James Kwok)指出,中國經濟實力強大,已成為亞洲貨幣定錨,「人民幣主導亞幣走勢。」

至於對台灣企業會否造成匯兌影響?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直言,以出口為導向的企業,第2季受惠新台幣貶值,確實有匯兌收益。但根據過去經驗,除非貨幣有明顯偏升或偏貶的趨勢,否則,以現在多空交雜的狀態來說,7月營收乃至於第3季財報,匯率很難影響財報數字。

川普批弱人民幣:這不公平

川普對人民幣走貶明顯表達不滿,並在推特發文表示:「中國與歐盟一直操控匯率,美國則持續升息,美元日復一日走強,我們的競爭力盡失。這不是公平的環境。」藉此指控中國透過讓人民幣貶值的方式鞏固出口,華爾街最具權威的貨幣策略師諾特維(Jens Nordvig)也認為,貿易戰已正式變為貨幣戰。

國際金融學會首席經濟學家、高盛前外匯策略師布魯克斯(Robin Brooks)以2015年人民幣大貶為例,一旦貨幣戰開打,全球證券市場和石油價格可能出現崩盤,對出口大宗商品國家的貨幣打擊更為嚴重,例如俄羅斯盧布、馬來西亞令吉,甚至在骨牌效應下,連累亞洲其他國家。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中經院國際所研究員王儷容觀察,就是中國人行在「放水」,也就是透過定向降準,與動用中期借貸便利(MLF)、鼓勵金融機構購入低評級信用債等措施,讓人民幣因市場機制連帶走貶,不刻意阻擋。

然而,當全球都在收緊銀根之際,中國人行為何仍要倒行逆施呢?

簡單來說,就是因為中國經濟有更深層、更嚴重的問題存在,才「不得不」實施寬鬆策略,拖累人民幣的走勢。而這,要從中國央媽(央行)與財爸(財政部)史上首度的公開吵架說起。

陸債是GDP2.6倍,快還不起

曾任前總理趙紫陽智囊團之一的程曉農接受《明報》訪問時表示,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去年底數據,中國整體債務約人民幣210兆元,是該國GDP的2.6倍,也就是說,中國老百姓不吃不喝、不花任何錢買東西,2年都還不清,「可以說經濟快破產了。」

若經濟前景好,債務還能慢慢還,可如今,中國經濟增速處在下行軌道,加上與美國的貿易戰開打,狀況更加嚴峻。「不是嚴峻到兩個單位扛不住,他們不會公開出來吵,」程曉農說。

止貶訊號:再推寬鬆政策

對照雙方的吵架內容,其實,要挽救經濟不是不行,只是雙方都不想當苦主,財爸想推給央媽,要其繼續放水;央媽則要顧及全國金融體系穩定,要財爸擴大舉債或增加稅收。

與此同時,一旦繼續實施寬鬆政策,人民幣偏弱格局不變,連帶使中國的債務負擔、房地產泡沫越來越大,「(貶值)就是兩面刃,」王儷容形容。

至於人民幣會貶到何時?王儷容認為,央媽不會讓人民幣貶太慘,「副作用會打到自己。」群益期貨槓桿交易部副總經理李宗維則說,中國人行已經多次降準,市場已反映寬鬆政策的預期心理,所以近期有「加速趕底」的感覺,接下來若有任何降息或其他寬鬆的訊號出現,「反而是止貶的訊號。」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則預估,人民幣今年底將貶至6.8元兌1美元的水準。渣打銀行財富管理處負責人傅敏儀也預測,若國際貿易衝突升高,不排除回測6.9元兌1美元價位。

儘管中國內部有債務問題,但人行持續放水,逼著資金回流股票市場,進入直接金融領域,加上外資持續購入中國資產,今年前5月,外資持有的中國債券金額已較去年增加1倍,輔以A股入摩效應,交易員認為人民幣還是長期看升,「不會貶破7,看到6.8或6.9,就可以進場買。」
 

資料來源:CNBC 整理:王姿琳

【更多報導】

台灣被形容為黑豹的瓦干達》一個科技業資深協理,看台灣值得優秀年輕人留下的原因

招募會上每個講師都是超跑...年薪千萬職場講師給年輕人的忠告:真正的強者靠累積,而非奇蹟

台灣男人超媽寶,傳遍日本....日本10年特派記者:日本人看不慣台灣人的5個地方

求老闆補人,卻等來自己加班苦撐到流產...為公司拼命的醒悟:人生沒有平衡,只有「取捨」

「下午5點2分,我中風了!」最擅長看中風的醫師親身經歷告白
 

※更多報導,詳見《商業周刊》1602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商業周刊人民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搥心肝!日圓「0.2210」刷4個月最差 10萬台幣少換3.6萬日圓

搥心肝!日圓「0.2210」刷4個月最差 10萬台幣少換3.6萬日圓

受到美元走貶影響,台銀日圓現鈔賣出牌告價今(20)日一開盤就衝出「0.2210」的價位,為去年10月8日以來最差,10萬台幣估將少換逾3.5萬日圓,相當少吃36碗要價1千日圓的拉麵。

2025-02-20 09:27

台積電魏哲家哭哭! 半導體圈:美國蓋廠時間、金錢都是台灣2倍

台積電魏哲家哭哭! 半導體圈:美國蓋廠時間、金錢都是台灣2倍

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公開向外表示赴美設廠「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引起半導體圈熱議,近期外電也報導有設備協力廠商觀察,「某間在美國也有據點的半導體業者,在台設廠興建時間只要19個月可以搞定,美國卻要消耗38個月的時間」業界更爆「不論是蓋廠所需時間、金錢,美國都是台灣的2倍」。

2025-02-20 00:42

ATM裝機成長數探8年新低 3業者2024交易金額破兆元

ATM裝機成長數探8年新低 3業者2024交易金額破兆元

金管會公告國銀自動櫃員機(ATM)裝設機台數統計,至去年底為止,國內ATM來到3萬318台,雖然續創新高,但僅較2023年小增191台,新增數量探8年來新低。

2025-02-20 00:22

瑞銀分析師看好輝達 預期再交出強勁財報

瑞銀分析師看好輝達 預期再交出強勁財報

瑞銀分析師蒂莫西·阿庫裡(Timothy Arcuri)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儘管投資者情緒轉為喜憂參半,NVIDIA仍將公布穩健的業績,並預計其表現將達到或超越市場預期。該公司對輝達的評級為買入,目標價為185美元。

2025-02-20 10:07

快訊/台積電跌10元至1080 台股開盤下跌73點

快訊/台積電跌10元至1080 台股開盤下跌73點

美股4大指數全面收漲,台股今(20日)以23530.97點開出,指數下跌73.11點,跌幅0.31%。

2025-02-20 09:02

船東互保協會新年度合約今生效 長賜輪主要理賠案傳近日完成

船東互保協會新年度合約今生效 長賜輪主要理賠案傳近日完成

各大船東互保協會與會員公司間的新年度合將自今(20)日起生效,今年保費調幅在4-7%之間,而4年前在蘇伊士運河發生擱淺事件的「長賜輪」,傳出一項主要理賠案會在近日達成協議,讓理賠工作告一段落。

2025-02-20 08:58

0050分割來了!小資族入手福音? 該放掉006208?股魚Q&A一次看

0050分割來了!小資族入手福音? 該放掉006208?股魚Q&A一次看

國內首檔台股ETF元大台灣50(0050)分割案啟動,初步規劃「1拆5」每張4萬元有找,可謂小資族福音!一切靜待受益人4月份的會議表決票,引發熱議!而分割對受益人有何影響?該放掉006208?財經專欄作家股魚Q&A一次看。

2025-02-19 19:18

光電股鼎元無董事改選 股東紀念品照送「統一超50元商品卡」

光電股鼎元無董事改選 股東紀念品照送「統一超50元商品卡」

光電股鼎元(2426)今(19)日公告,預計在5月27日召開股東會,今年雖然沒有董事改選,但仍會有股東會紀念品「統一超商50元商品卡」發送。

2025-02-19 18:03

去年Q4製造業產值逾5兆 AI需求旺「積體電路業」成長27%

去年Q4製造業產值逾5兆 AI需求旺「積體電路業」成長27%

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處理等應用需求強勁,帶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增,加上農曆春節備貨效應,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訊,去年Q4製造業產值達5兆535億元,年增9.44%,連續4季正成長;其中,受惠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熱絡,挹注12吋晶圓代工、IC封測等持續增產,積體電路業產值年增近27%。

2025-02-19 18:00

80歲免巴氏量表 洪申翰:配套不足衝擊重症家庭

80歲免巴氏量表 洪申翰:配套不足衝擊重症家庭

立法院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80歲以上長者、70歲以上癌症二期以上者,可免經醫療機構專業評估失能及照顧需求,直接申請聘僱家庭看護移工,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今(19)日強調,恐對重症家庭造成衝擊,配套不足會造成外籍看護工市場大亂,預計需要6個月時程評估相關配套措施再實施。

2025-02-19 17:2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