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簡立峰專欄
軟體和硬體,或軟體和內容的異業結合是台灣下一波機會,未來各行各業都需要軟體人才。另外異地結合也是關鍵,台灣公司不見得只用台灣人,更要吸收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創造更多機會。
我在台北搖籃計畫擔任導師,看到的團隊整體來說都很有企圖心,但創業主題跟中國很不一樣:台灣的創業主題偏向和服務業、生活產業相關;中國則是偏向硬底子的技術,比如圖像搜尋、手機廣告。因為中國是個大市場,需要專業分工;台灣比較偏向從生活經驗去想,那就是吃喝玩樂產業,但這就是台灣人未來的機會,只是要想怎樣把這樣的經驗轉換成軟體跟網路。
中國創業環境已進入草莽時代,台灣人要進去不容易,但還是得去,而且現在成功案例越來越多了。這次在上海看到的創業家很特別,他們的特質不見得像大公司會聘僱的那種社會菁英人士。創業的成功者不一定要是社會的菁英,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創業成功者,時也、運也,他要可以去運用資源,這比把自己當資源重要多了,後者會累死自己。
台灣比較有機會的還是異業整合,純軟體在台灣不容易成功,因為沒有生態系統。但各行各業都需要軟體人才,所以台灣的軟體應該要去異業結合內容產業,或整合硬體產業。但硬體整合軟體時不要像現在一樣,把軟體人才直接加入到硬體公司,這樣文化上沒有改變。應該是硬體公司去投資很多小型的軟體公司,去鼓勵他們,等到成功時再納進來。另外不只異業,我還相信異地結合。創業者可以是台灣人,但雇用的人不一定要是台灣人,要異業加異地,這樣機會才會大。
仔細看歐洲的大企業,幾乎都是百年集團,很少微型創業公司,但這一波網路軟體創業潮就是絕佳的機會,因為在以前的年代不容易,你沒有資本或沒有掌握市場,就沒有這個機會。現在許多富二代出來創業,他們有現成的商業經驗。有人說個人創業很難成功,大企業的二度創業才有機會,我認為這兩條路都是對的。
一個企業創業要成功,必須要有一些商業經驗,大集團已經有這種經驗,為什麼不依循它來創業?所以在一個集團所擁有的資源下,創業成功的機會更高。
軟體業有兩類型,一種是創業、創新,另一種是把技術做到很深,兩類型是完全不同的訓練和動機。台灣幾乎沒有很深的軟體技術,因為那些很好的人才直接進到硬體公司裡頭去做測試等工作。創業風氣會慢慢帶起來各種應用,可是技術深的那塊需要硬體產業的支持,企業要敢投資,要給這些人空間發展技術。這些技術必須從學校、從實驗室開始,所以研究機構、學校要跟大企業一起培養實驗室,把這種技術帶起來。
另外,如果是軟體技術創業,我鼓勵他們參加開放原始碼社群,你可以知道別人在做什麼,他們的技術、規範如何,比學校的學術教育更接近市場。所以要走技術創業就一定要參與開源社群,因為這樣很快就能國際化。也需要使用英文做為語言,會跟全球的人互動,也會認識志同道合的人,好朋友就這樣慢慢累積。(口述/簡立峰 整理/趙郁竹)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2年11月號《數位時代》「啟動未來心靈科技:腦波先生楊士玉」,全國7-11、各大書店熱賣中!)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