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晨曦集團董事長邵仲毅 。(圖/CFP)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2年前,這家企業的董事長還是富比士富豪榜上的山東首富,身價190億,如今卻要向當地法院申請破產重整,並且已被法院受理。這就是曾為山東省民營百強企業亞軍的晨曦集團。
山東晨曦集團董事長兼創始人邵仲毅,2年前才以總資産190億元人民幣,躋身大陸富豪榜前100名的富豪之一,同時登上《2016胡潤全球富豪榜》山東首富的寶座。卻在短短2年後,晨曦集團因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法院裁定對申請人的破產重整申請予以受理。
根據《財華網》報導,晨曦集團曾為山東省民營百強企業亞軍,是一家結合石油化工、糧油加工、國際貿易、文化旅遊四大主營業務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
其2016年的銷售額達到了432億元人民幣,因大豆貿易量最高曾占全國的近10%,被稱為「大豆之王」。其他業務中,主要是石油煉化行業的總產值超過了150億人民幣,也是晨曦集團主要業務收入來源。
晨曦集團的董事長邵仲毅,商界之路頗富傳奇色彩。1992年,24歲的邵仲毅還是莒縣外貿公司的臨時工。兩年後,自言不甘寂寞的他接手了一家只有十幾人的鄉鎮小企業,開始創業。富有商業頭腦的邵仲毅用了六年的時間,把一家作坊式的吹塑,做成了一個大型塑料加工企業,並取得了自營進出口權。
2003年,莒縣國有企業改革,邵仲毅完成創業生涯中的第一次兼併;將快要倒閉的莒縣化肥廠重組。隨後,邵仲毅又相繼投資5000多萬人民幣對化肥廠進行較大規模的設備、技術改造。
之後他陸續兼併5家地方國有企業,並由此組建了山東省晨曦集團有限公司,開啟了多元化之路。2003年,晨曦集團營收3億人民幣,十年後則達到了762億人民幣。
▲ 晨曦進軍石化領域後曾獲得成功,後來卻成為虧損業務。(圖/路透)
在市場經營中,常年與塑料原料打交道的邵仲毅意外發現聚丙烯中蘊藏著驚人的利潤,他接收化肥廠,從而實現由塑料制品轉型石化領域。沿著聚石化行業這條道路,晨曦在石化領域逐漸嶄露頭腳,成為魯東南最大的石化生產基地。
2006年,邵仲毅重組當地瀕臨破產的植物油廠,憑藉著沿海區位優勢和靈活的決策,數年間,晨曦集團就躍升大陸最大的大豆進口商,他也被稱為「大豆王」,並連續7年入圍大陸民營企業500強。
在2012年晨曦集團最興盛時,邵仲毅就四處擴張,投資37億人民幣在莒縣興建十大建設項目,在陝西、江蘇、青島等地投資30多億人民幣的石化專案,依照邵仲毅規劃,預計3年內上述專案均能全部投產,屆時等於再造一個晨曦集團,預期銷售收入將破千億人民幣。
但到了2014年,晨曦集團就曾因為企業資金不足而縮減業務量。
晨曦集團官網上,一篇發布於2017年3月的文章顯示,邵仲毅曾在接受《中國網》採訪時頗為無奈地表示:「2013年,銀行突然抽走了晨曦集團19億元流動資金,使得企業一度面臨非常艱難的境地。」隨後經過多方協調這一問題初步解決了。
據悉,2016年初富比士富豪榜給邵仲毅算出190億人民幣身價,也就是山東省首富的時候,每噸原油的加工利潤尚有900元人民幣。而2018年以來,地方煉油已經有很多處於虧損狀態。
路透社今年6月的報導顯示,已有近40%的中國民營煉廠處於虧損,市場占有率節節敗退。曾有統計數據指出,6月大陸地方煉廠處理每噸原油平均虧損約300元人民幣。
從原油價格表現上可以看出,今年以來原油價格明顯升高,對地方煉化企業很不利。另一個主要業務是大豆貿易,這類貿易業務平時價差很小,對資金實力要求也很高,但近期中美貿易又涉及了大豆關稅的問題。
總體而言,經營形勢、資金面情況的綜合影響下,這家大型民營企業「倒下了」,進入了破產重整的程序。
★ 版權聲明:圖片為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