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經理人月刊
有領導力的策略家必須像個牧羊人一樣,緊盯每個策略的執行過程。常常,他必須決定放棄某些機會,但爭取其他的可能性。需要不停的觀察、權衡輕重、做決定和展開行動,當然,也包括內部的溝通與共識的形成。
Dear Wennie,
創業到現在,最困擾的就是同仁不支持,特別是反對我的業務方向,但公司不能一直空轉。說到底,是因為我太年輕就當老闆! ~Aaron
Dear Aaron,
最近聽起一位創業有成的朋友,說起創業歷程中有趣的轉變。朋友先說了個對中國大陸的觀察:在中國大陸,當被問路時,南方人和北方人答覆方式不同,南方人會告訴問路人:往前走、兩個路口右轉、再左轉,北方人會先找出正北的方向、對準,然後告訴問路人目的地在什麼方位、多遠處。前者是以自己的直覺為出發點來溝通訊息(萬一錯漏一條巷子呢?),後者是先找出放諸四海皆準的準則。
朋友剛創業時,當同事問起為什麼要經營某個產品時,他會說:「我覺得這個東西有發展(言外之意:照我說的做就對了!)。」後來,當他要進入某一個新市場時,面對同樣的問題,他的回答是:「台灣超過2300萬人,4口人一家,600萬個家庭,一半租屋、 一半自有住房,300萬個房子一年招租一次,一次刊登收費200元,市場就有6億。」
台灣最大的租屋網站就這樣誕生了。認真追究起來,這個推論並不精確,至少他漏算商用辦公室,但用數字來說話(一如問路時先找到正確的北方),足夠支持一個簡單明瞭有效的內部溝通,更重要的是,讓工作者明確每年可動用多大的行銷規模來集中客源,最後攻頂成功。
多數的創業者和有企圖心的經理人,都是充滿自信的勇士,有遠見、有策略,而且具備迎戰困難的能力,多數這一類的「超級經理人」總是相信具備以上的條件,也就具備了領袖魅力(Charisma),夥伴們只需要培養「被領導力」,就可以一路過關斬將,迎接證明策略奏效的那一刻。
「事實上,策略不是最終的目的地或答案,」哈佛商學院教授辛菲雅‧曼甘莫利 (Cynthia A. Montgomery)在《大策略家》一書中解析:「你面對的,不純然是個要找到答案的問題而已,而是一個旅程,需要延綿不斷地領導力,而不是有時出現、有時又找不到的領導力。」
曼甘莫利分析,有領導力的策略家必須像個牧羊人一樣,緊盯每個策略的執行過程。常常,他必須決定放棄某些機會,但爭取其他的可能性。需要不停的觀察、權衡輕重、做決定和展開行動,當然,也包括內部的溝通與共識的形成,因為,團隊才是策略的行動力的關鍵。
贏的策略有哪些前提?曼甘莫利提出3項:有說服力的清晰信念、為公司量身訂做的價值創造系統、讓數字說話。為團隊畫一幅方位清晰的價值藍圖,是策略的起步。 ~Wennie
林文玲
《經理人月刊》《數位時代》總編輯長。因為擔任財經記者啟發對組織行為的高度興趣。先後曾任電腦家庭出版集團總經理、遠見雜誌群總經理。
(本文取材自《經理人月刊》2013年1月號)
更多精彩文章請見本期經理人月刊「打造英語腦」,全國超商書店熱銷中!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