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創二代的新傳家學:揭開跨國五大傳承普世價值,有哪些?

▲▼             。(圖/記者遠見雜誌攝)

文/李建興、林珮萱、蔣濬浩、王昱翔 

台灣上市櫃公司70%是家族企業,總市值占六成;成立逾20年的中小企業則有37萬家,且高達七成企業主正面臨傳承危機。

2017年《遠見》率台灣媒體之先,揭開「接班學」報導序幕,今年與玉山銀行共同合作,定焦在「傳承必傳元素」,並邀請國外接班傳承研究權威范博宏、莫頓,進行企業接班傳承跨國大調查,彙整五大構面進行比較。 調查發現,台灣最強調家族誠信與祖訓,對傳承進度最有急迫感,但可惜的是,企業內部理念溝通不足,共識度極低。

為深入了解台灣企業接班現況,《遠見》走訪友嘉集團、嘉新水泥、上鎧鋼鐵、光隆、新南等各產業隱形冠軍,邀請創一代與接班人對談,不少創二代坦言改革的辛酸,希望為苦於傳承規畫的家族企業,點亮一盞明燈。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鑑於「接班傳承」已經是企業管理的新顯學,《遠見》自2017年起率台灣媒體之先,首先揭開「接班學」報導的序幕,推出〈繼承者的考驗〉封面故事,針對台灣企業掌門人暨接班世代的家族成員,進行問卷調查,帶領讀者一窺傳承的初貌。

2018年,報導進入了2.0版,為了探究接班最難解的課題——代溝,改採質化調查,找來了七位當家世代和八位接班人,分組進行焦點論壇,直擊兩代溝通的核心問題。

今年3.0版議題則定焦在「傳承必傳元素」,即「傳什麼?」同時,與玉山銀行合作,走出台灣,擴大國際視野,進行企業接班傳承跨國大調查。

 接班調查橫跨歐亞 開拓台灣國際視野

《遠見》邀請國外接班傳承研究權威共同合作,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學系與會計學院雙聘教授范博宏、哥本哈根大學經濟學教授兼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家族企業國際研究中心主任莫頓.班奈德森(Morten Bennedsen),進行了台灣、中國、韓國及歐洲、東南亞地區的調查。這份堪稱3.0版的調查,希望能打開台灣的視野,在國際接班的地圖上,找到自己的相對位置。

在本期出刊的同時,《遠見》也邀請范博宏、莫頓與日本經濟大學經營學院院長、兼家族企業研究所所長後藤俊夫來台,共同舉辦研討會。

接班傳承的確是台灣刻不容緩的挑戰。根據經濟部2018年底發布資料,中小企業是台灣所有產業的骨幹,全台中小企業成立超過20年以上有37萬家,且高達七成的企業主已面臨傳承的階段。

2015年范博宏與莫頓合作,在《公司金融學期刊》發表研究論文,並開發完成《接班人計劃地圖》的調查問卷,試圖讓參與問卷的人,從中了解家族的特殊資產與路障。

問卷觸及企業接班人計畫的進度如何?家族有形資產如何轉移?家族無形資產如價值觀、人脈、商譽如何移轉?家族世代間的溝通、解決衝突的機制又有哪些?

 傳承的普世價值 分為五大項目

《遠見》取得這份資料,並以同樣的問題進行台灣版的調查,歐洲與其他地區的調查則由范博宏與莫頓教授負責。在眾多問題中,《遠見》再梳理出20題,彙整出五大構面,進行跨國跨區比較。

這五大構面包括「傳承誠信與祖訓」「承繼無形資產」「凝聚家族與員工共識」「企業發展共識」及「傳承接班進度」。最後依「認同強度」「執行程度」等,予以百分化,得出最後的調查結果。

雖然分數只是態度的表述,並無法斷定優劣,但一經跨國比較,仍能標示出各國或各區域家族企業在接班地圖上的位置,十分具參考價值。

 構面1〉傳承誠信與祖訓

CSR精神台灣最高 家族識別全球看淡

首先分析「傳承誠信與祖訓」構面。整體而言,台灣在此構面的總成績竟然冠於各國各區,達71.2分;韓國次之,達66.2分;各國各區總平均則為64.9。

研究企業傳承議題多年的後藤俊夫指出,能夠百年傳承的企業,必須具備「為社會考慮的經營」「得到廣大民眾的支持及高評價」及「不能只考慮擴大自己的事業」等三大特質,這與時興的「企業社會責任」不謀而合。

本次調查發現,台灣家族企業對於企業誠信的重視度極高。當問到「貴公司的商業運作是否建立在強烈的道德價值觀上」時,台灣企業的認同強度高達91.9分,為各區各國最高。這與台灣政府、社會與媒體,多年來一直推廣企業社會責任的評選與落實有關。

不只「企業誠信」,台灣家族企業對於「客戶關係」「公司與商品的歷史」的重視度,也勝出其他國家。

對此,范博宏分析,台灣多為中小企業,且以代工為主軸,必須更強調家族長期的信譽,以維持上下游供應商的關係,與一條龍、獨立生產的大型企業不同。

不少企業創辦時喜歡用創辦人的姓氏或名字當作企業名稱,上個世紀紅極一時的王安電腦就是知名例子。家族姓氏會是企業傳承的重要元素嗎?顯然各國各區的家族企業對此並不重視。

當問到「家族姓氏、姓名是否活躍地被應用在商品與服務上」時,其實各國平均分數都很低,台灣平均分數只有31.6分,分數較高的歐洲也只有38.1分,可見創辦家族的姓氏名字對於長遠經營,並不具關鍵地位。

最後當問到家族遺產與名聲對於下一代接管公司是否有幫助時,結果發現,各調查國家與區域的分數很接近,都在60多分。

 構面2〉承繼無形資產

台灣最重家族人脈 大陸強調政商關係

談到家族傳承時,許多人可能把焦點都放在遺產如何分配、資產如何信託等非常務實的技術性問題。

但從范博宏到莫頓,再到後藤俊夫等各國研究權威,卻非常重視企業的「無形資產」如何傳承?例如「政商關係」「家族對外的人脈關係」「企業婚姻」「祖傳秘方」等。

本次調查顯示,海峽兩岸的企業比其他國家與地區的企業,更重視「無形資產的繼承」,台灣在此構面的平均分數為53.4分,大陸則為54.0分。而台灣企業比他國企業,更認為家族成員的人脈會對公司有幫助,也最願意傳承家族的特殊技能和處方。

問卷提及「家族成員與其他家族事業的個人關係,是否提供公司重大協助?」以及「家族是否有傳承任何特殊技能、處方或事業策略?」台灣得分分別為61.4分及68.4分。

有趣的是,大陸企業,因國情的關係,明顯著重「政商關係的維持」,當問到「貴公司與中央或當地政府有無密切的關係?」大陸企業在此題目的平均分數為67.3分,而其他國家、區域幾乎都不到50分。

長久以來不少企業習慣用聯姻來強強聯合,壯大企業版圖。但顯然這種觀念已逐漸淡薄。當問到「現在或未來,和其他家族的聯姻是否替公司提供新機會時」,各國各區總平均只有41.7分,台灣、韓國、大陸等都不到40分 。

 構面3〉凝聚家族與員工共識

南韓企業掌門人最具領導權威

不過,所謂「家和萬事興」,在傳承過程中,如何凝聚家人和員工間共識,亦是重要課題。

《遠見》從「家族與掌門人價值共識」「家族共識磨合機制」「家族價值傳達基層」及「掌門人應變力」等四大指標,來檢視此一構面。結果發現,台灣的表現與其他國家區域並無太大差異。除了東南亞分數較低外,各國各區的平均分數為67.8分。

不過,當問「家族是否與企業現任最高領導人(董事長或執行長等)共享同一價值觀?」台灣分數冠於各國,為78.7分,顯見台灣家族企業的經營權由家族成員掌控的強度最強。

但,有趣的是,一問起「公司內,家族和領導的價值觀是否能被員工所察覺,並且傳至各階層?」台灣的分數卻遠低於其他各國,只有65.6分,其餘都在70分以上,顯見台灣企業在內部理念溝通傳達上,可能較不足。

另外,當提起「是否擁有解決家族成員間意見相左及互相達成共識的機制?」韓國分數最高,達65.3分,顯見韓國在共識磨合的機制,建立較完整,而其他各國皆不到60分。

而若問起,「公司領導階層能否即時,並且在適切時間點處理公司關鍵策略和組織性議題?」中國和韓國的企業掌門人則是最有決策力的,分別得75.5分及74.1分。

 構面4〉企業發展共識

不捨變賣持股 引進外援接受度低

至於企業發展的共識凝聚方面,《遠見》以「家族成員在企業角色配置共識度」「家族成員的賣股意願」,以及「企業尋求外援意願度」等三大指標,來檢視家族成員對於公司治理,是否具備共識度?

結果發現,各國家族企業對於公司治理共識都極低。大陸企業為54.1分外,其餘未滿50分。

當問到,「家族成員對於公司策略、日常運作、結構組織等是否有共識」時,台灣、韓國、大陸的分數都超過60分,高於歐洲和東南亞。

有趣的是,雖然家族成員對於掌門人領導方式有時會有異議,絕大多數家族成員卻不想將股權出售給其他人。願意出售家族股份的平均比例,各國各區域平均分數只有28.8分。

願意引進外部融資來協助未來營運與投資的比例,台灣、歐洲、東南亞區域都不高,只有30多分。只有大陸特別高,達63.7分,顯示大陸市場龐大、又發展較晚,還在企業成長期,需要融資來擴大發展的機會與接受度最高。

 構面5〉傳承接班進度

台灣最重視傳承進度 但共識仍低

至於各國各區在傳承接班的進度又如何?

《遠見》以「傳承緊迫認知度」「企業傳承進度」「家族對股權配置共識度」「家族對傳承規劃共識度」等四個細項來分析,結果在此構面,各國各區域的重視程度大致相同,平均分數61.3分。

 台灣創一代急著交棒 接班進度危機感最高

不過,台灣企業對傳承進度最有急迫感,高達68.9分,其餘都不到60分,這與台灣第一代創業家集體到了接班傳承的時刻有關。

當問起各公司傳承的規畫與執行進度如何時,台灣平均為51.1分,雖為最高分,但與大陸、韓國及東南亞等區域沒太大差異。

以台灣而言,已完成傳承規畫的有15.2%、正在制定傳承規畫書的比例有8.2%、正在討論規畫書的比例有39.8%、但還有21.6%尚未開始考慮。其他各國各區的狀況也都差不多。

至於家族成員對於公司未來股權結構及分配,共識度如何?

結果台灣除了略高於歐洲外,都低於其他東方國家,尤其與韓國的75.8分相比,台灣66.0分,將近10分之差,足以見得,台灣家族企業在股權配置仍需磨合。

而談到家族成員對於公司未來的傳承規畫的共識度,亦是台灣和歐洲最沒共識,分數分別為63.2分及59.6分,低於其他國家,尤其韓國達79.3分,家族共識極高。

也或許台灣企業的家族成員共識不夠,才導致對於接班進度的危機意識最高,最認為傳承是個迫在眉睫的議題。

近幾年來投入接班傳承調查的亞太菁英財富管理學院院長羅立群表示,交班猶如開車,不可能直接從乘客變駕駛,必須歷經許多磨合與學習,但如果車子的配備愈齊全、導航愈精準,就愈有可能安全上路、快速達標。

本次《遠見》家族企業接班傳承跨國大調查,藉由檢視五大傳承構面,找出台灣的強項與弱項,將更有助於台灣企業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截長補短,順利傳承。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9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關鍵字: 遠見雜誌創二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0050分割開獎!確定「1拆5」 每張4萬元有找

快訊/0050分割開獎!確定「1拆5」 每張4萬元有找

國內首檔台股ETF元大台灣50(0050)分割確定了!元大投信今(17)日指出,0050從資本利得到股利發放,全面參與台股長線成長,在長期累積投資成果下,目前一張(1,000股)交易價格約為20萬元,為使交易價格回歸市場習慣的交易區間,將召開受益人大會決定分割細節,初步規劃「1拆5」,每張4萬元有找,3月25日為參與表決最後買進日。

2025-02-17 15:03

快訊/23萬人注意!00939再配0.05元 3/5除息

快訊/23萬人注意!00939再配0.05元 3/5除息

擁有逾23萬受益人的月配型ETF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今(17)日公告3月配息初評,每股配發0.05元,為連續3次同燈同分,預計3月7日除息,3月6日為最後買進日,並將在3月27日入帳。

2025-02-17 14:21

勇鷹高教機首次失事!漢翔盤中跌逾4% 公司:全力配合調查

勇鷹高教機首次失事!漢翔盤中跌逾4% 公司:全力配合調查

由漢翔(2634)國機國造的勇鷹高教機日前首度發生意外,15日於台東外海墜落,雖然飛行員林瑋跳傘獲救,但外界仍對此充滿疑慮,對此,漢翔強調,本次事件的肇因調查由空軍主導,本公司現正全力配合辦理,有關事故原因判斷,現階段不做任何評論。漢翔今股價一度跌逾4%。

2025-02-17 13:15

00878公布第二階段Q1配息0.5元 2/20除息

00878公布第二階段Q1配息0.5元 2/20除息

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近來除息話題發酵,加上投資人逢低布局等影響,規模已正式突破4000億元大關,再寫嶄新里程碑,今(17)日公告第二階段今年首季配息0.5元,若以今(17)日收盤價22.83元計算,單次配息率2.19%,年化配息率8.76%,除息日為2月20日,最後申購日為2月19日。

2025-02-17 14:54

當心愛情騙子! 兆豐卡統計:APP詐騙高達87%為交友軟體

當心愛情騙子! 兆豐卡統計:APP詐騙高達87%為交友軟體

愛情沒來,狼卻來了!現代人生活忙碌,不少人會透過手機交友軟體尋找真愛,然而詐騙集團卻利用此管道找尋目標下手,甚至利用連視訊都難以出現破綻的AI變臉技術進行詐騙,造成假交友真詐財的案例頻傳。根據兆豐銀行統計,截至去(2024)年底接獲的信用卡3D詐騙案件中,手機應用程式類別中就有高達87%都是交友軟體詐騙,反倒以往常出現的遊戲軟體詐騙僅占13%,兆豐銀行提醒卡友千萬要提高警覺,勿隨意聽信網友建議下載不明APP,以免落入詐騙集團陷阱。

2025-02-17 13:38

經濟部4大國營事業「去年僅台糖賺錢」 台電虧411億元最慘

經濟部4大國營事業「去年僅台糖賺錢」 台電虧411億元最慘

經濟部旗下4大國營事業2024年財報陸續出爐,除了台糖(1237)持續賺錢之外,其他3家都是虧損狀態,台電跟中油虧損最大,分別虧損411億元、355億元,台水虧損也達40億元,因此外界預期今年水電雙漲趨勢無法避免。

2025-02-17 13:01

台積電帶頭衝!指數飆漲逾366點 法人喊「冷靜」買黑不買紅

台積電帶頭衝!指數飆漲逾366點 法人喊「冷靜」買黑不買紅

美國總統川普對於對等關稅推遲至4月實施,帶動上周美股科技股表現,今(17)日在台積電(2330)大漲25元至1085元下,台股開高走高,午盤上攻到23509.91點,漲逾366點,幾乎完成回補1月22日跳空缺口,台股投資專家表現,台股下檔有強勢基本面作為支撐,惟上檔則是面臨川普關稅不確定性,因此形成震盪盤整格局,現階段投資人可採取「買黑不買紅」策略來因應。

2025-02-17 12:11

台積電、川普交手4情境 郭明錤:追高英特爾有潛在風險

台積電、川普交手4情境 郭明錤:追高英特爾有潛在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開打關稅戰,不斷喊話要對台灣半導體業課高額關稅、說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產業,更持續對台積電(2330)施壓,對此,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認為,要看懂川普的弦外之音,並分析4種情境及4大投資分析,雙方要在美國本土製造跟台灣技術根留之間找到共識。

2025-02-17 09:33

0050分割時間表出爐 1股不到40元低於006208

0050分割時間表出爐 1股不到40元低於006208

國內首檔ETF元大台灣50(0050)分割時間表出爐!市場傳出金管會上周已核備同意發行公司元大投信進行分割投票,公司官網最快本周公告,業內推算,更便宜的0050最快今年上半年就可以看到,屆時進場門票將來到38.8元,低於富邦台50(006208)。

2025-02-17 06:00

16檔台股ETF迎除息 高峰落在2/18、2/19

16檔台股ETF迎除息 高峰落在2/18、2/19

二月除息的台股ETF迎除息高峰,總計有16檔台股ETF接力除息,包括群益台ESG低碳50(00923)、兆豐台灣晶圓製造(00913)兩檔半年配ETF、雙月配的永豐優選存股(00907)、包含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等在內的7檔季配型產品,以及包含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富邦臺灣優質高息(00730)、復華台灣科技優息(00929)等6檔月配型產品,其中台新永續高息中心(00936)於今(17)日除息,其他產品的除息日多落於2/1

2025-02-17 10:31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