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展銀行最新報告指出,在外部推動、內部拉動因素共同作用下,台灣製造(MIT)又重新受到關注。(示意圖/記者季相儒攝)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
星展集團今(1)日發布「 台灣製造(MIT)」研究報告,受到中美貿易戰及台灣政府鼓勵投資影響,在外部推動、內部拉動因素共同作用下,歷經20年投資外流及產業中空化後的「台灣製造」重新受到關注,種種跡象顯示,MIT已開始產生動能。
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今天提出最新研究報告,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部分在大陸的台灣企業將生產轉移回台灣,提升供應鏈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祭出不少「投資台灣」政策優惠及補貼,在一推一拉下,經過20年的投資外流以及產業中空化,台灣製造又重新受到關注。
馬鐵英指出,目前可看到3大令人鼓舞的跡象,首先是台灣對美國的出口增長明顯;再者是台灣的海外生產比率(OPR)下降,今年1至7月整體OPR降至平均的50.5%,低於2018全年的52.1%,尤其以資通訊產品最為明顯。
第三,「投資台灣」口號下投資申請激增,根據投資台灣辦公室的統計,年初至9月6日已收到129家在海外有運營的台灣企業,有提出投資申請,金額總計達到5,767億元(占GDP的3%)。按照政府推估,2019年投資申請總計將達到7,000至8,000億元,其中1,868億元將在於今年內實現投放。
另從人力成本、融資成本、匯率、知識產權等12項因素比較台灣製造的優劣勢,馬鐵英分析,就目前的人工和土地成本而言,大陸仍比台灣具有更大的競爭力,不過人工成本差距正在大幅收窄中。相對在融資、稅收、關稅、交易成本,台灣在生產率水平、自動化程度和知識產權保護等面向表現突出。
因此,馬鐵英認為,從MIC轉換到MIT,對於高價值、低勞動密度產業來說更為合理,台灣企業利用成熟的勞動力、強大的技術能力,以及發達的軟硬基礎設施在島內生產高端產品為明智之舉。同時,對出口美國市場產品,MIT也是正確之選。
不過,馬鐵英表示,對具有較高勞動內容產業,或主要市場針對大陸市場及非美國海外市場的產品來說,在大陸進行生產仍具有意義,因此建議,台灣製造未來發展的基礎,將取決於台灣如何應對勞動力和土地問題,可思考採取相關措施,進一步促進自動化技術運用、放寬外國工人就業規定、增加工業園區公共土地供應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