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屏東30人公司 幫全球最大水族館「造心臟」!

圖/商業周刊提供

▲博成科技董事長楊三品。(圖/攝影郭涵羚)

文/林喬慧

走進水族館,絢爛的海底隧道、企鵝館、大洋池……,你曾想過,這些海底生物是靠什麼,才能在水缸裡活得舒適嗎?

關鍵,就在「維生系統」,它,又被稱為水族館的心臟。

在屏東,就有一家員工僅30人的小公司,靠著這門技術,吃下桃園八景島水族館維生系統生意。甚至,全球最大俄羅斯海參崴水族館、杜拜亞特蘭提斯七星級酒店,都是它的客戶。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洋池魚類,要靠高速洄游取得氧氣,設計大洋池,水流是重要因素。」台灣大學動物系、海洋研究所碩士畢業的博成科技董事長楊三品,邊說邊用手比出鯊魚游泳的姿態。

維生系統的作用,就是讓水族館裡,同個水缸數百種海洋生物的排泄物,以及餵食所產生的汙染,透過自動控制的各式過濾、熱交換、殺菌等水處理設備,能夠循環乾淨。

冷門生意沒人做
他找破口,當窗口協調起步

要做國際大型水族館生意,光提供設備還不夠,從前期維生系統參數設計,到安裝施作、規畫生物配置,背後牽涉海水特性、生物、機械、IT、工程、設備等知識。

博成科技第一筆生意是幫當時即將成立的屏東國立海生館,尋找全台賣特殊魚種的商家。從找魚到跨足維生系統,源起於屏東中山公園一個錦鯉池。自認對魚在行的他,買現成維生設備放在戶外池子,卻造成錦鯉死亡等狀況,讓他決心做好這門生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早年台灣沒有業者具備專業維生系統技術,唯一沾上邊僅有汙水處理公司,屏東海生館建造時,就連美國設計單位畫好圖,台灣工程公司缺乏海洋生物背景,無法掌握系統精華及操作要訣。

楊三品從中找到破口,成為維生系統施工及設計單位的雙邊協調窗口。當時,他有本維生設備書籍,出自一家想做台灣生意的美國設備商PEC。

「你先教我,再一起賺」
雙贏策略築起技術護城河

他配合時差,半夜打電話去美國談生意,發現負責人也主修生物,距離馬上拉近。他釋放誘因,說服對方先教他維生系統提報概念,若接下生意,PEC設備將是首選。

「隔天8點多我就去找(包商)福林工程,施工圖一張張解說,維生系統應該怎麼施作,他們很驚訝我把方法說光,不像其他家不講,不讓那些工程管理的人安心。」他說,下包商一路把他引薦到統包商,當天拍板把案子發給他,後來他也確實引進PEC設備。這是博成跨入維生系統的第一案。

後來,海生館建置第三館的海藻森林缸時,楊三品為了吃下維生系統工程,直接飛到美國拜訪PEC當年派駐台灣的顧問,一樣運用「你先教我,我拿到合約,我們一起賺。」的雙贏策略,說服對方傳授海藻維生系統的知識。

多次的借力使力,加上從做中學的經驗,讓博成很早就吸收美國的維生系統知識,建立技術門檻,做為企業護城河。
「海生館本來就走得比較前面,他背景比較強,接受訊息能力高,相對過去做漁業都是傳產,博成很快就嶄露頭角。」國立海生館前館長方力行,指出博成的先行者優勢。

肯花1年半培育新人
3年沒營收、沒案子也發薪

但是,經營公司可不是一個人的事。楊三品的太太、負責博成投資澎湖水族館擴建ROT(承租、經營、移轉 )案、澎博海洋科技公司董事長林佩慧直言,「這種(大)案子很少,沒有人會把它當成一種專門業務。」

她表示,為了打國際盃,博成在工程、設計、生物、IT等領域都得養很多人,加上國內學校未設此專精學門,員工至少要花一年半時間培育後才能上手,平均一個專案人事成本高達2成。

「其他公司可以說沒有在養團隊,都是買到設備後,臨時請人來做。」楊三品直言。他因早年曾將自動控制系統發包給資訊公司做,結果對方不懂海洋生態,反讓他多費溝通、修改成本。於是,在俄羅斯想蓋科研性水族館,來台向屏東海生館請益時,博成因曾是海生館承包商,2009年成功拿下海參崴水族館標案,當時,就決定自行成立IT部門。

博成副總經理林文慶,10年前加入博成,他說,博成珍惜人才,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之一。「有陣子,博成在台灣持續快3年沒有案子。」他透露。

楊三品坦言,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公司幾乎沒有營收,他為了留住員工,不只沒減薪,連年終都給,「好不容易建立一個團隊,只能撐住,甚至跟銀行借錢,最悲慘曾負債3千萬。」後來他積極往國際拓展客源,把版圖做大。

從一個錦鯉池做到全球最大的水族館,博成靠的是找到破口後,不斷借力使力升級,並且建好團隊,讓事業邁入正向循環。

【更多報導】

東京迪士尼竟比上海還便宜!3大訊號顯示:日本正變貧窮

薪水高職稱好,一做23年,竟在46歲被開除...即使是幸福企業,也不該把人生託付給它

不到7年就會癢、最愛離的不是台北人、天氣熱時最想離!台版《婚姻故事》關鍵報告

出遊小常識》在機場領行李,為什麼不要問Where can I find my luggage?

燒酒雞、薑母鴨...這些食物別餵孩子!兒科醫師告訴你:沒到5歲吃酒的嚴重後果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678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商業周刊博成科技楊三品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中鋼紀念品「輕巧冷水瓶」亮相 129萬股民喜迎

快訊/中鋼紀念品「輕巧冷水瓶」亮相 129萬股民喜迎

129萬股東注意,中鋼(2002)股東會紀念品來了!今(24)日一早揭曉114年度股東會紀念品為「輕巧冷水瓶」,兼具輕巧便攜、健康安全與環保永續的特點,為通勤、郊遊、辦公等隨身補充水分之最佳選擇。

2025-04-24 08:07

黃金大怒神!2表看「川劇變臉」 1年來最大狂飆猛跌全在本周

黃金大怒神!2表看「川劇變臉」 1年來最大狂飆猛跌全在本周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1月20日上任以後國際金價震盪劇烈,台銀黃金存摺波動也更為明顯,觀察台銀黃金存摺賣出牌告價,過去1年以來單日上漲幅最大至2.47%,發生在4月22日(本周二),當天亦寫下每克3652元新高收盤,但昨(23日)即大逆轉,以每公克3477元作收,單日驟跌175元、成為近1年來單日跌最多的一天。

2025-04-24 10:51

0050百萬受益人今決定分拆與否 估「1拆4」每張降至4萬

0050百萬受益人今決定分拆與否 估「1拆4」每張降至4萬

元大投信公告,首檔台股ETF、元大台灣50(0050)受益人大會將在今(24)日上午9點召開,市場聚焦百萬名受益人對首次分割進行同意表決結果,以及未來拆分比例。

2025-04-24 11:00

美債大到不能倒 法人建議投資信評A以上無違約風險

美債大到不能倒 法人建議投資信評A以上無違約風險

金融亂世,鎖定優質收益才能抗震盪!自從美國總統川普發起關稅戰,市場對美國資產不安情緒蔓延,不僅美股重挫、美元指數(DXY)下滑,市場亦憂心美國債信受損,因此美債殖利率不降反升,一度逼近4.5%。大華銀投信指數量化投資部主管郭修誠指出,雖然市場情緒不佳,但美國公債過去尚未發生過違約風險,因此被視為無信用風險的金融資產,債信地位穩固,面臨關稅戰帶來的市場震盪,建議投資人首選能提供穩定收益的高評級債券,為投資增添底氣。

2025-04-24 12:11

Taiwan Select全球搶單大會登場 經濟部估促成8億美元商機

Taiwan Select全球搶單大會登場 經濟部估促成8億美元商機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全球供應鏈重組等挑戰,經濟部透過全球駐外單位廣邀買主來台採購,首場「Taiwan Select全球搶單大會」已於23日盛大登場,打造精準媒合平台,強化國內業者與國際市場的鏈結。本次共邀集來自48國、454位國際買主來台與我業者進行洽談,預估促成商機上看8億美元。

2025-04-24 12:07

長榮航與3供應商簽SAF採購合約 Q2起主要營運據點常態性添加

長榮航與3供應商簽SAF採購合約 Q2起主要營運據點常態性添加

長榮航(2618)今宣布與3家永續航空燃油(SAF)供應商簽訂採購合約,今年Q2起將陸續於北美、日本、台灣等主要營運據點自主常態性添加SAF,23日已分別於BR156松山機場飛往首爾金浦機場的航班、以及BR148小港機場飛往大阪關西機場的航班,成功添加由台塑化(6505)自產的SAF,正式開啟台灣本地機場永續航空燃油應用的新紀元。

2025-04-24 11:47

博太生醫南港營運總部啟用 搶攻植物新藥藍海市場

博太生醫南港營運總部啟用 搶攻植物新藥藍海市場

博太生醫南港營運總部今日啟用,首次對外公開,博太也在啟用典禮後,也對博太在植物新藥的佈局進行說明。博太表示,在全球產業加速數位與綠色轉型及中美貿易衝突下,全球供應鏈被迫重構,台灣除半導體產業外,亦需拓展具軟實力的創新動能。生技醫療產業被視為未來關鍵戰略產業,台灣有潛力從科技製造延伸至生技醫療等高附加價值領域,成為台灣下一座能兼具人類福祉與全球競爭力的護國神山。

2025-04-24 11:28

關稅風暴遇股災不停損 美股達人揭投資4鐵律

關稅風暴遇股災不停損 美股達人揭投資4鐵律

美股資歷7年的Mike,2018年移民美國,當時買了一輛特斯拉後,便認定那是未來駕駛趨勢,不懂投資的他,將積蓄全部投入特斯拉股票,2021年股價大漲,他順勢出脫部分持股,賺到足以退休的財富後才開始學投資。面對這波川普關稅核彈,他嚴控資金,堅持危機入市不停損。

2025-04-24 11:05

華航與台塑化簽署SAF合作備忘錄 未來3年採購總量逾萬噸

華航與台塑化簽署SAF合作備忘錄 未來3年採購總量逾萬噸

華航(2610)重視永續航空燃油(SAF)發展並配合國家能源政策,與台塑化(6505)攜手合作,今年採購2,500噸以上台塑自產SAF,即日起添加於華航桃園出發航班,整體減碳量預估可達6,500噸,雙方更將簽署永續航空燃油合作備忘錄(MOU),率先擴大未來3年的SAF採購總量逾萬噸。

2025-04-24 10:54

台股歷次單日大漲700點 後市漲相佳

台股歷次單日大漲700點 後市漲相佳

受到美中關稅戰可望緩解,市場氣氛轉趨樂觀,大盤昨(23)日大漲845.71點,創下台股史上單日第二大漲點、以及盤中第三大漲點;根據群益投信統計資料顯示,台股有史以來,大盤單日漲點700點以上共有4次,統計前3次大盤後5日、10日、15日、30日、45日上漲機率為百分百,平均漲幅表現分別為2.67%、5.36%、5.41%、6.74%、8.75%不但正報酬,而且平均漲幅逐漸向上表現亮麗。

2025-04-24 10:4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