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更新/金融業急查員工11景點旅遊史 近3,000人改居家辦公

▲▼國泰金調查員工11個熱門景點旅遊史,約1,200人居家辦公2周,其餘同仁則正常上班需全程戴口罩辦公。(圖/國泰金提供)

▲國泰金調查員工11個熱門景點旅遊史,約1,200人居家辦公2周,其餘同仁則正常上班需全程戴口罩辦公。(圖/國泰金提供,下同)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4天清明連假引爆國內旅遊熱潮,金融機構率先應變,富邦金昨開第一槍,宣布員工假期曾到指揮中心點名的11個熱門風景區,今起開始居家辦公12天,各家金控也都繃緊神經,紛紛急查員工旅遊足跡,展開相關因應措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日針對11個熱點風景區發送防疫警報,提醒民眾一定要保持社交距離以及配戴口罩。上述的11個風景區及景點,包括阿里山森林遊樂園、花蓮東大門夜市、嘉義文化路、台南關子嶺、虎頭埤、烏山頭水庫及湖境渡假會館等埤塘風景區、高雄興達港、旗山老街、雲林北港朝天宮等10處、屏東縣南州鄉以南(含墾丁觀光景點)。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富邦金率先於5日晚間宣布,要求旗下員工或同住親友在4月2日至4月5日去過政府細胞簡訊所載的11個國家級警報景點,無論是否過夜,須於4月6日至4月17日改為居家辦公;根據調查,配合此措施,富邦金控及旗下各子公司啟動居家辦公人數總計約1,100人,包含內勤同仁約300人、外勤同仁約800人。

國泰金也表示,嚴峻疫情當前,只要有助於疫情控制與防範的作為,國泰很樂於努力做好各個相關措施;根據國泰金調查,連假期間去過防疫中心公告的11個熱門景點的同仁,金控加各子公司約近1,200人,其中內勤400多人、外勤700多人,已通知全部居家辦公2周,而其他正常上班的同仁則全部全程帶口罩辦公,且早晚必需量測體溫。

▲▼國泰金調查員工11個熱門景點旅遊史,約1,200人居家辦公2周,其餘同仁則正常上班需全程戴口罩辦公。(圖/國泰金提供)

中信金宣布,依指揮中心的建議,金控轄下各單位即日起今年4月17日止,同仁或同住者於清明連假期間如有至國家級警訊通知的11個熱門景點,可實施居家辦公,若分行端無法實施居家辦公,得視人力實際調度情況調整,統計約有500名同仁將因此調整上班型態,但公司相關業務不受影響。

為強化防疫措施及自主健康管理,中信金控到班的同仁即日起至今年4月17日止於上班時間須全天候配戴口罩,內部會議討論以電話或視訊方式進行,不同樓層同仁盡可能降低業務接觸,公司將持續視疫情情況啟動彈性上班政策及其他配套措施。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玉山金在農曆春節後,已同步規劃異地備援及居家辦公機制,並自2月起實行異地備援,以確保營運不中斷,後續將視疫情發展所需,進行居家辦公。這次因應清明連假旅遊潮,針對指揮中心所發布11個熱門旅遊景點,昨天已向全行進行調查,統計曾前往該11景點的人數,若出現感冒、發燒、咳嗽、腹瀉、嗅味覺喪失或其他不適狀況,將配合主管機關政策,讓同仁視情形在家休息或居家辦公。

另外,玉山金也指出,若曾前往景點但未出現相關症狀,也會提醒落實自主健康管理防疫措施,包含上班期間全程配戴口罩、避免長時間交談、不與其他同仁共同用餐等。

元大金表示,在清明連假前,即要求全體人員於假期結束後,自4月6日至4月17日上班期間須全程配戴口罩,並加強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宣導,避免非必要群聚用餐;另針對連假期間曾到11個國家級警報景點或人潮聚集處者請加強自主管理,子公司並得視實際狀況及需要實施居家辦公。

台新金也正研擬相關措施,昨天已對員工進行旅遊足跡調查,目前要求曾到過11個熱門風景區的同仁全天候戴口罩;新光金昨晚也全面啟動調查作業,連假期間員工或同住親友曾去過政府所公布的11個風景區,也須改為居家辦公12天,目前也研議相關配套。

至於外銀也嚴陣以待,星展銀行指出,昨天已向同仁進行旅遊史調查,曾到過11個熱點風景區者,今天起開始在家辦公;若曾接觸到過這些景點的親友,也須居家辦公。

渣打銀行也表示,連假期間出遊(含同住親友)的同仁要通報公司然後居家辦公,其他措施有建議同仁加強落實自主健康管理,包括辦公室內「全天」配戴口罩、進出辦公室量測體溫、注意清潔手部與消毒。

滙豐銀行已在昨晚針對所有台灣員工進行調查,若在清明連假期間有前往指揮中心發出國家級警報的11處景點,今天先行在家工作;針對今早指揮中心建議,民眾若曾於清明連假出入人潮擁擠處,應自主健康管理14天,滙豐也要求上述員工在家工作2周,後續將密切關注並配合政府各項防疫規定與措施。

關鍵字: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清明連假旅遊居家辦公金控金融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48.2萬股民注意!第一金擬配1.2元股利 現金殖利率3.82%

48.2萬股民注意!第一金擬配1.2元股利 現金殖利率3.82%

48.2萬股民注意!第一金(2892)董事會決議2024年盈餘分派,每股配發0.95元現金股息、0.25元股票股利,合計1.2元股利,符合外界的預期,以今(23)日24.85元收盤價計算,潛在現金殖利率為3.82%。

2025-04-23 16:18

川普關稅戰 洪申翰:10幾萬勞工恐受影響

川普關稅戰 洪申翰:10幾萬勞工恐受影響

川普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勞動部長洪申翰今接受Yahoo TV《齊有此理》節目訪問時指出,傳產的製造業受到的衝擊最大,像是機械、汽車零組件、塑膠、金屬、水五金、扣件等產業,面臨的國際壓力很大,目前預估受影響勞工逾10萬人,勞動部會主動找各工會了解第一線資訊,聯繫有需要的企業,避免違法解僱或放無薪假。

2025-04-23 14:50

百萬股民嗨!5檔台股ETF填息達陣 0056填7成

百萬股民嗨!5檔台股ETF填息達陣 0056填7成

台股今(23)日盤中飆漲逾758點刷台股史上盤中第5大漲點,6檔台股ETF除息行情搶搶滾,開盤2小時,包括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等5檔台股ETF已填息達陣,而擁有144.78萬股民的季配款元大高股息(0056)雖配息金額偏高,仍交出填息率超過7成的好表現,投資人振奮。

2025-04-23 11:38

鴻海集團旗下京鼎砸20億 取得富蘭登51%股權

鴻海集團旗下京鼎砸20億 取得富蘭登51%股權

鴻海集團旗下半導體設備公司京鼎精密(3413)今(23)日宣布,公司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決議以每股新台幣138元、總交易金額20.0583億元,收購富蘭登科技公司(以下簡稱「富蘭登」)51%股權及董事會過半席次,取得實質控制權。

2025-04-23 16:30

台股盤中飆漲逾830點史上第4 法人:反彈不躁進、極度恐慌低接

台股盤中飆漲逾830點史上第4 法人:反彈不躁進、極度恐慌低接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釋出政策善意影響,全球股市發動反彈,台股今(23)日午盤過大漲逾830.48點,上攻到19623.91點,刷史上第4大盤中漲點,市場振奮,投資專家解讀,今日台股大漲主要還昨(22)日下挫一個公道,對等關稅最壞時間點已經過去,現階段操作建議為在極度恐慌時低接,反而在大舉反彈時不宜追進。

2025-04-23 12:45

美狠課東南亞太陽能產品3521%重稅 助攻9台廠漲停

美狠課東南亞太陽能產品3521%重稅 助攻9台廠漲停

由於美國商務部決定對來自東南亞四國,包括馬來西亞、越南、泰國和柬埔寨的太陽能模組課徵最高達3521%的反傾銷與反補貼稅,台灣太陽能廠受利多激勵,元晶(6443)、茂迪(6244)、安集(6477)、國碩(2406)、鑫科(3663)、達能(3686)、碩禾(3691)、聯合再生(3576)和太極(4934)等今日都一度拉漲停慶祝。

2025-04-23 12:30

台股漲670點金融股多走揚 3官股金控漲不動

台股漲670點金融股多走揚 3官股金控漲不動

美國總統川普鬆口認為對中國大陸關稅太高,並透露可望下降,美股4大指數勁揚,激勵今(23)日台股盤中大漲逾670點,重返19400點大關,金融類股指數漲逾1%,來到1940點之上,惟金控股當中具官股色彩兆豐金(2886)、合庫金(5880)、華南金(2880)等3檔個股,都是在平盤以下開出,對較大盤強勁反彈,股價表現相形平淡。

2025-04-23 10:11

英特爾傳本周裁員逾20% 陳立武上任後首次重大重組

英特爾傳本周裁員逾20% 陳立武上任後首次重大重組

英特爾傳本周將宣布裁員 20%以上的計劃,此舉是為了精簡管理、重建工程師驅動文化。這將是上個月上任的新執行長陳立武任期內的首次重大重組。

2025-04-23 10:18

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 郭智輝:投審會還沒收到申請資料

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 郭智輝:投審會還沒收到申請資料

川普對等關稅風暴持續進行,台積電(2330)3月宣布擴大對美投資,外界關心最新進度,對此,經濟部長郭智輝今(23)日表示,投審會還沒收到申請資料,「卡在哪裡不知道,要問台積電。」

2025-04-23 10:00

亞洲移動產業指標盛會登場 360°MOBILITY Mega Shows開啟新篇章

亞洲移動產業指標盛會登場 360°MOBILITY Mega Shows開啟新篇章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與「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E-Mobility Taiwan)」,今(23)日以全新「360° MOBILITY Mega Shows」品牌亮相,與「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Autotronics Taipei)」同期於台北南港展覽1館盛大展出,揭開2025年亞洲智慧移動產業的重要序幕。

2025-04-23 22:1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