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今天召開第二場金融科技座談會,主委黃天牧率領各局處官員聆聽業者意見。(圖/記者紀佳妘攝)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29)日舉行金融科技座談會,各金融機構大多聚焦在8大議題,包括雲端使用、跨子公司資料運用、放寬法遵科技應用場景、建立新創業者分層機制、金融科技園區建立「試驗場域」、開放多元認證、政府資料適度開放、「端到端」數位體驗等,期許未來業務上有更多發展空間。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會中提出3大建言,首先是「以國際化角度協助金融業者使用雲端」,目前數位金融實戰中,幾乎所有數位開發、測試、數據分析與運算工具與環境,全球領先的金融與科技業者都普遍使用4大雲端( AWS、Google、Microsoft、Alibaba )服務,依現行辦法作業繁多且報准流程不定時,趕不上科技與產品開發時效,因此建議就金融機構將作業委託他人處理涉及使用雲端服務,放寬報准事項,協助金融業者使用雲端。
第二為「放寬金融集團跨公司的資料運用」,李長庚指出,現行金控子公司之間,若擬交互運用客戶姓名及地址以外的個資,須分別依照個資法及共同行銷管理辦法,重複相同或近似的告知內容,並分別取得2次客戶同意才行,造成金融業取得客戶同意資料交互運用的困難,建議金管會可簡化子公司間互運客戶資料的同意方式,建立客製化服務。
第三為「放寬法遵科技應用場景」,李長庚說,近年來金融科技發展迅速、金融監理強度遽增,傳統仰賴大幅人力的內控作業,已無法長遠因應經營需求,業者無不發展大數據、AI、RPA等新科技,強化風險辨識,減緩法遵、風管與治理成本,因此業者也需金管會可適宜放寬既有監理邏輯與做法,業者法遵科技方能有效落地,發揮成效。
中信金控總經理吳一揆則提到,金融科技創新應有容錯文化,無論是金融或科技業者推出的創新方案,難免會碰到法令的模糊地帶,因此建議在金融科技園區建立「試驗場域」,在特定範圍、特定對象、特定場景,且風險可控的範圍下,以事前申報的方式,有別於監理沙盒的核准,如新加坡已進入沙盒2.0,核准只要21天。
回到資安問題,吳一揆表示,以現行規範來說,金融機構與新創業者合作,若發生資安漏洞等問題,金融機構須負起全責,迫使金融業者不願意合作,建議比照日韓星的方式,建立新創業者分層機制的認證標準,有助於金融機構找到合法合規的新創業者。
富邦金控總經理韓蔚廷也指出,開放銀行目前僅針對銀行業開放,建議是否對證券、保險等其他行業也能著手規劃,另外是與TSP業者合作規範能鬆綁,建議在符合資安條件下,可以開放網投商品,第三是政府資料開放運用,如健保就醫資料是否能在客戶同意下,適度開放作為理賠、核保的依據,最後是建議用Mobile ID作為身分認證的開放。
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表示,科技不斷改變金融面貌,整體數位化一定會到來,加上純網銀下半年開業,台灣數位金融以成行,整體金融生態圈的數位競爭力,須待業者與主管機關來整合,再者客戶急需「端到端」的數位體驗,除了銀行資料外,政府也有很多資料逐步開放中,但如何讓流程更順暢,影響力將會很大,像是政府擬推動數位身分證,如何運用在金融上,若可透過身分認證打通,透過手機、電腦串聯,數位金融發展更能往前跨一大步。
連線商業銀行(LINE Bank)總經理黃以孟認為,純網銀在發展過程中聚焦非實體方式來互動,但現行法規都適用在實體金融機構,以自然人憑證為例,對於發展行動銀行、行動金融是有距離的,建議金管會開放更多數位安全的認證方式,取代難在行動銀行的自然人憑證,業務上也更有發展空間。
將來商業銀行執行副總經理梅驊也強調,純網銀主打線上的金融服務,而生活則是線下的,期許未來金融服務能與郵局、超商、物流、電商等產業相互結合,建議金管會能將直接識別與間接識別的個人資料等權利義務釐清。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