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財務自由?新手常犯「6大理財迷思」 大票人搞錯順序:一領錢就投資

▲儲蓄,理財,利潤,定存,投資,股市,匯市,股票。(圖/pixabay)

▲應該先理財後投資。(示意圖/取自Pixabay)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踏入投資理財的領域前,時常會有一些錯誤迷思,導致後續投資失利,或是做錯選擇,自由工作者「G理小姐&山姆先生」日前就點出了新手常犯的「6大理財迷思」,像是錯把投資理財當成同一回事、有錢才需要理財、複利是最偉大的力量等,然而這些全都大錯特錯,因此唯有適時的調整步調,才能讓自己慢慢學習,建立出相對正確的觀念。

G理小姐&山姆先生在IG「ms.g__mr.s」上發文表示,新手常會因為「6大理財迷思」而步上錯誤的路途,有些人會因為覺得自己很忙、沒錢、學不會理財而不願嘗試,也會有人覺得理財不會變有錢,因此只願意投資,但其實這都不是正確的心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首先,第一個錯誤迷思是「投資理財是相同的事」,雖然大多會將「投資理財」順口一起說,但其實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且應該是先理財而後投資,理財是管理好自己的錢,接著才會分配一部分的錢來投資;第二是「有錢才需要理財」,理財可說是人生的一大課題,「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因此絕對不是有錢人才需要理財。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6大理財迷思,趕快一起來解一解:​ ​ 1. 投資理財是相同的事​ 2. 有錢才需要理財​ 3. 搞錯使用錢的順序​ 4. 收入高不代表越快財務自由​ 5. 複利是最偉大又正向的力量​ 6. 緊急預備金不存沒關係​ ​ 以上 6觀念都大錯特錯​ ​ -​ ​ 某天G理問了山姆:​ 「從月光族蛻變的過程你是否感覺到辛苦、累、甚至有想放棄的念頭嗎?」​ ​ 山姆很認真地回覆:​ 「一開始真的很痛苦,原本錢有多少就花,看到想買的就買,完全沒有克制金錢的概念!​ 但是想買的都並不是必需品,只是為了滿足慾望而已!​ ​ 之後開始慢慢改變,買東西前問過自己這真的是必需品嗎?還是只是想要而已?​ 這種時候剛開始真的天人交戰,但是一定要撐過這段時間!​ 撐過之後真的會很謝謝自己沒有衝動性消費!」​ ​ 結論:​ 不管你現在在理財的哪個階段,你有行動都比正在旁邊講講的人強!​ 剛開始改變會很辛苦!辛苦一陣子也不要辛苦一輩子!​ ​ ​ 趕快在下方跟 G理&山姆分享你們最常聽到哪些理財謬論呢?~~~~​ -​ 另外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可以分享到自己story讓觀眾也讚好你的分享不吝嗇按愛心收藏或者分享唷!​ -​ ▕ ​ 哪裡可以找到我們?▕​ ▪️IG追蹤: @ms.g__mr.s ​ ▫️FB粉專:Ms.Gloria & Mr.Sam投資理財​ ▪️部落格:https://msgmrsinvest.com​ -​ #G理小姐 #山姆先生 #投資理財 #G理學理財​ #投資 #理財 #自我成長 #個人品牌 #自媒體 #投資新手 #理財觀念 #理財規劃 #情侶理財 #兩性理財 #兩性投資 #情侶投資​ -​ #理財迷思 #存錢 #先理財後投資 #先存後花 #複利 #財務自由 #被動收入 #緊急預備金 #衝動性消費 #理財謬論

G理小姐&山姆先生|投資理財(@ms.g__mr.s)分享的貼文 於 張貼

第三是「搞錯使用錢的順序」,領取收入後,應該要先存再花,存完後,如有剩下的錢才能拿去使用,而最忌諱的就是,一拿到錢就去買自己「想要而非需要」的東西;第四是「收入高代表越快財務自由」,財務自由是指「被動收入大於生活必需的開銷」,因此如果收入高卻不理財,錢還是會不見,就算收入高,也可能只是支出更多而已。

第五是「複利是最偉大又正向的力量」,雖然複利可以讓財富變巨大,但同樣也會讓負債變大,就連通貨膨脹也會,因此應該做好資產配置在3%起上的工具上,否則可能會讓錢越來越少;第六是「緊急預備金不存沒關係」,緊急預備金可說是金字塔的地基,如果準備越穩健,萬一遭逢意外,才越能保護自己的理財計畫,不動用到原本的投資。

因此,G理小姐&山姆先生表示,投資理財往往都需要慢慢的學習,才能讓自己真正的蛻變,而在過程中或許也會發現,從自己的一些書籍、記帳、計畫中,都已漸漸與以往不那麼相同。

關鍵字: 理財投資理財迷思G理小姐&山姆先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散戶平均每日賠1.8億!虧損5原因曝光 關鍵在「心態」:感覺賺錢以為高收益

散戶平均每日賠1.8億!虧損5原因曝光 關鍵在「心態」:感覺賺錢以為高收益

現今社會中,如果只單單仰賴薪水,其實很難存到錢,因此適當的理財、投資就變得格外重要。許多人剛踏入投資這塊領域後,會因「5大原因」虧損,以台股來說,散戶平均每日都會賠給法人新台幣1億7800萬元,獨立理財顧問米克先生(Mick)日前就提到,「討論技術」是目前的主流,不過個人「心態」則是投資成敗的關鍵。

2020-07-13 17:43

「實際利率」怎麼算?簡單1公式避免吃大虧 理財顧問再曝2神工具一鍵就算出

「實際利率」怎麼算?簡單1公式避免吃大虧 理財顧問再曝2神工具一鍵就算出

投資理財可說是現今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項技能,然而許多人卻因不夠了解,導致明明已經吃虧了,卻還以為自己撿到便宜。獨立理財顧問米克先生(Mick)先前表示,搞懂怎麼計算「實際利率」是非常重要的,學會以後,才不用每次都靠運氣理財,更不必任人宰割。

2020-07-13 16:58

掌握442存錢法!簡易3步驟「在家就能賺」 關韶文再推2銀行:50次免費轉帳

掌握442存錢法!簡易3步驟「在家就能賺」 關韶文再推2銀行:50次免費轉帳

人稱小資達人的「關韶文」日前在個人Youtube頻道上,與來賓焦凡凡共同拍攝影片,分享了自己存錢的好方法。關韶文在片中指出,「發財不怕繞遠路」,雖然步驟可能有些繁瑣,但卻能讓小資族賺到一些好康,掌握簡單的「轉存」、「442存錢法」等方式,就可以讓自己的錢慢慢往上累積。

2020-07-11 09:55

台企銀董座向政院口頭請辭 總經理李國忠代理呼聲高

台企銀董座向政院口頭請辭 總經理李國忠代理呼聲高

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因帶病工作,居家上班期間引發「銷假領薪」爭議持續延燒,據公股圈消息,劉佩真擔心拖累行政團隊形象,已向行政院提出口頭請辭,最快本周五(21日)台企銀董事會發布,由於事發突然,現任台企銀總經理李國忠暫代呼聲高。

2025-02-16 12:53

川普批「台灣搶生意」3套劇本 台積電最不怕晶片關稅

川普批「台灣搶生意」3套劇本 台積電最不怕晶片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揚言修改「晶片法案」補助條件,壓迫台灣半導體產業,也對台積電步步進逼。連日來市場流傳多套劇本,不管是對美擴大先進製程投資,技術入股或是接手英特爾,對台積電而言,最簡單的是課關稅,因為在實務運作上美國很難直接對台灣晶片課稅。

2025-02-16 17:07

大鱷動向!索羅斯抄底台積電 股神巴菲特暫停賣蘋果

大鱷動向!索羅斯抄底台積電 股神巴菲特暫停賣蘋果

美國證管會(SEC)公告13F文件,有「金融巨鱷」稱號的索羅斯(George Soros)旗下索羅斯基金(Soros Fund)去年第4季大買台積電ADR近4.7萬股,累計持股來到15.2萬股,同時新建輝達(NVIDIA)逾21萬持股;而股神巴菲特則暫停賣出蘋果股票。

2025-02-16 14:10

加油鬆口氣!本周汽油不調整 柴油小漲0.1元

加油鬆口氣!本周汽油不調整 柴油小漲0.1元

台灣中油公司自明(17)日凌晨零時起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調漲0.1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8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3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9.0元。本周因平穩雙機制啟動,汽、柴油各吸收1.0元及0.7元。

2025-02-16 12:03

金價跳水照樣買!陸民眾抱怨黃牛搶購 專家:黃金牛市尚未走完

金價跳水照樣買!陸民眾抱怨黃牛搶購 專家:黃金牛市尚未走完

此前金價一路狂飆,大陸消費者跟著瘋搶,上週五14日金價突然跳水大跌,還是出現搶購怪現象。據了解,大陸各地都有「搶金」人潮,全大陸最賺錢百貨公司位於北京的SKP,老鋪黃金門店才開門,外面大排長龍,不少消費者抱怨,「都被黃牛搶先買了!」

2025-02-16 12:02

台積電1月股價創高 副總羅唯仁賣22張套現近2500萬

台積電1月股價創高 副總羅唯仁賣22張套現近2500萬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影響,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今年1月股價表現震盪,不過台積電高層持股多未出現變動,僅直接向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報告的台積電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賣股22張,套現近2500萬元。

2025-02-16 11:11

川普拋對等關稅 會計師嘆「情人節送愚人節禮物」

川普拋對等關稅 會計師嘆「情人節送愚人節禮物」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以美國優先貿易政策,頻頻對外發表新的關稅政策,掀起全球貿易風暴,對多國實施新一輪的關稅政策,2月10日宣布3月將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 2 月14日更是宣佈對等關稅計畫(Reciprocal Trade and Tariffs),預計4月1日前完成研究。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營運長、會計師陳彩凰大嘆「情人節送愚人節禮物」。

2025-02-16 10:0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