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元鈔票。(圖/資料照/東森新聞)
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鈔票的面額有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和2000元,一名網友好奇,不少人都會拿面額500元的鈔票付錢,但卻幾乎沒人使用200元鈔票來交易,「為什麼面額200元的鈔票在市面上並不流通?」貼文一出,立刻引發熱議,其中就有網友留言回應,「不好找、容易算錯」、「通膨」。
這名網友在PTT的Gossiping板上,以「為什麼面額200元的鈔票在市面上並不流通」為題丟出討論,他日前忽然想到,面額500元的鈔票在市面上流通性很高,但是面額較小的200元鈔票理應更好花用,卻幾乎沒什麼人拿來交易,「為什麼?有卦嗎?」
▲比較少人在用200元鈔票。(圖/翻攝自PTT)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留言回應,「不好找、容易算錯」、「因為不夠直覺,跟20元硬幣一樣,很難流通」、「印得不夠多,沒推廣而已」、「發行量比100元少那麼多,當然拿出兩張100元的機率高啊」、「不流通就算了,拿去店家花,有時還會叫我換一張」、「三倍券的200元表示」、「比起200元,我覺得2000元要換顏色,很容易跟500元搞混」、「人都不喜歡改變,會一直習慣舊習慣」。
除了多數人都提到的「不好找」、「不直覺」外,還有人認為「通膨」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應該說台灣通膨了,200元變沒什麼鳥用」、「通膨,現在的10元像以前的1元,100元像以前的10元」、「以當時90年物價低,200元算很大」。
中央銀行曾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國際間發行2字頭鈔券相當普遍,各種鈔券的流通比率受面額大小與民眾使用習慣影響」,這是各國普遍的現象,即便有些鈔券的流通比率極低,像是2美元鈔券流通金額占比僅0.15%、2000日圓鈔券也只有0.18%,但該國政府也沒有將其廢除。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