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讓台北車站周邊上班時間仍車輛稀少,服務業生意瞬間掛零。(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三級警戒按原定到本週五(28日),但目前外界認為可能再延。工商團體說, 這次又急又猛的防疫,讓服務業哀鴻遍野,很多小企業員工不多,連分流都不用,直接關起來,業績直接掛零。工商團體呼籲政府,簡化程序,先對企業救急紓困,才不會後續演變成社會問題,長期則是對疫苗要有超前部署的計畫。
▲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資料圖/記者黃克翔攝)
中小企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說,台灣中小企業150萬家,其中微型、小型企業就占了7成,這波又急又猛的防疫模式、所有動作都很急速,一些微小型企業不像大型企業還能撐過去,很多是適應不來的。
他說:「企業面臨像是員工回家怎麼上班,薪資怎麼算?還有房租、水電帳單,一些體質弱的企業會撐不住,儲蓄不足的員工也會面臨艱難。希望政府要先有救急補貼的規劃,且手續要簡化。」
「另外,像一些連鎖企業,可能先前拓了很多店,成本尚未回收,一遇到這次疫情變化,整個down的速度,不是開玩笑的,真的會要命!初步調查,業績降30%的占了八成,業績掉50%的占了5成以上,才不過幾天的功夫而已!目前也不曉得5月28日以後、還是6月8日以後,何時可以恢復。」李育家無奈表示。
他說,大家都說可以「數位轉型」,但中小企業怎麼轉?光是實施分流制,它人就那麼少,怎麼分?乾脆直接關起來。
李育家指出,雖然疫苗方面有很多波折,但大家已經意識到,有疫苗就要趕快打。包括近期會進41萬劑AZ、還有後續莫德納疫苗,再來7、8月國產疫苗會推出,如果能普遍施打,就能有幫助。另外,分流、異地上班也會加重用電消耗,水也是問題,大家都理解政府的確也是辛苦,但救急要先做,若沒有穩住基礎經濟型態,會演變成社會問題,這時候要不分黨派,共同努力才行。
台北市商業總會理事長吳發添也指出,台北市商業總會正邀請產業和立院黨團討論產業紓困事宜。他說,這波疫情來得很急,業界的實體店面反映「完全沒生意」、但人事成本仍很大;尤其餐飲、旅館及美容美髮、小車租賃業、計程車也是慘淡。政府目前有提出減稅措施,包括地價稅、房屋稅減免,有一點幫助,但對於經營者龐大支出而言,恐怕無法救命。
▲台北市商業會吳發添理事長。(資料照/記者李毓康攝)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則表示,坦白講這波疫情衝擊真的嚴重!之前士農工商還能維持活動能量,這次幾乎是一下子直接業績掛零。連大家以為,會有成長的美食外送業,都沒有很大成長,因為全民被疫情嚇到自己在家煮,交通、計程車業更是苦。
許舒博說,有一次搭高鐵,整個車廂只有他一人,搭計程車,計程車司機也講到快哭說:「每天光是燒油錢載不到幾個客人,又有房貸、車貸、小孩要養。」這是很基層的心聲。這次進入第三級警戒,製造業影響較小,但服務業「一定掛」,連保險業也大受影響,因為很多文件要親見親簽。
許舒博指出,行政院將通過2100億元紓困,但通過後要怎麼分配?受創最重的產業要先救,且不能只協助勞工,企業也要救,因為勞工依附企業,一旦企業倒了,勞工也失業,變成社會惡性循環。
「至於疫苗,是100%是解決方。」他說,要工商業帶頭打絕對沒問題,目前沒有開放民間購買疫苗,不然企業都願意花錢買疫苗給員工打。國產疫苗則是有憑證問題,如果打了,但沒有認證,員工打了也出不了國門。接下來,就看政府在疫苗方面的超前部署要怎麼做。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