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航運近一年在北美線運力增加八成。(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根據上海運交易所蒐集的資訊,近一年來亞洲-北美航線吃掉龐大運力,因為缺艙已成常態,在高運價吸引下,船公司紛紛設法增調船舶投入北美線,近一年來共增了23條航線,去年7月到今年7月共增加33%運力。船隻主要調自印度、巴基斯坦與中東航線,過去一個多月,印巴線運價已翻倍漲。
2020年初,全球貨櫃船總運力為2,361萬箱(20呎櫃),其中北美線投入運力359萬箱,占比15%;7月初運力規模來到2,380萬箱,其中北美航線運力374萬箱,占比16%。
到了2021年7月初,全球運力規模為2,477萬箱,其中北美航線投入運力488萬箱,占比20%,年增率高達32.85%。
增加的運力主要來自三大海運聯盟,馬士基與地中海航運的2M聯盟額外增加7條航線,32萬箱運力。這兩家名列全球前兩大,過去運力主要放在歐洲線,疫情暴發後沒有重啟因疫情停航的北歐航線AE2服務和地中海航線AE20服務,轉而用額外的AE55服務來彌補上述兩大服務停航帶來的運力損失。但是在北美航線上,額外增加的運力最多。
2020年8月以來,地中海航運獨立增加3條美西航線服務,共配置18艘艘船、18萬箱運力。馬士基今年6月以來,為降低港口擁堵對運力供給的影響,在美西航線上另外增加了TPA、TPX和TP20服務。這3條航線共置19艘船、8萬箱運力。
除此之外,2021年5月2M聯盟與以星航運合作在美東航線上新增TP23服務,配置10艘船,6萬箱運力。根據Alphaliner統計,到今年7月初,馬士基在跨太平洋航線上供應的艙位較一年前增長50.4%,地中海航運增長81.7%。,8月以來,馬士基又在美西線新增2條航線。
海洋聯盟成員額外增加5條航線,33萬箱運力。近年來,海洋聯盟在北美航線上配置的運力始終居於首位,2021年7月初運力占比38.6%,其中中遠海控與東方海外運力占比16.3%。
2020年8月以來,中遠海控在北美航線上新增3個聯盟外服務,分別為SEAX、AAC3和AWE6服務,共配置22艘船、23萬箱運力。該聯盟在2021年5月新增AAC4服務,由東方海外配置6艘船。
海洋聯盟成員達飛輪船於2020年12月在北美航線上新增GGB服務,配置6艘船,5萬箱運力,以適應美西南部和北部的貨運需求。
海洋聯盟的另一成員長榮海運並未獨自在北美航線上新增服務,但通過購買THE聯盟EC6服務的艙位增加供給。據了解,EC6服務是THE聯盟自2021年5月增加的美東航線服務,由海洋網聯配置10艘船、7萬箱運力,掛靠高雄,香港,鹽田,寧波,上海,釜山,休斯頓,莫比爾,新奧爾良等港口。
非聯盟的貨櫃船公司,包括我國萬海航運則額外增加10條航線,共25萬箱運力,其中萬海新增運力最多。
海運業者指出,船公司先是從印巴、中東線調4千到1萬箱的貨櫃船到北美線,接下來連東南亞線的2千多箱貨櫃船也調往北美,短短一個半月,上海-印度東岸每箱原1千美元的運價,目前已漲至2,500美元,到印度西岸1,600美元的運價則漲到3千美元,東南亞各國雖因疫情貨量有減少,因船隻被調走,運價依然維持在高檔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