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民營化13周年慶,公司董事長鄭文隆重申持續多元化佈局。(圖/台船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2208)今(15)日在高雄廠大禮堂,召集公司主管,舉辦民營化13周年廠慶,以簡單而嚴肅的活動,宣示今年以來台船公司轉型成功,轉虧為盈,將持續多元化發展,勉勵各級員工繼續為台船公司的轉型改造投入更大的心力,追求更大的經營績效。
台船公司在110年度成果表現斐然,因應國際航運市場變化,公司近年致力轉型,目前國艦國造業務比重已達到60%,商船本業與海工事業約佔40%,因應未來發展三大事業逐步建構完成。110年度累計至11月底,自結損益約為400萬元,將努力朝終結連續虧損、今年轉虧為盈的目標邁進。
三年前科技部委託本公司建造三艘海洋研究船,分別為二艘500總噸級及一艘1000總噸級研究船,其中1000總噸級研究船「新海研1號」,無論在設計、建造、甚至在運作維修、整體後勤端,台船公司都實際負責,並密切與學術單位合作,結合產官學能量進行規劃與建造。
「新海研1號」於109年8月完工交船,在今年度獲得中國造船暨輪機工程師學會「2021年度船舶獎」,更進一步於110年11月24日獲得第30屆台灣精品金質獎之最高殊榮,顯見不論產品設計、特色及品質均有極高評價。
此型船亦是台船公司首度設計與建造之海洋研究船,傾力投入公司整體資源,用最高標準及技術進行設計及承造,結合台船公司基隆與高雄兩個廠區之能量,歷時2年多,建造完成,其現為國內最先進研究船。
國艦國造之潛艦國造籌建案,台船今年度依合約節點達到安龍條件,110年11月16日由台船公司董事長鄭文隆及海軍司令劉志斌上將共同主持安龍典禮,象徵潛艦國造已邁入新的里程碑。
台船回顧本案歷程,109年11月24日潛艦國造建造案由總統蔡英文主持開工,一年後台船公司克服各項技術困難,順利交出安龍成績單,為本計畫之如期完成增添相當的信心,全案建造正依原訂計畫順利執行中。
「國艦國造」除潛艦外,今年各式水面艦建造亦大有進展,首艘「兩棲船塢運輸艦-玉山軍艦」於4月13日完成命名暨下水典禮,未來完工後將成為我國海軍新型兩棲作戰最新戰力。4月29日,台船公司承造之4艘海巡4000噸嘉義級巡防艦,首艦「嘉義艦」交船,第二艦「新竹艦」命名下水聯合典禮,兩場典禮總統蔡英文皆親自出席,顯現出對於我國「國艦國造、台船製造」的重要象徵及重視。
除此之外,台船公司為財政部關務署建造四艘100噸級巡緝艇,建造進度今年度大有斬獲已全數開工,首艇於8月13日安龍,未來將能替關務署陸續汰換現有老舊性能不佳的巡緝艇,成為執勤上的得力夥伴。
關務署100噸級巡緝艇,為下鋼上鋁之結構,輕量化船舶又兼具船舶結構強度,全長32公尺,船寬7公尺,滿載排水量174.8噸,滿載船速27節。蒲氏風力3級以下(含)時船速可達30節,人員配置30員。相較過去海巡100噸級巡防救難艇,船艉採加寬船型設計,大幅提升排水量及載重噸,台船公司同時也建立保固保養平台與擴大維修保養能量,為國內各公務船艦做好造修合一準備。
台船董長鄭文隆表示,公司全體員工很感謝政府的國艦國造政策,讓台船能在造船業大蕭條中繼續成長,展望未來,國艦國造將是台船業務的主要來源,國艦業務在今年已佔台船年營收的60%以上,顯示台船公司已和國艦國造政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