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表示,證交所查外資證券商是日常監理。(資料照/台積電提供)
記者陳依旻/台北報導
外資券商一邊看多台積電,另一邊又大賣,兩面手法引發立委關注,證交所也動員稽查組人員,展開調查,對此,金管會今(24)日表示,沒有動員證交所,是證交所的例行性監理。
證期局主秘高晶萍指出,立院財委會有請金管會在1個月內交出查核報告,因此,本局有請證券所提供交易資料,但並沒有發函包括問券給外資,而證交所為維護市場運作都有日常監理機制,所以是對外資進行例行性查核並非針對台積電。
既然沒有針對台積電,為何調查項目會要外資券商統計該期間共出具幾份台積電研究報告?高晶萍回應,可能是因為有委員質疑台積電被看多又被大賣,才讓證交所在查核過程中被認為是聚焦單一個股。
但讓人好奇的是,既然有例行性查核,但依照金管會周二所提供的近10年裁罰狀況,為何自2018年到今天都沒有半件處分案?證期局回答,若外資沒有違失,就無法裁罰。至於證交所派出稽核小組查外資,這要問證交所。
證交所也發佈新聞稿表示,為保護投資人權益,派員瞭解外資證券商研究報告是否符合相關作業規定及內控流程。
證交所強調,為維護資本市場秩序及保障投資人權益,已要求證券商出具推薦客戶個股或產業分析相關報告時,應落實內控流程管理,不得提供給「多數不特定人」;另,證券商針對媒體引述研究報告有差異或解讀錯誤,應在公開資訊觀測站澄清或澄清非他出具的報告。
最近外界質疑外資證券商研究報告對部分個股設有目標價,但外資證券商還沒達目標價前就賣出,影響投資人判斷。
對此,證交所表示,針對上開情事,將依「證券商推介客戶買賣有價證券管理辦法」及「證券商內部控制制度標準規範」進行瞭解,瞭解證券商交易買賣情形與研究報告是否依照上述規定處理,以釐清外界疑慮 。
證交所強調,向來尊重市場機制,上開作業是為維護證券市場交易秩序及保護廣大投資人的權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