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俐穎/綜合報導
財信集團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今年台股的是否繼續創新高主要看兩點,首先企業淨利潤能不能超過4.3兆?其次很難抓到景氣榮枯的貨櫃航運,今年能否繼續挑戰去年的獲利紀錄?他也要投資人「找找看」,今年會比去年更好的產業或公司,這才是投資的重點。
謝金河在臉書上提到,上市上櫃公司公布前一年度業績,全體上市櫃公司淨利加總4.298兆元,這個數字與他在第三季財報公布後,預估保守4.2兆,樂觀4.3兆元,正好落在這個範圍,而且,幾乎是最高達標。
4.298兆元的浄利到底是多好?謝金河表示,在2019年之前,台灣全體上市櫃企業淨利從未超過2兆,去年的2.46兆元,已是史上最佳成績單,去年的4.298兆元比前年的2.46兆元成長74.72%,這是去年全球盈餘增長最大的市場。有了去年空前新高的盈餘,今年配發的股利可能高達2.7兆元,在通膨壓力降臨,美國十年債殖利率逼近2.5%的情況下,台股今年殖利率可能落在4.5%上下,這是全球股市回報率最強大的市場,這是台股能站在17500以上的最大憑藉。
如果從個別公司的浄利來看,謝金河表示,台灣去年有8家浄利破千億元的企業,台積電5965.4億元遙遙領先,貨櫃三雄全部都在榜上,三家加起來5076億元,已十分接近台積電。然後是富邦金及國泰金,再加上鴻海和聯發科。除此之外,台塑四寶,面板雙雄,中鋼都是獲利大戶。但這些獲利很好的公司,今年股價都有壓力,從晶圓四雄到貨櫃三雄,台塑四寶,面板雙雄,本益比都愈壓愈低。
謝金河也說明,今年的半導體產業充滿較大的變數,外資把晶圓雙雄當成提款機,貨櫃三雄本益比剩三倍,殖利率在15%上下,但投資人仍不買單,友達去年Eps 6.37,但股價連20元都守不住,只有去年淨利近一兆元的金融股最穩健,這是因為未來進入升息循環,銀行業利差將拉大,股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