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緝走私是針對貨物,卻要貨櫃拖車業承擔加裝GPS費用與責任。(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財政部上周五(1日)舉行稅務節慶祝活動,蔡英文總統致詞時對於籌備多年的海關物聯網全時監控計劃,7月起在台中開始試辦,表示將打造更加便捷安全的通關環境,但是聽在汽車貨櫃運輸業卻是忿忿不平,指出查緝走私是關務署的責任,明明針對的是貨物,卻要拖車業者承擔起加裝GPS的責任與費用,相關公會決定要擴大本月15日的陳抗活動。
業者指出,政府部門要做政績,只要能力許可,拖車業都願意配合,但明明要監控的是貨物,卻要拖車業者出錢裝GPS,還要付保證金與傳輸費,裝機費與保證金共要5萬元,關務署只打算補貼業者1萬元,卻說是補貼一半費用,每個月要付給電信公司的傳輸費(月租費)還未計入。
目前全台唯一配合關務署試辦一年的一家拖車業者,已經發現關務署的GPS與車上電腦有出現相互干擾現象,影響行車安全,所以拖車業已決定串聯要集體拒絕參與試辦活動。
拖車業早在一年多前就建議關務署應該指整合目前各公司車上原就配置的GPS,或是在現有貨櫃封條上增加GPS功能。由於目前運送環保署管制的貨物也有加裝一台GPS,再加就變成三台,對業者來說不但增加財務負擔,還怕訊號干擾影響行車安全。
拖車業指出,貨櫃卸船第一關就有海關機動隊在現場,可以第一時間開櫃檢驗認為有問題的貨物;第2關有大型X光掃描檢測機,可以驗櫃;第3關有保三警察押運隨同貨櫃車至貨主拆櫃現場全程監看,已具3大防線。
汽車貨櫃運輸業在政府實施一例一休後,因為南北拖運的貨櫃無法像以前一樣當天來回,做一天休一天。由於司機多數都不願意在外地過夜,現在司機荒越來越嚴重,也有嚴重老化運提,年輕人都跑去做外送,業者營運困難,關務署再強加責任給拖車業,台灣很快就會像美國一樣,有拖車沒人開。
拖出業指出,要接受控管的是貨物本身,拖車不是每一天都在載運保稅貨品,關務署只要針對貨櫃封條的功能下去修正就好,從含有主動式回傳GPS封條下手,可以達成以下好處:
1、可以主動回傳到關務署專門平台。
2、關務署可以直接立法規定封條的使用方式及相關規定。
3、關務署會有強制力,對於貨主有約束力。
4、只要關務署認為有疑慮的貨物,隨時可以加上GPS封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