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圖/翻攝自施振榮臉書)
記者吳康瑋/綜合報導
宏碁(2353)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於13日應邀至「失智防治大講堂」致詞時透露,自己其實就是高失智風險的族群,並曾遇過冠狀動脈阻塞狀況(俗稱的中風),至今更已換過13次支架,所以基本上他對於自己的健康已非常重視。
施振榮近年常以「Stan哥」的身份出席各大活動,他指出,自己為什麼要叫Stan哥,主要因為想把自己當年輕一點;而他認為科技發展在自主健康管理的過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角色,可說是要有足夠的「科技資源」及量能,才能將「失智」等疾病的罹病風險降低。
施振榮指出,自己早在2000年左右,就已在家配備12導程心電圖設備,以提高自我檢測的頻率,並從海外透過電話線傳輸等方式,將「12導程心電圖」檢驗結果數據,送至亞東醫院醫生團隊來分析,並透過遠距的方式來看診。
施振榮表示,「智慧健康」已成為現今社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議題,而自己雖然已從公司退休,但還沒有從社會退休,並想對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因此在科技、健康的管理上,做出很多嘗試,並將自己當作白老鼠,從2、3年前開始率團隊推動很多檢測合作,甚至還親自到陽明大學裏,接受很多「失智」相關檢測。
施振榮表示,實際上他曾中風過,本身健檢的數據資料在白質的年紀已較實際年紀大,但是灰質也就是腦力的運作方面,可說比一般同齡者還要來的更年輕,主要原因就是來自於「不斷動腦筋」以及晚上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他說,退休可以讓腦袋好好放鬆,但適度的壓力則是保持健康的關鍵,現在自己盡力在推動各項社會措施及醫療服務的佈局,沒有壓力的盡力去做,能做多少就算多少。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中)。(圖/翻攝自施振榮臉書)
施振榮指出,最近科技進步很快,尤其在大數據人工智慧化後,很多的問題都可以透過人工智慧來解決,把台灣的醫療能量轉變、做出更多對醫師、病友充滿價值的舉措,不過實際上除了技術以外,還需要去做認證的,這些規劃現在醫界都非常的重視。
此外,若要持續朝醫療智慧化、國際化前進,還有很多包括「行銷、溝通、教育」等方面的挑戰需要克服,所以其實過去台灣在新科技的發展上,在只能從教育著手推動一些表面的「形象處理」,沒有辦法去做太多實際技術研發,不過隨著近年智慧醫療量能大幅成長,他相當看好台灣在這一方面的發展潛力。
施振榮強調,智慧醫療領域很廣泛,除技術研發以外,更囊括多種服務及面向,而台灣在醫療服務相對有機會在國際上獲得表現,但要從何種角度開始著手,將與其投入的資源跟時間息息相關,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選定的,他期盼台灣在未來短則5年到10年,長則達到10年至20年的時間內,可以藉研討會等方式同心協力來完成整體醫療智慧產業的佈局,對社會做出實質貢獻。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