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適
國安基金護盤效應提振本土資金信心,無懼鮑爾鷹氣逼人、美股重挫衝擊,繼續在財報空窗期間尋找賺錢的機會,前期所提到具題材的低基期面板及太陽能股如期獲得資金青睞輪動上漲,成為盤面新亮點族群,有助帶動其他低基期族群跟上落後補漲行情。預期市場需求回溫、出貨動能改善的汽車零組件供應鏈,將會是下一個資金追逐的標的。
在中國政策積極扶植下,新能源車成為中國少數市況逆勢大幅增漲的產業。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七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59.3萬輛,月減0.5%、年增120%,近六月歷史新高的水準,滲透率達24.5%,累計前七月銷量為319.4萬輛,年增也是120%,滲透率為22.1%。乘聯會將今年整體新能源銷量上修至650萬輛,隱含今年後面五個月銷量將會再挑戰新高。
中國市場主導電動車話語權 特斯拉讓出龍頭寶座
對照歐美電動車銷售已受到高通膨衝擊的情況,中國市場在新能源車/電動車產業話語權將更為提升。
根據Marklines數據,七月美國電動車銷量為8.6萬輛,月減4%、年增47%;七月歐洲電動車合計銷量約12.34萬輛,月減29.1%、年減5.5%。
隨著中國新能源車市場銷售持續成長,中國新能源車品牌銷售也跟著同步走升,甚至超越全球原龍頭特斯拉。
中國新能源大廠比亞迪今年上半年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業務收入約1093億元人民幣,年增130.3%,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64.14萬輛,年增315%,超越特斯拉同期全球交付量的56.4萬輛(年增46%),拿下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冠軍寶座。
比亞迪表示上半年為滿足日益成長的市場需求,持續優化生產各環節布局並積極提升產能,交付速度不斷提升,但未交付訂單仍屢創新高,交付壓力依舊,表示今年下半年銷售量仍會再衝高,符合乘聯會的預估方向。
中國政策扶植新能源車的方向並未改變,有望帶動產業能夠在經濟衰退階段逆風而行。8月19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爲擴大消費及培育新增長點,並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及相關産業升級,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購稅政策將延至2023年底,繼續予以免徵車船稅、消費稅、路權、牌照等支持,大力建設充電樁,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也予以支持。
台廠供應鏈跟著中國車廠吃香喝辣
中國新能源車市回溫,對台廠供應鏈訂單需求也會隨之增加,有利帶動下半年營運動能轉強。根據凱基投顧指出,元創精密(3685)、廣華-KY(1338)及麗清(3346)等三家中國市場營收佔比均在70%以上的汽車零組件廠,均認為中國車市正逐步復甦,預期第二季受到防疫封控而遞延的市場需求將為第三季營運提供動能,中國政府振興政策將帶動第四季及2023年第一季的市場需求。
台廠也看好新能源車市場前景,特別提到極需節能的電動車輕型設計或輕型材料使用 ,並表示中國車廠(尤其自主品牌) 正積極開發並推出新能源車款,同樣符合乘聯會對下半年新能源車銷售加速的預期。
車用感測元件廠缺料問題改善
在走出中國疫情封控及晶片缺貨的供應鏈干擾因素後,汽車供應鏈生產將獲得改善,加上原物料價格自今年上半年高檔回落,台幣貶值又有利外銷概念股,幾乎所有中國汽車供應商都預期下半年獲利率及淨利可望優於上半年,成為下半年營運、獲利雜音較小的族群,有利股價評價回升,並吸引買盤資金帶動股價正向反應。
※精彩全文,詳見《理財周刊》1149期,2022.09.02出刊。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1149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