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歐洲能源戰打到貨幣戰 亞幣這波貶值正好救企業獲利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文/洪寶山

氣溫開始下降,歐洲的能源戰才開始要熱起來,俄羅斯揚言西方如果不撤銷對俄制裁,對歐的天然氣斷供就會持續。

歐盟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比例已經從幾個月前的50%降至9%;法國天然氣儲量已超過儲存目標,目前儲量為92%-93%,計畫未來向德國輸氣;德國將維持二座核電廠備用狀態到明年四月;烏克蘭表示從技術上,可以通過烏克蘭的Sudzha中轉站入口替代北溪一號的全部產能。

英國、捷克開第一槍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烏克蘭表示不考慮關閉歐洲最大的核電廠以防止輻射外洩,因為札波羅結核電廠為烏克蘭兩個州提供電力,但經過連日的俄烏兩軍在核電廠的交戰,9月5日札波羅結核電廠已經完全斷開烏克蘭電網。

這個冬天歐盟能不能安然度過的關鍵在於需不需要動用能源「強制配給」制度,不論是全體減少10%的能源耗損,或是今年的冬季異常冷,歐盟民眾的抗議活動會不會動搖到歐盟的內部團結,這是專制與民主的前哨站,英國與捷克已經開了第一槍,歐盟的社會運動將如何影響俄烏戰爭走向,明年春天就會有答案。在此之前,歐洲年前交付的煤炭期貨漲7.6%至每噸345美元,創歷史新高。

中國也開始出現抗爭活動

專制體制的中國大陸也不太平靜,中共二十大確定10月16日召開,但疫情再起,三十三個城市、超過六千五百萬人進入封控清零狀態,在漫無邊際的「封城、解封、封城、解封」的無限循環下,武漢、西安、上海、北京等地近日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抗爭活動,摩根大通預期明年三月兩會之後逐步鬆綁清零政策,瑞銀認為越來越嚴格的清零政策將導致今年GDP要保3%有難度。

相對於經濟衰退與民眾抗議來說,中國大陸清華大學政治系講師吳強認為,疫情已經根本的改變了中國跟世界的關係:「一個極權體制,在瘟疫中空前固化了。中共的基層官吏、防疫人員,掌握著任意解釋和執行法律的權力,沒有道德和良心的意識,任何投訴都會因為所謂的屬地原則沒有作用,再加上傳統媒體在中國的死亡,以及社交媒體的嚴格控制。」

台灣能源的脆弱與困境

在八月北戴河會議之前,中國大陸歷史研究院一份有關明清「閉關鎖國」政策的文章在網路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該文為閉關鎖國政策翻案,是要借古論今支持中國目前嚴格的清零政策。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榮休教授宋永毅表示,這個論述是「陰謀史學」,是習近平為二十大之後進行「批鄧」等政治大動作做的鋪墊。

習近平在第一任期搞了反貪腐,第二任期搞了供給側改革,第三任期上任初期估計也會有一至二年鞏固權力的肅清大動作,如此一來,兩岸的下個矛盾衝突期將落在2024年台灣總統大選之後,這兩年空窗期將是台灣調整能源政策的關鍵期。

看著歐盟被俄羅斯掐住天然氣脖子所引發的能源危機,再回頭看看八月中共的圍台軍演對於台灣只有七至十一天的天然氣庫存的潛在威脅,感覺這場歐洲能源危機就像是台灣能源的照妖鏡,再次暴露了台灣能源的脆弱與困境─既要環保又要經濟。

歐元區Q3 GDP恐萎縮

2022虎年大變局,用一個字形容─亂,對於金融市場的大咖來說,抱著現金落跑是最佳策略。9月5日英國第三任女首相出爐,迎接立場反中的特拉斯的是跌到1985年以來最低的英鎊,英鎊兌美元1.1467:1,英鎊是最古老的交易貨幣,在二百年歷史裡,英鎊兌美元從來沒有跌破平價。

是的,在九月FOMC利率決策會議之前,主要貨幣的貶值是金融市場新的趨勢,繼日圓貶破140元之後,佔美元指數比重最大的歐元也撐不住了,9月5日歐元兌美元匯率跌到0.99下方,續創二十年來新低,原因無他,八月歐元區CPI年增率上升到9.1%,核心CPI年增率上升4.3%,雙雙刷新歷史新高。

面對高通膨與經濟衰退,歐洲央行在9月8日的貨幣政策將面臨痛苦的抉擇,華爾街投行如高盛、摩根大通和美國銀行都認為歐洲央行將升息三碼,但對於熱錢來說,遠離歐洲這場風暴才是聰明的,歐元區商業環境連續第二個月惡化,增加了第三季度GDP萎縮的可能性。

歐元長期趨貶 升息止不住

八月份產出下降速度加快,9月5日,IHS Markit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八月服務業PMI終值從七月的51.2降至49.8,低於初值的50.2,為2021年3月以來首次跌破榮枯線。德國八月服務業PMI終值為47.7,低於初值48.2,創去年二月以來新低。八月,歐元區包括製造業和服務業在內的綜合PMI終值從七月的49.9降至48.9的十八個月低點,低於初值49.2,連續第二個月景氣度陷入收縮。

新商業指數從47.6降至46.9,為2020年11月以來的最低水準。在近期通膨飆升、經濟前景不確定增加的情況下,歐洲企業和家庭都縮減了支出,於是升息三碼可能止不住歐元的長期看貶的趨勢。

美、日貨幣政策分歧擴大

亞幣也好不到哪去,相對於一直在強調抗通膨的聯準會,日本央行一直重申維持寬鬆政策以支持經濟,隨著美、日貨幣政策分歧的進一步擴大,美元兌日圓匯率已經突破140,來到141.854元,創1998年9月以來新低,日圓今年至今累計跌幅達23%,是主要前十大經濟體中最弱勢的貨幣。

高盛認為考慮到日本央行可能按兵不動,只要聯準會繼續升息,美元兌日圓匯率可能在三個月內因利差擴大而升至145。日本曾在1998年金融危機期間與美國政府聯手干預匯市,當時美元兌日圓匯率達到147.63元。當前由於美、日央行的步調不一致,而且雙方的目標尚未達成,所以不存在聯手干預匯市的條件。

從走勢圖來看,如果美國通膨率未能在年內出現明顯的降溫的話,不論是日圓或是美元指數,都具備了突破長期大底的技術面條件,這對於台幣來說,有可能朝一美元兌32元新台幣的方向發展。換言之,外資賣超台股的趨勢不容易改變,累計外資今年已經賣超台股達1兆1288.38億元。

技術性修正轉折 9/21升息前後

不過,中國大陸央行在9月5日調降外匯存款準備率2%,增加美元供給,在一美元兌七元人民幣的關卡出手阻貶,今年以來人民幣累積貶值幅度達9.5%,而台幣已經貶值11%,如果人民幣在七元整數關卡附近放緩貶值速度的話,短期內台幣貶值的速度也會放緩,預期這波台股的技術性修正轉折時間落在聯準會升息的9月21日前後。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1150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00940開獎!首配0.05元 年化配息率6%

快訊/00940開獎!首配0.05元 年化配息率6%

股民96萬、擁有「巨嬰」稱號的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今(26)日首度公告配息,每股配0.05元,以今日收盤價10.2元估算,年化配息率約達6%。

2024-06-26 16:52

50歲貨車司機得來速買威力彩 獨中今年5.34億元最大奬

50歲貨車司機得來速買威力彩 獨中今年5.34億元最大奬

今(2024)年2月26日開獎的威力彩頭獎5.34億元獎落高雄市三民區的大豪發彩券行,台彩總經理謝志宏表示,中獎人是一名50多歲男性的貨車司機,開獎當天騎摩托車找朋友,路上等紅燈時,順手花了300元跟路旁彩券行用電腦選號買了三注威力彩,就幸運中了頭獎,中獎人扣完稅後實領4.26億元,並把尾數2600多萬元全捐了。

2024-06-26 14:01

新青安炒房? 財長:78%貸款金額不到1500萬

新青安炒房? 財長:78%貸款金額不到1500萬

行政院即將在明(27)日院會檢討新版青年安心成家方案,財長莊翠雲今(26)赴立院財委會備詢,朝野立委質詢焦點仍在新青安議題,立委賴士葆、郭國文皆提詢質詢,財政部長莊翠雲則表示,經統計青安房貸所購房子總價多在1500萬以下,占78%,並非炒高價房,且自住可能性居多。

2024-06-26 16:25

鴻海目標價喊出300元 土洋法人齊按讚

鴻海目標價喊出300元 土洋法人齊按讚

鴻海(2317)股價衝破200元之後引發「該買還是該賣」的討論,不過外資及本土法人持續聚焦看好後市表現,紛紛調高目標價,兩美系外資在新出爐的報告中同步調高鴻海目標價,其中一家美系外資重申「加碼」評等,目標價由210元調高至255元;另一家美系外資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由200元調高至260元;本土法人富邦投顧將目標價由210元一口氣調高至300元,重申「買進」評等。

2024-06-26 10:57

最低工資將討論! 人力銀行:今年平均月薪4.7萬「創10年新高」

最低工資將討論! 人力銀行:今年平均月薪4.7萬「創10年新高」

勞動部將在今(26)日下午展開首次最低工資審議會暨諮詢會聯席會議,針對當前景氣和經濟數據討論薪資水平是否有調漲空間。對此,104人力銀行提供相關薪資數據,今年不分產業職務、不分工作年資的平均月薪為4.7萬,年增5.4%,創10年新高;其中最高薪與最低薪產業薪資差距可達57%。

2024-06-26 10:02

今年最年輕幸運兒! 台中3寶爸「省珍奶錢」中大樂透1.1億

今年最年輕幸運兒! 台中3寶爸「省珍奶錢」中大樂透1.1億

台彩總經理謝志宏今(26)日分享「今年最年輕億元大獎」幸運故事,一位住在台中市神崗區、年紀不到30歲的年輕男子於今年1月15日獨得大樂透1.16億元,中獎人「很有理財觀念」從18歲開始省下買珍奶、零食的錢,固定每周花250元投注,10多年下來幸運發大財,不過考慮到要養3個小孩和置產,中獎扣稅後捐款200萬做公益。

2024-06-26 15:50

日媒曝「台積電熊本二廠開始整地工程」 2027年投產

日媒曝「台積電熊本二廠開始整地工程」 2027年投產

台積電(2330)位於日本九州熊本縣菊陽町的工廠已於今(2024)年2月舉行開幕典禮、預計年底開始量產,且計畫興建的第二座工廠也是落腳菊陽町,根據日媒《共同社》報導,已開始進行整地工程,將照原先計劃在下半年興建,2027年投產。

2024-06-26 14:55

勞動部:印度移工來台「以製造業為主」 初期不超過1000人

勞動部:印度移工來台「以製造業為主」 初期不超過1000人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26)日通過台灣印度移工MOU初審,勞動部長何佩珊表示,引進初期將採小規模試辦,且人數不超過1000人,並優先以製造業為主,採取直聘及仲介雙軌並行,不過目前還沒有確切時程,若後續送院會討論順利,也要約1年後才會讓印度移工來台。

2024-06-26 14:50

學校、醫院電價補貼傳將取消 台電:優惠沒改變

學校、醫院電價補貼傳將取消 台電:優惠沒改變

台電連年虧損,今年要拚損益兩平,因此傳出可能取消弱勢團體、社福機構、學校、醫院等電價優惠補助,引起朝野立委討論。對此,台電今(26)強調,優惠補助沒有改變,只是補貼的價差將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編列預算。

2024-06-26 13:49

台積電獲10外資喊目標價破千 最高喊至1370元

台積電獲10外資喊目標價破千 最高喊至1370元

台積電(2330)先進製程領先全球,加上9月漲價效應獲重量級投資人肯定,10家外資陸續出具「目標價破千元」報告,其中以滙豐(HSBC)拋出1370元最高。

2024-06-26 09:4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