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金管會祭出兩大措施,從嚴限制空單交易,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說:「金管會的政策是慢慢的、一步一步來,現在還沒有到全面戒嚴的狀態。」他認為從金管會的動作看來,可能與國安基金護盤效果不佳有關,「它被逼試水溫」,但大環境不妙,未來穩定措施應會愈來愈嚴。
依照金管會今(30)日公告,10月1日起將有限制借券賣出量與拉高融券保證金成數兩大措施讓空單交易更加難做。
其中,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由原不超過該種有價證券前30個營業日之日平均成交數量之30%調降為20%;上市及上櫃有價證券之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由90%調整為100%。
這兩項措施金管會在2020年3月也曾提出過,不過當時借券賣出委託量限制在30日均量的10%、上市櫃有價證券最低融券保證金為120%,相較之下,這次沒有2年前嚴格。
金管會證期局局長張振山指出,會提出調整措施,主要考量對於交易量影響,張振山表示,這次視市場波動進行調整,會適度檢討與實施,但這次融資擔保維持率在28、29兩日都跌破160%,29日更只剩158%,金管會必須提出穩定措施。
至於為何不乾脆祭出平盤下不得放空的措施?張振山表示,今年以來台股每日均量尚有2500億元,若過度限制不利市場表現,因此針對借券與融資維持率先做調整。
張振山強調,「這次的措施不是護盤,是要讓市場信心稍微穩定下來。」他表示,金管會不會說這是萬點以上新措施或是跌破萬點才祭出措施,「我們不會管點數啦,就是做適度調整。」
殷乃平認為,金管會這個動作應與國安基金護盤效果不彰有關,但起手式不敢太猛,單純是限制大型空單減少賣壓,有「試水溫」的味道,但經濟下行狀況正在發生中,在股市所反映出來的現象會持續浮到檯面上,金管會也許要被迫採取更嚴格的做法。
由於經濟下行、股市走空下滑趨勢明顯,殷乃平指出,目前金管會只是小小抽緊繩子,如果崩盤,才要全面調整限制放空的禁令,屆時才須用得上平盤之下不得放空的禁令。
至於為何金管會要在台股萬點之上出手?殷乃平分析,如今經濟衰退是長期趨勢,投資人如果都產生恐慌,自然會產生恐慌性賣壓,金管會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出現,制度上先有防堵措施。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