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花蔓澤蘭炭醋液含有小黑蚊害怕的含氮化合物氣味,工研院團隊經努力實驗,將其製成防蚊薰香。(圖/工研院提供)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過年期間外出到山林中漫步,可放鬆身心舒活筋骨,但美麗的臺灣山林間,其實隱藏了了世界百大入侵物種-「小花蔓澤蘭」,這看似無害的白色小花,因為生長快速,其藤蔓一但攀附上原生樹種,樹木就會無法行光合作用而死亡,危害臺灣樹林將近30年,過去政府為了剷除小花蔓澤蘭,多採用焚燒或是就地掩埋的方式處理,但處理成本頗高且成效有限,因此農委會林務局與工研院合作,將剷除下來的小花蔓澤蘭變身為農業友善資材或是相關衍生產品,循環利用發揮最大價值。
原生於中南美洲的小花蔓澤蘭,早期因為美化、山坡地水土保持等原因引進臺灣,因其生長和繁殖擴散力非常強,在2002年,全臺灣危害面積曾高達56,848公頃,在政府努力防除之下,2021年底的危害面積已降到3,393公頃,但仍分布在全臺19縣市。
研究剷除小花蔓澤蘭多年的工研院中分院黃盈賓博士指出,小花蔓澤蘭無法完全剷除的原因之一,在於移除後無法完全消滅處理,就地掩埋容易再生,焚燒又會造成空氣汙染;因此農委會林務局找上工研院,希望能透過科技,可以更完善處理所摘除下來的小花蔓澤蘭。
黃盈賓帶著研發團隊開始一連串的實驗,他發現小花蔓澤蘭在經過日曬粉碎,再送進爐裡碳化後形成的生物炭,可以幫助農民改善土壤酸鹼度,讓酸性土壤得以改良,變得更鬆軟,透水性、透氣性更好。而在生物炭製造過程中產生的炭醋液,可作為友善農業資材防治病蟲害,目前已有草莓農和工研院團隊合作,將小花蔓澤蘭生物炭和炭醋液應用於草莓栽種上,替代化學農藥,不僅草莓長得好,消費者更可吃得安心。
除了應用在農業栽種之外,小花蔓澤蘭炭醋液竟然還可以驅避小黑蚊,黃盈賓進一步說明,有別於一般炭醋液,小花蔓澤蘭炭醋液內有含氮化合物,正是小黑蚊不喜歡的氣味,便努力實驗,將小花蔓澤蘭炭醋液製成防蚊液、防蚊薰香等產品。
在政府帶動努力下,小花蔓澤蘭的危害面積已逐年下降,透過工研院技術加值,讓小花蔓澤蘭在被剷除後,還得以發揮其綠金價值,從「有害」變「友善」。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