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賜輪」阻塞事件造成貨櫃船運市場運價飆漲。(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兩年前「長賜輪」造成蘇伊士運河阻塞事件,丹麥馬士基航運提出求償,在業界引起熱議,歐洲籍船公司台灣高階指出,阻塞事件造成運價飆漲,馬士基何來損失?國內業界大老則指出,如果馬士基真的打贏官司,形成判例,馬士基船隊規模全球第二,難保不會遇上類似事件,豈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業界都很難置信馬士基會打這個官司,有人比喻就像高速公路上發生車禍,其他用路人要求肇事者也要賠償其損失一樣,如果這樣是賠不完的,因此英國法是不會接受這樣主張的。
也有人分析,馬士基是業界領袖,可能對自己的主張信心很強,公司新的CEO上台,在律師鼓吹下決定採取行動,但是想向長榮海運索賠是很難的,因為長榮只是租用船舶,連船員都不是長榮派的,但打官司花費很大,會不會最後雙方談判和解有待觀察。
CTX信德仕保險經紀人吳約男表示,經查看相關報導,最新一篇發表在《華盛頓郵報》上,除了馬士基開始對長榮、日本船東和該船的德國管理公司提起訴訟外,幾乎沒有其他信息。在沒有詳細說明他們的索賠是基於什麼,但考慮到他們連管理公司也拉進來,或許可以安全地假設說他們單方面覺得這艘船本身出了一些問題。
吳約男坦承他不了解丹麥法律,但可以合理假設馬士基一定覺得就這個案子來說,丹麥是對他們更有利的司法管轄區。他們對長榮的索賠可能基於違反租約(只是在猜測),並根據丹麥法律對其他人提出侵權索賠。但以上都是猜測,沒看過訴狀是不可能知道發生什麼事的。
大英船東互保協會台灣運保服務公司總經理楊瑞如則分析,馬士基告不告得成要看能否提出損失的具體證據,如果打贏了官司,能不能向日本船東拿到賠償金額,則要看日本與丹麥是否對法院判決相互承認。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海洋商務學院副院長楊鈺池認為,長賜輪是共同海損案件,要告贏耗費時事,需要舉證,如果訴訟成功,還有其他排隊船公司和聯盟,如果曠日廢時,庭外和解可能必較容易解決問題,長榮海運碰到全球第二大船公司告他,表示馬士基應該有備而來,評估有一定勝算,長榮海運需要做好訴訟準備,大家騎驢看帳本,有得瞧了。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