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處辦公成職場新主流 資安調查曝「逾六成企業曾因此資料外洩」

▲▼逾六成的企業組織曾因施行遠距辦公而導致資料外洩事件發生。(圖/Fortinet提供)

▲逾六成的企業組織曾因施行遠距辦公而導致資料外洩事件發生。(圖/Fortinet提供)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網路資安廠商 Fortinet(NASDAQ:FTNT)今(16)日公布《2023年隨處辦公資安洞察報告》(2023 Work-from-Anywhere Global Study)。報告針對全球及台灣570位資安專責主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企業皆擁有因採行遠距辦公而招致資料外洩事件的共同經驗,而在混合辦公成為職場新主流的趨勢下,卻只有極少數的企業將「網路安全及資安意識培訓」及「零信任網路存取」視為保障資訊安全最為重要的投資項目。

Fortinet亦同步更新FortiSASE解決方案,盼透過更細緻的控管措施及靈活度,更高的安全存取服務,助力台灣企業強化數位韌性及資安防護,實現零信任架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Fortinet台灣區總經理吳章銘表示:「隨處辦公的工作型態已經成為職場新常態,儘管帶給員工更多的彈性和自主權,卻也讓企業的資安環境更加危機四伏。若要長遠實現隨處辦公模式的安全保障,建議企業透過人工智慧驅動的單一雲端資安平台,建構多層式防禦體系,避免隨處辦公時導致攻擊面持續擴大,讓駭客有機可乘,進而濫用惡意程式滲透入侵。」

Fortinet《2023年隨處辦公資安洞察報告》歸納出的四大發現包括:

一、混合辦公躍升職場新常態,近九成員工未來仍規劃超過半數時間遠距工作

新冠疫情不僅為全球企業掀起職場樣態的重大變革,也讓「混合辦公」躍升為後疫情時代新興的主流工作模式。Fortinet調查結果指出,全球有六成企業仍允許員工在家辦公,更有超過五成的組織(55%)採取混合工作型態,賦予員工彈性安排辦公時間和地點的自由。特別的是,近九成(89%)的受訪者表示,未來偏好維持混合辦公模式,並規劃超過半數的時間遠距工作。

二、逾六成企業曾因遠距辦公發生資料外洩,資安技能落差更成企業關鍵挑戰

雖然隨處辦公為員工帶來高度靈活性,卻也讓企業面臨嚴峻的資安威脅。Fortinet統計,逾六成(62%)的企業組織曾因施行遠距辦公而導致資料外洩。而在企業邁向隨處辦公模式最難以克服的挑戰中,「員工缺乏資安意識及網路安全培訓(60%)」高居榜首,「不熟悉如何正確防範勒索軟體攻擊(54%)」及「無法在遠距辦公時提供足夠安全保障(53%)」則緊追在後,顯示企業在提升內部資安韌性與縮短技能落差方面,仍有相當大的進步空間。

三、隨處辦公使資安風險如影隨形,外部網路安全疑慮恐成駭客攻擊破口

對於隨處辦公的潛在資安風險,Fortinet調查發現,逾四成企業(41%)認為家用網路及遠端連線的安全性普遍不足,且現階段難以將內部安全架構擴及至外部網路環境,極有可能招致惡意軟體發動橫向移動攻擊,成為企業實施隨處辦公的最大隱憂。此外,員工使用公務裝置處理私人事務(38%)、居家辦公時並未遵循安全規範(30%),以及家用網路遭陌生或惡意裝置連線(24%)等缺乏防護思維的行為,也讓企業的資安環境更加危機四伏。

四、鞏固資安該從何著手?防毒軟體、多因子身分驗證、網路存取控制最受企業青睞

近年來駭客攻擊愈趨頻繁,企業皆開始強化資安部署,防範資料外洩等相關事件再次發生。根據Fortinet數據顯示,因應隨處辦公的職場新常態,最多企業部署的的資安解決方案前五名包含防毒軟體(62%)、多因子身分驗證(MFA,59%)、網路存取控制(NAC,58%)、雲端安全服務(57%)和安全存取服務邊緣(SASE,48%),以落實內網安全管理,並讓員工得以在任何地點安全連接與存取關鍵資源。然而,調查亦指出,僅有不到一成的企業將網路安全及資安意識培訓(7%),以及能夠大幅降低資料外洩機率的零信任網路存取(ZTNA,4%),視為守護企業資安最為重要的投資項目。

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隨處辦公」的新興工作型態也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如何在維持企業正常營運的同時,克服隨之而來的資安風險和威脅,成為全球及台灣企業的最大挑戰。Fortinet基於雲端原生環境建構的FortiSASE解決方案,不僅整合FortiOS系統、FortiGuard 人工智慧技術、FortiClient安全織網代理軟體,提供零信任網路存取(ZTNA)、安全網頁閘道器(SWG)、雲端存取安全代理(CASB)、防火牆即服務(FWaaS)等功能,近期更發布最新升級,此項升級將更有益實行混合辦公的組織,並能夠更好地確保無論用戶身處何處,都可以實現一致的安全保障。

關鍵字: 資安Fortinet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181萬人注意!8檔台股ETF明除息 今最後上車日

181萬人注意!8檔台股ETF明除息 今最後上車日

根據統計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凱基台灣AI50(00952)、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兆豐龍頭等權重(00921)、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富邦臺灣優質高股息(00730)、富邦特選高股息(00900)共8檔台股ETF明(17)日將除息,上述8檔ETF合計有181萬名受益人,今(16)日是投資人參與本次配息的最後上車日,進一步觀察,若以預估年化配息率來看00919本次配息年化配息率12.8%最高,也是唯一一檔配息維持新高的台股高息ETF,連續9季年

2025-06-16 09:59

快訊/台積電持平至1030 台股開盤下跌14點

快訊/台積電持平至1030 台股開盤下跌14點

美股4大指數全面下跌,台股今(16日)以22058.57點開出,指數下跌14.38點,跌幅0.07%。

2025-06-16 09:01

跟股神巴菲特一起賺 今年最強日股ETF是這檔

跟股神巴菲特一起賺 今年最強日股ETF是這檔

股神巴菲特看好日本五大商社,喊話抱股50年不賣,錢進日股成為投資亮點,事實上,日股確實展現「穩漲抗跌」的特性,自2022年以來火力全開,東證指數累計漲幅32%,狠甩全球股市,且今年4月股災,各國股市重傷,日股卻相對抗震,5月更迅速滿血復活,東證指數連13漲、寫下最長紀錄。

2025-06-16 07:08

海岬型船日租漲破3萬美元 從期貨看8月轉淡、Q4回升

海岬型船日租漲破3萬美元 從期貨看8月轉淡、Q4回升

海岬型船現貨市場日租在本月9日創下今年新高24,961美元之後,持續維持漲勢,上周五(13日)已漲到30,886美元,這一波上漲從5月27日的15,005美元至今,漲幅高達105.84%,不過從期貨市場看,上周五8月期貨日租是18,250美元,第三季是19,646美元,第四季20,000美元。

2025-06-16 07:00

外貿協會出特殊任務 為改善貿易順差8月將首次帶團赴美採購

外貿協會出特殊任務 為改善貿易順差8月將首次帶團赴美採購

成立55年,以協助業者拓展對外貿易為設立宗旨的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長期以來都是對外拓銷我國產品,今年配合政府改善台美貿易順差政策,將首次出特殊任務,帶領國內32家企業赴美採購,目前正積極洽邀50家美國出口企業,於8月14日與我進口業者在達拉斯舉行美國商機日,進行一對一媒合洽談會。

2025-06-16 02:36

新青安挨轟「嫌貧愛富」 行庫:收支比踩紅線

新青安挨轟「嫌貧愛富」 行庫:收支比踩紅線

財政部主導8家官股銀行執行的「新版青年安心成家」(新青安)爆出有行庫嫌棄年薪150萬元、進入對保狀態的申貸戶遭銀行認定「太窮」不予核貸的爭議,其他官股銀行指出,不予核貸的理由除了收入以外,個案收支比、銀行授信排審時程等都可能成為卡關要素,呼籲民眾申貸前要多留意。

2025-06-15 18:00

快訊/旺春輪已拖往50海浬外 如船況許可會找願意接受的卸貨港

快訊/旺春輪已拖往50海浬外 如船況許可會找願意接受的卸貨港

根據印度當地媒體報導,萬海航運「旺春輪」火勢在昨(14)日火勢幾乎熄滅,只剩下濃煙和熱點,船隻開始拖往喀拉拉邦海岸線50海浬外。國內保賠業者指出,接下來船公司與保險公司會視船隻狀況,在鄰近地區尋找願意接受該船彎靠的港口,卸下船上貨櫃。

2025-06-15 15:28

路透:台灣列華為、中芯入出口管制名單 與塔利班同級

路透:台灣列華為、中芯入出口管制名單 與塔利班同級

晶片戰愈演愈烈,外媒《路透社》報導,台灣政府已將中國的華為 和中芯國際(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 SMIC) 列入其出口管制名單,該名單還包括其他被禁止的組織,例如塔利班和基地組織。不過對於此項消息,經濟部並未證實。

2025-06-15 12:20

加油注意!明起汽油價格不調整 柴油漲0.3元

加油注意!明起汽油價格不調整 柴油漲0.3元

台灣中油公司自明(16)日凌晨零時起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調漲0.3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6.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5.4元。

2025-06-15 12:02

77萬股民注意!航海王三雄除息一表看 長榮本周四起跑

77萬股民注意!航海王三雄除息一表看 長榮本周四起跑

航海王三雄長榮(2603)、陽明(2609)與萬海(2615)即將展開除息,合計共吸引77萬11730名股東持股,成為今年最受矚目的除息行情之一。其中,長榮以每股32.5元的高額配息、超過13%的現金殖利率領銜群雄,該公司除息秀將在本周四(19)日上演。

2025-06-15 11:0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