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一致朝淨零目標邁進下,「碳」遂成為市場一大新興投資標的,台灣也跟上國際腳步,預計最快七月底完成碳權交易所,相關概念股喜迎利多。
文/吳旻蓁
近年,國際上對抗氣候變遷的政策與行動頻頻,台灣也不落人後,政府於二○二一年宣布,二○五○年淨零轉型也是台灣的目標,因此可見政府積極推動相關政策與產業發展,除太陽能、離岸風電、氫能等再生能源發電端加緊腳步外,儲能系統、電網強韌、綠建築、綠運輸、碳捕捉封存、自然碳匯等都是政策著重的項目。
除政府積極推展外,因應趨勢與國際供應鏈要求,民間企業也無不朝減碳、淨零邁進,故近年常見企業購買綠電憑證、建儲能系統、買碳權、租地造林申請碳權等新聞。而日前,總統蔡英文首度宣布台灣將成立自主的碳交易平台。證交所也證實,為配合國家二○五○淨零排放政策目標,兼顧企業減碳及碳中和需求,將與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預計最快今年七到八月完成設立登記,第三季即可進行國際碳權交易。
跟上國際,台設置碳權交易所
國發會官員亦指出,成立碳權交易所有兩點考量,一是國內中小企業一直表達希望可以有碳權合作機會,但中小企業很難以個別公司去國外申請,因此由政府介入,幫忙中小企業供應鏈跟做ESG。其次,希望藉由成立碳權交易所,加強國際合作。
事實上,近幾年在全球一致朝淨零目標邁進下,「碳」遂成為市場一大新興的投資標的,包括碳中和、碳稅/碳費、碳權等名詞相繼出現,成市場熱門題材,而台灣緊跟國際步伐成立碳權交易所,但究竟碳權(Carbon Credits)是什麼?碳權從何而來?又該如何進行買賣?
首先,要先了解何謂「碳定價」(Carbon Pricing),其是以「汙染者付費」原則,為二氧化碳制定一個價格,其中又分為碳稅(Carbon Tax)/碳費(Carbon Fee)與碳排放交易系統(ETS)兩種類型。碳稅與碳費是基於「以價制量」的減碳制度,政府透過決定每噸碳的稅額或規費金額,推動企業進行減碳;而碳排放交易系統以碳權做為標的,進行碳交易。
進一步來看,碳權簡單來說就是「排碳的權利」,通常是以一公噸的排放量作為計算單位。自一九九七年通過《京都議定書》後,碳權正式成為可交易的產品,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將抽象的環境概念變成可定價的金融商品。而碳權的原理是將外部成本內部化,也就是提高組織碳排放成本,以促進節能減碳,也因為碳是一個抽象的東西,看不見也摸不著,因此碳權的發放相當嚴謹,需要有嚴格的認證標準。
碳定價時代來臨
而碳權所產生的方式又可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由上而下,透過政府強制性的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產生,另一種則是在自願性市場產生,時常被企業用作碳抵換(Carbon Offset)的手段。前者為來自於強制性的管制措施,在此機制下,政府會為排放總量訂定上限,並根據不同產業別,核配給不同的企業碳排放的額度。假如企業的排放超過了額度,就需要在碳交易市場中購買碳權,彌補超額的排放;反之,如果企業減碳相當成功,排放量低於核配額度,多出的額度就會轉換成碳權,可讓企業在碳交易市場中拍賣,獲得利潤。也就是說,企業交易的是從政府手上申請到的碳交易許可證。
世界上第一個碳交易機制歐盟碳交易市場(EU ETS)即是屬於此類型。EU ETS於二○○五年啟動,希望實現二○三○年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一九九○年下降五五%的目標;目前,EU ETS所管制的溫室氣體涵蓋了歐洲逾四成的排放量(約十六億噸)。另外,其他採用碳交易系統(ETS)的代表地區還有美國區域溫室氣體倡議制度(RGGI) 、南韓、紐西蘭等。
反觀後者則是強制性市場的一種補充機制,讓沒有被管制的業者也可以透過減碳專案來獲得碳權,像是透過不同的減碳、投資再生能源與碳捕捉、種樹造林等方式,經由第三方機構認證後,計算出「減量額度」來取得碳權並在市場上交易。這也是為何台塑、台泥等石化大廠大舉投資鋰電池芯、三元電池芯廠,而包括台積電等在內的高科技公司也積極購買綠電發電憑證的原因。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二○二二年度碳定價趨勢與現況報告》(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22)中指出,目前全球共有六八個碳定價工具(CPI)正在運行。其中,分別有三六個碳稅(Carbon Tax),以及三二個排放交易體系(ETS),並且至少有三○國家或區域設置碳權交易所。而全球碳定價機制收入在二一年增加近六○%,金額約八四○億美元,去年增加至九四七億美元,當中又以歐盟占比最高,達八七%。值得一提的是,以ETS作為碳定價的方式近年正逐漸增加,至二一年ETS收入首次超越了碳稅收入,預計將可望成為全球主流。(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45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