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參與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高兆麟/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創辦人張忠謀今日受邀參加工商協進會第26屆第2次會員大會,並以「重新定義『全球化』」為題進行專題演講,總統蔡英文也親自出席,並和張忠謀座位同桌相鄰,張忠謀也於演講時,針對全球化提出全新定義,認為現在新全球化,要建立在不傷害本國安全及經濟領先,才允許別國產品、服務進入本國市場,但張忠謀最後也反問,這樣是否還算是全球化。
張忠謀演講首先表示,全球化這件事,大家已經講了幾十年,但最近有比較大的變化,所以今天才選擇講講全球化。
在進入正題前,張忠謀先帶大家重溫全球化理論的歷史,他首先分享他最近除看了美國聯準會前主席Alan Greenspan的書,在他的回憶錄裡,他定義了全球化,在他2006年卸任當時的全球化定義還很簡單,就是「不顧國界,追求商業利潤,以及承擔商業風險」。
不過張忠謀認為,這從未完全做到過,就如同Alan Greenspan書裡說的,每個人都有家和祖國,你不能期待商人或企業家,在別的國家、別的地方發展跟他在家鄉發展的時候一樣。全球化理論的定義其實是做不到的,也從未完全做到,不過他也說,直到2010年代,其實已經是最高度的全球化了。
張忠謀也分享,兩位對全球化提出見解的專家,一位是弗里曼,他著有「世界是平的」一書,另一位是福山,只是弗里曼當時對全球化很樂觀,才評論世界是平的,福山則是說就藉由民主和自由市場,歷史由此終結,不過他後來也一直為他的言論辯護。
弗里曼講的全球化三個階段,1.0是1492年到1800年,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這就是全球化的開始,2.0是1800年到2000年,但這兩個階段都是歐美國家主動的,3.0從2000年開始,這是非西方國家、非白種人主動的,張忠謀對此理論也表示同意。
張忠謀指出,弗里曼提出十大世界變平的原因,其中只有柏林圍牆倒塌是地緣政治事件,其他都是科技的進步帶動,但他要加上一點他自己的看法,就是全世界貿易談判的成功,這個成功讓WTO得以成立,還有2001年中國加入WTO,這是他認為讓世界變平的第11個原因,這也是地緣政治事件。
張忠謀說,截至2020年,全球化好的部分,就是幾十億人民脫離貧窮,還有幾乎所有國家的生活水準都有大進步,但壞處就是收入和財富的集中加劇,以及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不平等感會加劇。
張忠謀分享,過去他還在德州儀器時,當時大公司CEO收入,包括他的薪水和福利,大概是基層的40倍而已,但現在大公司專業經理人,薪水和福利是基層的400倍了,這就是收入差距的加劇。
張忠謀也分享,這樣的情形可能導致修昔底德陷阱的產生,全球化讓美國受惠,中國也受惠,不過在美國看起來,中國受惠比美國多很多,所以在先不談戰爭的前提下,就想先把你打回去。
因此,張忠謀舉也過去幾年減低全球化案例,像中國大幅補助自家科技產業,中國還表示2025年晶片要自給自足,美國也反彈,美國在2017年時,當時總統川普就增加中國進口關稅,也禁止高科技器械,晶片還有設計工具出口,美國還貼補晶片公司到美國設廠,也就是晶片科技法案,還有中、美對智慧財產有不同看法,這種種就形成現在的情況。
張忠謀說,全球化的基礎是各持經濟比較優勢的分工合作,,但國家安全、科技領先,還有經濟領先的重要性,已經在全球化之上,美中關係現在是競合關係,但至少目前競爭大於合作。
張忠謀也提出他對全球化的新定義,就是不傷害本國國家安全,還有本國科技領先的條件下,允許本國企業在國外牟利,也允許國外產品及服務,進入本國。
張忠謀也說,或許襯衫、鞋子、包包這些產品可能都沒關係,但國防的、科技領先的產品,就沒有可能進入別國市場了,這是他認為全球化的新定義。
不過張忠謀最後也反問,大家認為,這樣還能算全球化嗎?並把這個問題丟出來,讓大家反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