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中國經濟放緩 影響全球復甦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文/洪寶山

人民幣的走勢把中國的經濟局勢說明得一清二楚,2013年底人民幣收在6.0568兌一美元,諧音像是「溜!我溜吧!」這麼貼心暗示人民幣的長期貶值趨勢到來,十年過後回顧,真的是風雲莫測,世事無常。

人民幣貶值的時間點正好是習近平上任,開啟了一連串的改革,改革改到前陣子美國商務部長訪中時,反映美企認為經商風險增加「中國不適宜投資」,儘管北京官方多次警告市場勿炒作人民幣貶值,但真實的情況是,2022年貶值8.73%,2023年截至九月十二日為止貶值5.48%,統計從2014年到2023年的7.3682元,累計貶值達21.68%。

超英趕美踩煞車 糾正繁榮後遺症

過去的十年對中國超英趕美的四十年快速發展做了煞車,從量變到質變,是必經的陣痛期,就算沒有美國的貿易戰、科技戰限制發展,單單內部的供給側改革,民退國進整頓雲企業,打擊補教業救出生率,限制未成年人玩手遊時間,實現內循環和雙循環的發展模式,加快科技自主創新,減少對外部技術依賴,縮小貧富差距,提出共同富裕目標等措施,就夠折騰了。
簡單的說,糾正過去四十年繁榮留下的後遺症不是件易事,所以在習近平上任前,中國的GDP以二位數成長,習近平就任後,中國的GDP緩步逐年的下降到5%,再經過COVID-19疫情的動態清零折騰後,今年預估GDP可能低於5%,而且消費信心何時恢復誰也沒底,只有習近平一人知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習近平第三任期 重點不在拚經濟

習近平在今年五月三十日主持中共二十屆第一次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時,要求「國民」得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筆者注意到習近平用了「國民」兩字,意思是這些話不是習近平對官員的要求,而是官員+老百姓,從這點就可以察覺習近平第三任期的重點不在經濟。

那麼習近平的第三任期的目標是什麼呢?八月二十七日到三十日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中,就在離華的前一天,華為Mate 60 Pro開賣秒殺,外媒表示這是給雷蒙多下馬威,但這是單一事件嗎?不是,七月華為公布了對每台4G手機將收取1.5美元的專利許可費,而對於5G手機則最多收取2.5美元的專利許可費。九月再傳華為停止對加拿大5G專利授權,還解散了加拿大分公司。

金磚五國再擴充 對抗G7新組織

從2019年的美中科技戰以來,都是美國出招、中國接招,如今中國選擇反擊,可以想見美國絕不會就此罷休,更大的「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還在後面等著,中國把拚經濟的順位擺在地緣政治角力的後面,自然影響全球經濟復甦。

八月金磚五國(中、印、俄、巴西、南非)在南非開會,峰會落幕後,路透社表示,金磚五國將擴容,邀請阿根廷、埃及、衣索比亞、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明年元旦正式成為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新成員國。外媒認為這是中國打造對抗G7的新國際組織。

別的不說,光是OPEC+成員就佔了四個,而且俄羅斯、伊朗的「反美」色彩濃厚,沙烏地阿拉伯王儲近來跟中國走得近,顯然在經濟戰上,中國瞄準了美元石油的霸權做挑戰,短期內雖然不至於撼動美元霸權,但這些年多次的金融風暴藉著美元擴散到其他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於是近年來「去美元化」的聲音越來越大,顯然中國正在牽頭營造「去美元化」的聲勢,增添更多不確定因素,甚至下半年以來的NYMEX原油上漲到每桶89.58美元,為美國高通膨投下變數,都影響全球景氣復甦的步調。

出口連月負成長 景氣今年難復甦

根據財政部資料指出,八月出口金額373.6億美元,年減7.3%,連續十二個月負成長,今年前八月出口金額累計2781.1億美元,年減15.7%,主要是由於全球經濟復甦遲緩、手機等消費產品黯淡,導致電子零組件需求疲弱。對此,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預估還會出現「出口連十三黑」,甚至到今年底前都呈現衰退,整體景氣恐怕要到明年才會有明確的復甦。

正常來說,景氣有起有伏,復甦時間拖長,庫存將可多消化一些,等到庫存回到合理水位,世界景氣也開始復甦時,台灣產業最終仍然會受惠。但詭譎的是,萬一中國真的陷入日本式的通縮環境,甚至整個習近平的第三任期經濟都是這麼不慍不火的,那麼世界做好L型景氣需求的準備了嗎?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1203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花2元抱走千萬! 統一發票7、8月中獎清冊曝光

快訊/花2元抱走千萬! 統一發票7、8月中獎清冊曝光

本期(112年7-8月)統一發票已開獎,中獎清冊今(4)日下午出爐,千萬獎17張、200萬獎則是20張,其中,有幸運兒僅花2元付虛擬資產的手續費就爽抱千萬大獎。

2023-10-04 16:38

客戶擴大砍單 研調估台積電8吋產能利用率恐跌破六成

客戶擴大砍單 研調估台積電8吋產能利用率恐跌破六成

根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下半年8吋產能利用率恐持續下探至50~60%,主要因為客戶擴大砍單,且台系與韓系晶圓代工業者首當其衝,研調也預估今年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台積電(2330)8吋產能利用率將跌至60%以下。

2023-10-04 16:25

台股殺紅眼!0050指數跌破半年線 一年反彈賺13%

台股殺紅眼!0050指數跌破半年線 一年反彈賺13%

台股今(4)日盤中重挫逾250點,與台股連動的市值型ETF 0050(元大台灣50)盤中指數一度探至121.35,跌破半年線支撐,不過經整理Bloomberg數據,自0050於2003年成立以來至2023年8月底,0050共有84次月收盤價跌破半年線,後續3個月、6個月、一年平均反彈3.1%、5.8%、13.4%。著眼於權值股的反彈力,市場近期展開逢低加碼。

2023-10-04 13:26

10月債券ETF除息大車拚 一張表掌握殖利率逾5%

10月債券ETF除息大車拚 一張表掌握殖利率逾5%

10月將除息的ETF出爐,除了股票ETF再度掀起配息之戰外,在債券ETF方面,截至3日止,共計有31檔產品公告配息,以季配息產品為大宗,進一步觀察本次配息公告狀況,當中預估年化配息率達5%的債券ETF共計有12檔,配息表現亦是不俗,產品類型含括新興債、投資級債、非投等債以及產業債ETF,而產業債ETF中又以電信、金融、科技躍居上榜,這12檔債券ETF除息日都訂在10月19日,想參與配息的投資人,最後買進日為10月18日。

2023-10-04 11:41

矽科宏晟遭點名助華為設廠重挫13% 公司澄清「符合規範」

矽科宏晟遭點名助華為設廠重挫13% 公司澄清「符合規範」

彭博昨點名4家台廠幫助華為建廠受到各界關注,其中,矽科宏晟(6725)今重訊指公司自2022年6月以來陸續承接鵬芯微及鵬新旭廠務端化學品供應系統工程,未提供半導體製程設備予鵬芯微及鵬新旭,公司所有業務皆遵守國家政策與法令,以拓展營運項目,工程業務持續進行中不受影響。

2023-10-04 12:08

日圓貶破150後迅速反彈 市場質疑日政府出手阻貶

日圓貶破150後迅速反彈 市場質疑日政府出手阻貶

美東時間3日紐約盤中,日元兌美元匯率觸及150.16,重新回到1年來新低,不過匯價迅速反彈2%,市場質疑政府揮舞「看不見的手」啟動干預,惟日本政府並未證實。

2023-10-04 09:22

新台幣殺逾1角至32.432元7年新低 央行楊金龍:貶值沒底線

新台幣殺逾1角至32.432元7年新低 央行楊金龍:貶值沒底線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今日早上以32.35元開出,至上午10點半時匯率走貶至32.432元、重貶1.04角,匯價續創下逾7年低點。立委追問新台幣匯率是否有所謂的「楊金龍防線」?楊金龍表示,央行關注的是新台幣匯率的相對穩定,沒有所謂的「貶值底線」。

2023-10-04 10:39

快訊/7、8月統一發票中獎清冊下午出爐! 千萬獎17張、200萬20張

快訊/7、8月統一發票中獎清冊下午出爐! 千萬獎17張、200萬20張

本期(112年7-8月)統一發票已開獎,中獎清冊將在今(4)日下午出爐,在此之前,財政部初步統計中獎張數,千萬獎17張、200萬獎則是20張。

2023-10-04 10:30

華為比三星、蘋果可怕! 陸行之:彭博擴大解讀美中貿易戰

華為比三星、蘋果可怕! 陸行之:彭博擴大解讀美中貿易戰

根據彭博社報導台廠包括亞翔工程、崇越科技、漢唐集成與矽科宏晟等協助華為建廠一事,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發文指出,據他之前的了解,美國禁令是不能使用美國(後來擴大到ASML,日本,韓國) 半導體邏輯及存儲記憶體製造技術(設備,材料)賣東西/賣服務給華為,當然美國設計公司也不能賣高檔AI晶片給中國公司,但這跟處理廢水工程,蓋廠房,蓋潔淨室無關,除非這些工程中有用到美國的蓋廠獨門技術或美國製造的零組件,這確實屬於灰色地帶需要禁止。

2023-10-04 09:13

PS5官方授權!Seagate攻電玩市場 推新SSD「傳輸速率提升2倍」

PS5官方授權!Seagate攻電玩市場 推新SSD「傳輸速率提升2倍」

記憶體大廠Seagate今日宣佈推出由 PlayStation 官方授權的 Seagate Game Drive PS5 NVMe SSD,這款 SSD 採用最新 PCIe Gen4 NVMe SSD 技術,具備 Seagate 旗下 PlayStation 官方授權產品系列中最佳的效能,為 PlayStation 5 帶來優越的速度、耐久性與大容量。

2023-10-04 23:08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