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佩玲 攝影/鄭暐琪
買屋經驗約13年的藝人馬國賢,買賣物件有10戶之多,算一算賠率較高,但整體獲利卻有約400萬元,他發現,投資房地產其實與股票類似,房價漲就得思考是否可以獲利了結,下跌時則要懂得停損。
投資房市如同股市,我想以小搏大,希望有一天能住進信義區上億豪宅。」在演藝圈內,馬國賢是眾所周知的房地產短線操作達人,善於區間操作的他,有別於財力十足的投資客,從三十歲買下第一間房開始,當時還是辛苦存了一百萬元頭期款才能下訂。
專注經營一檔標的,至今買屋經驗約十三年的他,買賣物件有十戶之多,地點從淡水、桃園、台中,甚至台北市的大安區、信義區,平均每年都在搬家與裝潢,收入大多數也都投入房市。
隨著收入漸增,加上「以小搏大」的買屋經驗累積後,現在的他已經從當初二百八十萬的淡水小屋,住進內湖成功路一帶的二千萬元好宅,一路走來雖然賠的次數較多,整體獲利約四百萬,無形中累積不少心得,也累積了財富。
他提到,下一個階段性目標是住進信義區,因為生活機能好,他也評估至少要存夠兩億元資本,希望五十歲能存到這筆錢,他笑說:「能住進信義區豪宅,後半輩子也不用愁了。」
區間操作 房價從一百萬到兩千萬
歷經演藝事業當紅、入伍當兵、到旅行社當業務,甚至投資泡沫紅茶店、服飾店及旅行社失利後,三十五歲時馬國賢決定重返演藝圈,拍了不少鄉土劇,也上了不少綜藝節目通告,但星路卻一直載浮載沉。
直到《康熙來了》播出「看到哪位藝人你不會轉台」主題,馬國賢雖然名列「轉台王」之首,卻讓他知名度及通告量大幅提高,校園活動及戲約也接踵而來,已褪去偶像光環的他,也很珍惜這些演出機會,因為這才能支撐他愛買房子、愛裝潢的興趣。
一路走來,馬國賢靠著低價買進、高價賣出,再轉手拿資金逢低進入另一標的,不斷地區間操作。記者忍不住問他:「買賣勝賠率如何?」他不好意思笑說:「賠率較高耶!」
雖然檯面上聽到大家談論投資房地產都是賺錢的訊息,但馬國賢卻常常面臨賠錢出場的命運,主要是每次買房他都會將滿腦子的設計想法付諸實行,打造出自己的「夢想家」,卻也因此裝潢時難免預算超支,天性樂觀的他談到數次換屋賠錢,也只能苦笑說:「學到幾次教訓以後就知道了。」
經歷五至六間房賠錢經驗後,馬國賢意識到自己的買屋盲點,「我太憑感覺衝動交易。」
其實他都是低價進場,但賣屋時機點都不好,加上裝潢預算過高,「房市就像股市,知道好的買進點,就要知道賣出點!」採訪中馬國賢不否認自己的房市操盤經驗,歸因他房價沒算清楚,以至於買屋樂此不疲,但終究白忙一場。
這幾年名氣伴隨著年收入達二百萬的他,並未改變投資屬性,有賺錢他依然想靠買房投資致富,對此他認為或許是因為小時候歷經一場家變,家道中落後,從此讓他知道,「沒有富爸爸提供的創業資本,想賺大錢一切都要靠自己」,無形中建立他「以小搏大」的投資理財觀。
百萬頭期款 30歲買人生第一間房
曾是紅透半邊天少男偶像團體「紅孩兒」一員,團體解散後,因為演藝圈的環境改變,自認當時狀況不適合當藝人,務實地開始找工作,當起一般上班族,觀光科畢業的他決定到旅行社工作。
但是入行前幾個月,業績始終不見起色,每月領一千五百元業績獎金過活,在捉襟見肘的那段慘澹期間,幸好跟家人同住,三餐靠家人救濟勉強維持,或是吃泡麵,甚至拋下自尊讓朋友請客,二十五歲的他存款歸零,但也讓他立下人生短期目標,「我給自己五年時間,三十歲的我一定要有房有車。」
說起人生的第一間房,當時旅行社的工作,隨著收入增加到每月十萬元,在一次與家人爭吵中,他開始在外租屋生活。
以地利之便為租屋考量,他選擇台北車站附近,靠近公司,租金每月三萬元,租了三年多,朋友笑他竟然花三萬元租了一間號稱有十五坪的小套房,不如把這三萬元拿去買屋繳房貸,此後,他努力存錢減少支出,終於在三十歲那年存了一百萬元。
但馬國賢也知道這一百萬買不起台北市的房子,他又不喜歡中、永和的擁擠,愛看海及夜景的他看中淡水,他說:「我自認首購買得很衝動。」
當時他看上一間一房一廳有陽台的十八坪社區景觀套房,單純是因為看到社區正中間就是個泳池,住在裡面就像住在大飯店一樣。
於是付了八十萬元頭期款,還花了二十萬自己設計裝潢,以總價二八○萬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住進去後他每天搭捷運去台北車站上班,貸款每月只須付一萬元,扣除房貸每月還可省下二萬元租金,生活過得挺舒適。
淡水套房出售率低 認賠一百萬出場
只是住了五年,馬國賢沒想到自己又回到演藝圈,每次只要拍完夜戲或錄影錄到深夜,工作人員送他回淡水時總是怨聲載道,就算是自己開車回家,也常累到停在路邊打瞌睡。(文未完)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680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掌握理財力 投資更順利!更多理財課程詳見www.moneyedu.org.tw】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