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00940解套? 換股?加碼?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文/洪寶山

加權指數登上23000萬點大關,跟以往台股創新高時最大的不同是,散戶受惠的程度增加許多,根據台股ETF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受益人已超過830萬人,等於全台灣每三人就有一人投資ETF,顯示台股不再是大戶與散戶的零和遊戲,這次台股頻創歷史新高,是股民、法人、稅收三贏的局面。

高股息ETF吸金 網紅吶喊比定存好

高股息ETF能夠廣受股民的青睞,主要還是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聯準會長期維持低利率環境,資金尋求更高報酬的金融商品,長期穩定配發4-5%的現金股息殖利率公司就受到肯定,於是在0056、00713等ETF的示範後,台股受益於2020年之後的台商資金回流,投信公司看準台股具備「股息+資本利得」的優勢,密集發行高股息ETF吸納熱錢,等於由專業的操盤人幫散戶操盤,讓散戶得以受惠這波台股的多頭行情,口碑相傳之下,造就00940募集1750億元,網紅喊出比定存好的話題,出現隔夜拆款利率的上揚,引來政策對高股息ETF的降溫。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網民站在反市場的角度,認為00940掛牌前的熱潮必定引來上市後的籌碼鬆動,跌破發行價10元是可預見的,果然4月22-23日最低來到9.26元,跌幅達-7.4%,很有諷刺性的暗喻,投機想套利8%的熱錢,不僅如意算盤沒打響,反而賠了夫人又折兵,倒賠-7.4%,如果是用房子抵押借錢來買的,帳面虧損就超過-8%。透過這次的下跌,後來的ETF籌資就沒有檔檔引發市場的關注,達到政策降溫的效果。

00940七月首次月配息 要不要打響口碑呢?

但是,如果00940因政策降溫而長期讓股民套牢的話,那麼難免會有輿論壓力,特別是00940受益人高達96萬9862人,所以不存在套牢問題,尤其是00940標榜台灣首檔結合股神巴菲特投資哲學的高股息ETF,以「價值投資」、「高股息」、「小資價」與「月月配息」等特色為訴求,在定期定額的長期投資下,回到10元發行價只是時間的問題,甚至賺錢不在話下。

根據6月17日元大投信官網資料顯示,00940本益比15.04倍,股價淨值比1.99倍,股東權益報酬率16.92%,相對於集中市場五月底的本益比22.42倍、股價淨值比2.38倍、殖利率2.66%,仍具有投資價值,於是上週(6月11-14日)外資與自營商大買超過41萬張,讓1.3萬人解套下車。但是別忘了,00940最快將在七月首次月配息,當初募集時宣稱現金股息殖利率達8%,那麼首次除息秀要不要打響口碑呢?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不過,00940配息率將參考追蹤指數殖利率訂定,配息率不代表報酬率,根據6月17日元大投信官網揭露,00940的最近一年現金股息率是4.08%,相信股民應該會有點情緒失落,00940的配息來源主要為成分股發放的股利所得,以及成分股調整時可能產生的資本利得。既然現金股息率不如預期,那麼有沒有除息前行情呢?

前十大成分股超級比一比 聯詠與長榮較具有補漲條件

來看看前十大成分股權重,聯電6.06%、長榮5.52%、中信金5.42%、聯詠5.09%、和碩4.12%、華碩3.96%、玉山金3.86%、日月光投控3.79%、長榮航3.77%、聯發科3.64%。在上述個股當中,中信金、玉山金、聯電、日月光投控等個股拉過一波後進入整理,聯發科、和碩近期漲勢兇猛,華碩、長榮航仍在整理中,看起來就屬聯詠與長榮較具有補漲條件。

6月17日歐線集運2408期貨收盤再漲+2.97%,收4834點新高價,第二季累積2.02倍漲幅,可以預期長榮的第二季營收季增率約9.62%,儘管長榮第二季累積16.28%漲幅,落後航運類股指數季漲26.38%,考量6月27日將除息9.97元,現金股息殖利率4.985%,除息前或有補漲機會。要注意的是00940領到的現金股利,均計算於每日淨值之內,配息時會自淨值扣除,需一併留意淨值變動。

聯詠近年積極發展OLED驅動IC、光學式指紋辨識晶片。OLED DDI的市場初估產值約10億美元,在美系手機率先採用OLED技術後,預期中國手機也會擴大採用OLED DDI,這塊是聯詠今年成長展望明確的產品,其他的TV和PC今年的成長性還要觀察。

此外,聯詠擁有訊號高速傳輸時需要的ASIC各項專利與優勢,預期與ARM的AI生態圈中,聯詠將來可望參與高速傳輸介面IC,與客戶指定的客製化ASIC的設計。預估今年稅後EPS約36元,2025年稅後EPS約41元,股息配發率約80-85%,現金股息32元,6月17日現金股息殖利率約5.14%。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1243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企銀董座向政院口頭請辭 總經理李國忠代理呼聲高

台企銀董座向政院口頭請辭 總經理李國忠代理呼聲高

台企銀董事長劉佩真因帶病工作,居家上班期間引發「銷假領薪」爭議持續延燒,據公股圈消息,劉佩真擔心拖累行政團隊形象,已向行政院提出口頭請辭,最快本周五(21日)台企銀董事會發布,由於事發突然,現任台企銀總經理李國忠暫代呼聲高。

2025-02-16 12:53

川普批「台灣搶生意」3套劇本 台積電最不怕晶片關稅

川普批「台灣搶生意」3套劇本 台積電最不怕晶片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點名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揚言修改「晶片法案」補助條件,壓迫台灣半導體產業,也對台積電步步進逼。連日來市場流傳多套劇本,不管是對美擴大先進製程投資,技術入股或是接手英特爾,對台積電而言,最簡單的是課關稅,因為在實務運作上美國很難直接對台灣晶片課稅。

2025-02-16 17:07

大鱷動向!索羅斯抄底台積電 股神巴菲特暫停賣蘋果

大鱷動向!索羅斯抄底台積電 股神巴菲特暫停賣蘋果

美國證管會(SEC)公告13F文件,有「金融巨鱷」稱號的索羅斯(George Soros)旗下索羅斯基金(Soros Fund)去年第4季大買台積電ADR近4.7萬股,累計持股來到15.2萬股,同時新建輝達(NVIDIA)逾21萬持股;而股神巴菲特則暫停賣出蘋果股票。

2025-02-16 14:10

加油鬆口氣!本周汽油不調整 柴油小漲0.1元

加油鬆口氣!本周汽油不調整 柴油小漲0.1元

台灣中油公司自明(17)日凌晨零時起汽油價格不調整、柴油調漲0.1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8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1.3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3.3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9.0元。本周因平穩雙機制啟動,汽、柴油各吸收1.0元及0.7元。

2025-02-16 12:03

金價跳水照樣買!陸民眾抱怨黃牛搶購 專家:黃金牛市尚未走完

金價跳水照樣買!陸民眾抱怨黃牛搶購 專家:黃金牛市尚未走完

此前金價一路狂飆,大陸消費者跟著瘋搶,上週五14日金價突然跳水大跌,還是出現搶購怪現象。據了解,大陸各地都有「搶金」人潮,全大陸最賺錢百貨公司位於北京的SKP,老鋪黃金門店才開門,外面大排長龍,不少消費者抱怨,「都被黃牛搶先買了!」

2025-02-16 12:02

台積電1月股價創高 副總羅唯仁賣22張套現近2500萬

台積電1月股價創高 副總羅唯仁賣22張套現近2500萬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影響,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今年1月股價表現震盪,不過台積電高層持股多未出現變動,僅直接向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報告的台積電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賣股22張,套現近2500萬元。

2025-02-16 11:11

川普拋對等關稅 會計師嘆「情人節送愚人節禮物」

川普拋對等關稅 會計師嘆「情人節送愚人節禮物」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以美國優先貿易政策,頻頻對外發表新的關稅政策,掀起全球貿易風暴,對多國實施新一輪的關稅政策,2月10日宣布3月將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徵收25%關稅, 2 月14日更是宣佈對等關稅計畫(Reciprocal Trade and Tariffs),預計4月1日前完成研究。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營運長、會計師陳彩凰大嘆「情人節送愚人節禮物」。

2025-02-16 10:03

9000名美國稅務員挫咧等!川普政府計劃裁員 馬斯克執行中

9000名美國稅務員挫咧等!川普政府計劃裁員 馬斯克執行中

美國報稅季如火如荼展開,不過美國總統川普最新計劃針對解僱9000名國稅局員工進行檢視,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將率領團隊審查國稅局的人力是否浪費。

2025-02-16 09:43

法人看好烏克蘭重建商機 散裝航運大老看重建速度可能不會太快

法人看好烏克蘭重建商機 散裝航運大老看重建速度可能不會太快

俄烏戰爭在本月24日即將屆滿三周年,讓俄烏戰爭快速停止是美國總統川普競選時的重大,隨著川普上任,停火的跡象日益明顯,上周五(14日)國內法人出報告,將散裝航運類股列為正向、鋼鐵、水泥與塑化列為中性偏正向,對此散裝船運市場的大老指出,重建商機一定有,但對重建資金來源不能太樂觀看,可能重建速度會比想像中慢。

2025-02-16 09:08

川普2.0效應市場遇亂流 投資人可中性看待AI需求熱度不減

川普2.0效應市場遇亂流 投資人可中性看待AI需求熱度不減

金融市場正式迎來金蛇年,國泰證券觀察年後國際市場及產業脈動,仍對美國、台灣市場抱持樂觀展望。儘管在農曆年期間,聯準會(Fed)決議將基準利率維持在4.25%至4.5%的區間不變,為2024年底啟動寬鬆周期以來,首次暫停降息行動,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正式重返白宮,加劇全球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升溫,對此,國泰證券觀察,全球金融市場短期內恐面臨波動,新川普政府雖是威脅但並非「黑天鵝」,主要是自量化寬鬆政策以來,市場流動性與資金充裕度足以緩衝風險,建議投資人可中性看待「川普2.0」效應帶來之短期震盪。

2025-02-16 06:0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