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拆招 專家點3企業赴美併購戰略值得參考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圖/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圖/路透社)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拋出「對等關稅措施」震撼彈,全面性對160個國家課徵10%基礎關稅、去(2024)年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739億元美金的台灣,更將實施更高的對等關稅32%,逾1336.25萬股民心驚,專家點出3企業在美布局值得參考。

此次川普重手,在中國、東南亞大多數國家皆受到比台灣更高或相等的關稅情況下,台灣的製造生產基地轉移和貿易轉單效益,都將不再是台商的考量,赴美併購顯然是「快又有效」的一帖藥方。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駱秉寬副理事長指出,其實近幾個月,國內大型廠商早已在徵詢、規劃、進行赴美國設立新公司或製造生產據點的作業了,關稅戰或許正是上市櫃公司思考去美國併購的時機點,中、大型台商在銀行的融資支援下,可以選擇併購美國具有相當人力資源、技術或生產效率不佳的水平競爭廠商或上下游供應鏈商,以作為策略因應,重新建立到美國生產銷售的新據點,一方面台商可以勇敢走出去擴展新商機,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高關稅的衝擊!

面對關稅的衝擊之際,大部分的廠商因應之道,就是擴展新商機、增加銷售據點如歐洲、美洲以分散出口地區,降低出口到美國商品的比重,把關稅影響力降到最低,或者選擇直接去美國設廠;但是赴美國設廠要面臨時間緩不濟急,土地、蓋廠房、法規、人才、供應鏈等多重挑戰,對台商而言,恐怕需要相當的時間才能接軌,而併購具有相當資產的美國水平競爭廠商,或者是併購低負債,或者是有穩定獲利率的競爭廠商或上下游供應鏈也是一個選項,併購後只要在人才資源上做重組或調配,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順利接軌生產製造銷售,減輕美國高關稅的衝擊。

駱秉寬舉例說,像連接線束大廠貿聯-KY(3665),公司既是特斯拉的供應商,也是AI供應鏈,就是透過一連串的併購策略,將總部就設在美國加州,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就有5個生產銷售基地,歐洲也有14個廠、中國及東南亞國家也有15個廠,可以因應各國關稅、稅務情勢的變化隨時調整生產商品及出口地區,去年稅後淨利44億元,賺逾2.5個股本,業績憑借產品組合好、成本控制穩健以及生產基地分散3個優勢撐持。

這樣的併購策略與生產模式也是全球化和反全球化下自然產生的企業生存戰術;當然台商赴美併購當然也要徵詢會計師、律師選擇到美國州稅和生產條件較為合理的地區,例如像鴻海(2317)、環球晶圓(6488)等大廠都選擇去德州生產製造,都是可以思考的選擇。

過去台商在美中貿易戰時已將部分產能自中國遷移至東南亞國家,然以新公布的對等關稅政策來看,大部分東南亞國家及印度因與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逆差,落入被徵收更高個別對等關稅之範圍中,遷廠的策略已經趕不上川普總統的關稅戰速度了,台商貿易轉單效益將有限,遷移產能更是不可能了。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駱秉寬分析,在全球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企業首先應瞭解現況,據實盤點是否輸美產品佔相當比例,評估對企業整體的影響。川普總統祭出關稅四大目的,首先即是為了平衡1兆2千億元貿易逆差、其次是美國服務業占GDP八成、出現「製造業空洞化」的問題,實施高關稅可以平衡產業生態;再來要將最具代表性的業關鍵產業如汽車、鋼鋁、半導體等拉回美國,美國政府針對所有外國進口汽車課徵25%關稅;最後,即是因「財政赤字太大」,美國有36.2兆美金國債,每年光是利息就要付1兆美金,超過美國國防一年支出,擬以關稅作為補齊財政赤字的手段。川普關稅策略能否達到具體設定的目的目前並不確定,但是關稅手段一定會拉到滿,直到達成某一個特定目標與階段性目標可以說是確定的。

所以,振興美國製造業、奪回美國經濟主權、保護美國內產業以及平衡財政赤字免受貿易逆差的影響,在短期內美國不致於降低關稅的情況下,台商除了擴展其他國家地區的商機、分散生產銷售國家、地區以外,選擇併購美國廠商的確是選項之一。

關鍵字: 川普美國併購貿聯-KY鴻海環球晶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川普關稅油價大跌 下周汽油估降0.9元、柴油降1.4元

川普關稅油價大跌 下周汽油估降0.9元、柴油降1.4元

川普關稅政策大轉彎,對等關稅暫緩90天,不過對中國的關稅拉到145%,美中兩國貿易關稅紛爭將導致全球景氣下降,加上OPEC+5月起加速增產,造成國際油價進一步下跌;依油價計算公式預估,下周國內汽油每公升可望調降0.9元、柴油也大降1.4元,如此95無鉛汽油可降為29.2元,但實際調整金額仍待中油周日(13日)公告。

2025-04-11 11:32

SCFI連3紅! 川普關稅急轉彎估下周爆艙搶運

SCFI連3紅! 川普關稅急轉彎估下周爆艙搶運

川普關稅戰大轉彎,最新一期的SCFI運價指數雖連續3周走揚,但本周僅小幅上漲1.9點或0.13%至1394.68,且美國線運價呈現下跌趨勢,不過貨攬業者指出,目前客戶出貨回溫,艙位緊張中,可預期下周將出現爆艙搶運情況。

2025-04-11 15:39

快訊/大陸輸美貨已少掉七成且續減 東南亞國家補不了大陸貨的缺口 

快訊/大陸輸美貨已少掉七成且續減 東南亞國家補不了大陸貨的缺口 

國內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與香港超大型攬貨公司高階指出,中國大陸運往的美國的貨載已經少掉七成,且持續減少中,估計很多訂單會轉到東南亞,但東南亞最多僅能補約三成的缺口,而且東南亞以低階貨為主,化工、鋼鐵、居家用品與高端貨補不了,估計兩岸三地開往美國的航班,僅能裝到五成左右的貨,應該會與華東、華北的航班併班。

2025-04-11 15:01

川普關稅暫緩迎搶運潮!貨櫃三雄亮燈漲停 航空雙雄飆漲9%

川普關稅暫緩迎搶運潮!貨櫃三雄亮燈漲停 航空雙雄飆漲9%

川普關稅政策暫緩90天,不少貨主重新恢復出貨,貨櫃三雄今(11)日股價齊亮燈漲停,航空雙雄長榮航(2618)、華航(2610)也漲逾8%,成為盤面支撐亮點。業者透露,目前還沒有搶運的狀況出現,但隨著消費旺季將到來,貨量有望增加,預估美國線將會有搶運潮出現,且電子業也傳出會有急單湧現,拉貨潮可望再現。

2025-04-11 11:00

日圓變貴!換匯價飆「0.2330」 10萬台幣少換近6萬日圓

日圓變貴!換匯價飆「0.2330」 10萬台幣少換近6萬日圓

川普關稅震撼全球股匯市,美元走弱,日圓強升,台銀日圓換匯牌告價今(11)午盤過後飆上「0.2330」,以10萬元台幣換匯,將比去(2024)年7月超甜價少換快6萬日圓,相當少吃60碗要價1千日圓的拉麵。

2025-04-11 14:05

台積電17日法說!法人:看好Q2增長 憂關稅影響消費端需求

台積電17日法說!法人:看好Q2增長 憂關稅影響消費端需求

台積電(2330)預計下周四(17日)舉行法說會,市場屏息以待;本土法人釋出對台積電最新報告,預計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營收將有6%的增長,毛利率達到58.4%,符合市場預期。但由於不確定因素影響,2025年全年美金營收增長率可能降低1個百分點至24%。關稅也將進一步影響PC及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但台積電仍被視為未來的主要贏家,預計2025年的EPS將達到59.6元,目標價為1,190元。

2025-04-11 11:23

關稅引爆衰退!美股匯債三殺 投資人動搖對美國資產信心

關稅引爆衰退!美股匯債三殺 投資人動搖對美國資產信心

美國總統川普延緩對等關稅90天,難挽回投資人信心! 美股10日爆跌,今(11)日亞股中日股也重挫千餘點,根據《路透》報導,全球股市暴跌,美元進一步下跌,而瘋狂的債券拋售也在全球持續發酵,這些關稅政策加劇了市場對經濟深度衰退的擔憂,並動搖了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信心。

2025-04-11 11:19

高股息ETF避險資金簇擁 00878三檔人氣最旺

高股息ETF避險資金簇擁 00878三檔人氣最旺

川普對等關稅戰針對75國延長90天,台股迎來反彈契機,由於市場仍處於震盪期,資金也湧向具配息概念ETF,今(11)日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元大高股息(0056)人氣十足,三檔在10點左右相繼翻紅, 00878、00919成交量突破10萬張,0056成交量也有8.5萬張。

2025-04-11 10:31

美元遭遇2022年以來最大跌幅 投資者湧入日圓、瑞郎避險

美元遭遇2022年以來最大跌幅 投資者湧入日圓、瑞郎避險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影響,造成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市場避險資金湧入日圓、瑞郎,紐約交易在10日(周四)收盤時,彭博美元即期指數下跌1.5%,創下自2022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日圓兌美元也走強至142.89,為去年9月30日以來新高價。

2025-04-11 10:28

國安基金進場? 台股跌近600點急拉翻漲快百點 老AI股走揚

國安基金進場? 台股跌近600點急拉翻漲快百點 老AI股走揚

美股10日重挫,拖累台股今(11)日開盤一度大跌近600點,指數觸及18418.20低點,隨著買盤進場,指數急拉翻紅,一度拉漲98點,指數重回萬九,廣達(2382)、緯創(3231)、英業達(2356)等老AI全面翻紅,市場揣測國安基金適時發揮穩盤效果。

2025-04-11 09:57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