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船估計承受高額的IMO淨零基金能力比散裝船高。(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國際海事組織(IMO)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MEPC)本月11日結束的第83屆會議(MEPC 83),投票定案航運業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2028年開始生效,歐美驗船機構駐台高階指出,這項措施比預期中來得快,估計不到3年的時間,船公司就要面臨高額的IMO淨零基金,船隻將面臨採用新燃料、生質燃料、汰換或改裝船舶壓力。
大型貨櫃船公司已要求驗船機構儘速提出分析報告,想掌握未來增加的運成本有多少;很少建造新燃料船的散裝船運業者,因為疫情以來獲利遠不如貨櫃船,雖然用油量低於貨櫃船,對營運成本大增的承受能力估計遠不如貨櫃船公司。
根據我國驗船中心提供的MEPC 83會議結論,自2028年1月1日起,國際航線總噸位5000以上船舶,需符合IMO所定的年度燃料溫室氣體強度(GFI)目標值,若數值超過「直接合規年度GFI目標值」將落入Tier 1,此區間的超額排放量需按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q)100美金的費率繳納費用至IMO淨零基金。
驗船中心試算,一艘99,990載重噸的散裝船,年度使用重油5300公噸,2028年需繳納費用約51.88萬美元。以此推算,海岬型船在經濟航速(減速航行)下,每日用油40萬噸,一年航行250天,用油1萬噸,約要繳交1百萬美元淨零基金,如果擁有10艘海岬型船,就會增加近千萬美元的年支出。
1.4萬箱(20呎櫃)貨櫃船每日用油110噸,一年航行180天,用油1.98萬噸,估計要繳交近200萬美元淨零基金。若再超出「基本年度GFI目標值」將落入Tier 2,此區間的費率將會高達380美元/tCO2eq,也就是3.8倍價。
驗船中心估算,而使全航程使用化石液化天然氣(LNG)作為燃料的新燃料船,預估在2029年以後將有落入Tier 1,2033年後亦面臨落入Tier 2的風險。
若所使用的燃料GFI不超過19 CO2eq/MJ(例如綠色電製甲醇),將被認可為「零或近零溫室氣體排放技術、燃料與能源(ZNZs)」,可依其減排量獲得回饋。驗船中心補充,MEPC 83亦針對「碳強度指標(CII)」折減係數(Z)進行研議,定案2027至2030年間,每年以2.625%幅度持續加嚴船舶能效規定。
歐美驗船機構台灣公司高階指出,船公司也可以考慮改用生質燃油,目前新加坡生質燃油每噸約710美元,低硫油約485美元,價差有235美元,99,990載重噸的散裝船,一年用油5300公噸,改用生質燃油一年要多花124.55萬美元,在溫室氣體減排中期措施生效的前幾年,估計是先繳交淨零基金較划算,再利用這幾年想辦法建造新燃料船或是做設備改裝。
另一方面船公司自然是要設法轉嫁增加的成本,因此未來估計將入高運費時代,屆時船公司的利潤是否因而被稀釋,還是能完全轉嫁出去,業界認為最後還是由供需來決定。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