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看見台灣》票房破億背後兩窘境

文/黃亞琪

1億9千萬元票房、56家戲院上映、9千萬元拍攝成本。

上述三個數字,看似商業電影規格,卻是一部紀錄片《看見台灣》,創下的成績單。上映後造成的效應更是驚人,空拍鏡頭捕捉到南投山坡地超限使用,高雄後勁溪遭廢水污染,更掀起公共議題討論。

2013年是台灣紀錄片成績斐然的一年,上院線紀錄片高達12部,十年來最高,甚至,《看見台灣》還擠進億元票房俱樂部,勝過許多商業國片。而此片也入列2013年全台票房最佳前十大,唯一的紀錄片。

窘境一:後製斷鏈
從攝影到美術,人才不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熱潮湧現,但紀錄片人才斷層,是真實困境之一。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前身為音像紀錄研究所),是台灣第一、也是唯一訓練紀錄片專業人才的碩士教育機構,培養了像是拍出《青春啦啦隊》的楊力州、《無米樂》的莊益增等紀錄片導演。但,對應映演熱潮,研究所招生卻發生首次招不滿人窘境。

回到實務現場,從攝影、剪接到美術等後製人才,也普遍不足。「尤其是攝影人才,由於紀錄片常需一年、甚至五年以上追蹤紀錄,無法養活生計,加上國片興盛吸引效應,根本找不到人拍攝。紀錄片面對的是貧血式環境,」紀錄片獨立製作人曹琬凌分析。

面對後製「斷鏈」,導演李崗也深有同感:「美術是很大關鍵。」他表示,在拍攝《阿罩霧風雲》時,服裝和美術都是商請國寶級、70歲的美術師傅李寶琳到北京找《甄嬛傳》劇組訂做、一貨櫃租借回來。

窘境二:難走出台灣
題材與發行,缺少國際觀

走不出國門,是第二個困境。看起來百花齊放,「但真正走向國際舞台,卻少之又少,」一位兼具商業片和紀錄片製作、且有國際影展參展經驗的資深製作人點出問題。對比大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不僅銷售到27個國家,還創下一集4萬美元的版權費紀錄,海外銷售額達35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千萬元)。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但,台灣紀錄片不要說銷售到海外院線,連電視版權都少之又少。早期公視紀錄片《返家八千里-黑面琵鷺的故事》與《司馬庫斯》有銷售到中國、加拿大、韓國、葡萄牙、西班牙以及非洲與中東部分地區;近期《一首搖滾上月球》則由香港導演陳可辛買下亞洲版權,其他都少見聲音。

說故事題材與方式多限於本土,是走不出國際的限制。迥異於本土、熱血派題材,《司馬庫斯》透過台灣原住民泰雅部落的生存智慧,向世界提出永續經營做法。這是全球脈絡下被關心的課題,也因為說故事題材是國際化語言,才能打破國界,行銷到其他國家。

解方:多元版權
在電視播映,擴大收視率

其實,相較其他國家紀錄片以電視播映為常態,如英國BBC和日本NHK等,台灣紀錄片卻以院線做為映演主要管道,其實也是環境逼出來的現象。1998年,第一部上院線紀錄片《穿過婆家村》,正是因為沒有播映頻道,才選擇上院線。

然而,紀錄片電視播映頻道至今僅有公共電視「紀錄觀點」一個固定頻道,讓紀錄片不得不往院線靠攏。只是仔細觀看2013年12部上院線紀錄片,台北票房沒超過百萬元的就有三部,對於導演、製片而言,就是一場成本回收的挑戰。

或許,商業不是紀錄片本質,但不改善「貧血式環境」,2013年紀錄片的百花齊放,可能就是曇花一現罷了!

【 更多報導 】

五月天演唱會背後的不完美啓示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102/20140102_11.htm

國中畢業、不懂電腦》他靠網購翻身市值10億公司老闆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102/20140102_21.htm

不存錢、不加班!挪威人教我,比工作更重要的事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102/20140102_31.htm

日本超夯瘦身法:「戒鹽」三天,變成不易發胖體質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102/20140102_41a.htm

給上班族的忠告:大家都在學英文,就不差你一個了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online/20140102/20140102_51.htm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商業周刊看見台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搥心肝!日圓「0.2210」刷4個月最差 10萬台幣少換3.6萬日圓

搥心肝!日圓「0.2210」刷4個月最差 10萬台幣少換3.6萬日圓

受到美元走貶影響,台銀日圓現鈔賣出牌告價今(20)日一開盤就衝出「0.2210」的價位,為去年10月8日以來最差,10萬台幣估將少換逾3.5萬日圓,相當少吃36碗要價1千日圓的拉麵。

2025-02-20 09:27

台積電魏哲家哭哭! 半導體圈:美國蓋廠時間、金錢都是台灣2倍

台積電魏哲家哭哭! 半導體圈:美國蓋廠時間、金錢都是台灣2倍

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公開向外表示赴美設廠「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引起半導體圈熱議,近期外電也報導有設備協力廠商觀察,「某間在美國也有據點的半導體業者,在台設廠興建時間只要19個月可以搞定,美國卻要消耗38個月的時間」業界更爆「不論是蓋廠所需時間、金錢,美國都是台灣的2倍」。

2025-02-20 00:42

ATM裝機成長數探8年新低 3業者2024交易金額破兆元

ATM裝機成長數探8年新低 3業者2024交易金額破兆元

金管會公告國銀自動櫃員機(ATM)裝設機台數統計,至去年底為止,國內ATM來到3萬318台,雖然續創新高,但僅較2023年小增191台,新增數量探8年來新低。

2025-02-20 00:22

瑞銀分析師看好輝達 預期再交出強勁財報

瑞銀分析師看好輝達 預期再交出強勁財報

瑞銀分析師蒂莫西·阿庫裡(Timothy Arcuri)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儘管投資者情緒轉為喜憂參半,NVIDIA仍將公布穩健的業績,並預計其表現將達到或超越市場預期。該公司對輝達的評級為買入,目標價為185美元。

2025-02-20 10:07

快訊/台積電跌10元至1080 台股開盤下跌73點

快訊/台積電跌10元至1080 台股開盤下跌73點

美股4大指數全面收漲,台股今(20日)以23530.97點開出,指數下跌73.11點,跌幅0.31%。

2025-02-20 09:02

船東互保協會新年度合約今生效 長賜輪主要理賠案傳近日完成

船東互保協會新年度合約今生效 長賜輪主要理賠案傳近日完成

各大船東互保協會與會員公司間的新年度合將自今(20)日起生效,今年保費調幅在4-7%之間,而4年前在蘇伊士運河發生擱淺事件的「長賜輪」,傳出一項主要理賠案會在近日達成協議,讓理賠工作告一段落。

2025-02-20 08:58

0050分割來了!小資族入手福音? 該放掉006208?股魚Q&A一次看

0050分割來了!小資族入手福音? 該放掉006208?股魚Q&A一次看

國內首檔台股ETF元大台灣50(0050)分割案啟動,初步規劃「1拆5」每張4萬元有找,可謂小資族福音!一切靜待受益人4月份的會議表決票,引發熱議!而分割對受益人有何影響?該放掉006208?財經專欄作家股魚Q&A一次看。

2025-02-19 19:18

光電股鼎元無董事改選 股東紀念品照送「統一超50元商品卡」

光電股鼎元無董事改選 股東紀念品照送「統一超50元商品卡」

光電股鼎元(2426)今(19)日公告,預計在5月27日召開股東會,今年雖然沒有董事改選,但仍會有股東會紀念品「統一超商50元商品卡」發送。

2025-02-19 18:03

去年Q4製造業產值逾5兆 AI需求旺「積體電路業」成長27%

去年Q4製造業產值逾5兆 AI需求旺「積體電路業」成長27%

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處理等應用需求強勁,帶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增,加上農曆春節備貨效應,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訊,去年Q4製造業產值達5兆535億元,年增9.44%,連續4季正成長;其中,受惠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熱絡,挹注12吋晶圓代工、IC封測等持續增產,積體電路業產值年增近27%。

2025-02-19 18:00

80歲免巴氏量表 洪申翰:配套不足衝擊重症家庭

80歲免巴氏量表 洪申翰:配套不足衝擊重症家庭

立法院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80歲以上長者、70歲以上癌症二期以上者,可免經醫療機構專業評估失能及照顧需求,直接申請聘僱家庭看護移工,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今(19)日強調,恐對重症家庭造成衝擊,配套不足會造成外籍看護工市場大亂,預計需要6個月時程評估相關配套措施再實施。

2025-02-19 17:2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