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新加坡副總理日前以「台灣故事」為借鏡,警惕人才流失的嚴重性。亞都麗緻飯店董事長嚴長壽其實也曾公開談過,過去從農業、製造業到科技業,國內在人才和經濟方面,都在吃「昨日存糧」,7日更在一篇社論中指出,連星國都看得到台灣危機,我們竟然看不到才是最大的問題點。
在嚴長壽提出台灣「人才存糧」問題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新加坡副總理也「心有靈犀」,提出相同觀點當作「負面教材」,讓嚴在《聯合報》社論中,直指台灣過去60年來,辛辛苦苦累積的「人才」和「經濟」存糧,目前已面臨危機,這是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之一。
嚴長壽指出,自70年代退出聯合國之後,各部會招考的公務人員國際觀嚴重不足,雖然適逢一批學成歸國的民間人才存糧歸國潮,才得以暫時「遮掩」窘境,但隨著經濟逐漸成長,台灣年輕人在國外留學人數下降,即便出國也只是想趕快拿到學位,回國搶占加速膨脹的大學教授職缺,再加上受到「本土優先」意識當道,最後走向「鎖國」。
▲亞都麗緻飯店董事長嚴長壽憂,台灣人才吃昨日存糧。(圖/東森新聞資料畫面)
嚴長壽認為,無論公、私部門都缺乏國際人才培養系統,加上大陸的崛起,台灣開始耗盡人才存糧,並提到《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提到我們「腦礦」的優勢,其實已是過去幾年的記憶,早就過了高點。
另外,嚴長壽也提到,這幾年在媒體與民代的監督下,公務員出國考察已成為一大罪惡,惡性循環下,導致重大政策的評估、審核、執行等,都只能偏向不出錯、最保守的做法。
無獨有偶,《蘋果日報》的「蘋論」也提到,台灣成為他國舉出的負面例子算「現世報」,因為過去如果經濟成長減緩,就會有人警告台灣快菲律賓化;社會治安敗壞就會說是下一個西西里島,造成菲國與義大利外交抗議,顯得台灣十分沒禮貌,如今卻成為新加坡的借鏡實在很難堪。
文章也提到,政府官員一提到人才只想到科技方面,腦子裡完全沒有概念,像美、星、中國會挖角撞球高手、演員、藝術家等入籍,顯示他們的定義遠比台灣官僚廣大,而且也不怕會排擠本國人,有競爭才有進步,全面的網羅與培育,才能促進國家整體進步。
▲新加坡副總理尚曼達認為台灣人才流失,卻又阻止人才進入,造成國民所得可能下降的危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