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高收益債基金獲利的國際油價,最近強彈站回50美元大關,許多投資人認為油價打底已成,躍躍欲試進場搶購相關基金,然而國際油價真的已經準備進入初升段了嗎?
文.林佳弘
自去(2014)年七月油價開始逐步下挫至今,半年來跌掉了近六成,甚至一度來到每桶四十多美元的新低。
不過原油價格卻在最近兩周內,強彈近20%,且二月七日因利比亞發生戰火,產量下降,也因此催升油價大幅反彈,包括美國輕原油期貨上漲3.09%,來到每桶52.03美元,至於布蘭特原油期貨則是上漲2.7%,每桶58.14美元。
高收益債基金 與油價共舞
國際油價的漲跌除了影響全球經濟外,對近年喜愛購買美國高收益債基金的投資人來說,影響更甚,箇中原因在於國內許多高收益債基金的投資成分中,有不少能源債的占比。
由於去年美國量化寬鬆開始退場,市場對美國即將進入升息循環形成共識,加上美股屢攀高峰,增添了與美股高度連動的高收益債的投資魅力,也使其成為買氣最夯的基金。依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去年淨申購前十名的投信基金中,就有七檔是高收益債。
但去年第四季起,高收益債的買氣下滑,主要即因油價走跌,拖累能源債券價格,加上市場傳聞美國頁岩油廠商因油價重挫而虧損連連,可能因此引發倒債潮,而高收益債的投資組合中,有相當程度的投資獲利是來自這些油商,導致高收益債光芒漸失。
以去年十二月申贖狀況為例,全年淨申購規模前三大的高收益債,都呈現淨流出,贖回金額近三十二億元,即顯示市場對高收益債存有相當程度的疑慮。
近來油價強力反彈站上每桶五十美元大關,卻又隱約露出能源市場回春景象。
究竟油價之戰已近尾聲,或者反彈只是曇花一現?如此隱晦不明的市場,讓許多投資人躊躇未決,試想跌了超過半年的油價,只不過反彈進入整理了幾天,就真的是打完底準備初升段了嗎?
花旗投顧負責人王進彰認為,原油上游價格已下跌六成,期間高收益債券價格也下跌8%到10%,但因能源公司債券的殖利率大幅攀升27%至32%,投資人仍可獲得5%左右的配息,折算下來,高收債投資部位縮水約4%,顯示油價因素對高收益債的影響有限,加上跟能源相關的高收債,只占整體高收益市場約16%,且能源公司的違約率也僅有2.4%,是高收債中最低的。
王進彰分析,高收債基金投資的產業配置,能源排第二,第一多的是媒體與電信(MOT),因此股利型股票及能源類股比例少的高收益債,或投資級債券,在油價下跌過程表現相對穩健,投資人可以找適當機會進場布局。
油價走跌 能源類股首當其衝
摩根證券副總經理謝瑞妍則指出,油價大幅走跌,能源類股獲利備受衝擊,以史坦普500能源類股來看,湯森路透預估去年第四季EPS年增率下跌近22%,在各大產業中殿底,能源基金績效也一片慘綠。此外,油價下滑對原油出口國衝擊甚鉅,尤其是能源類股占比超過六成的俄羅斯,更是首當其衝,從去年下半年來俄股下跌逾四成,盧布也跟著走貶近五成可見一斑。
儘管上周美國石油鑽井平台數量顯著下降,油價一度出現反彈,但謝瑞妍認為,短線來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無意減產,供過於求的情勢難以改變,國際油價料將維持低檔格局,連動的能源類股難有好臉色。
油價回穩可期 布局回歸基本面
德盛安聯全球油礦金趨勢基金經理人林孟洼指出,未來油價走勢,須關注OPEC是否有進一步減產決議,以及北美頁岩油探鑽活動的減緩跡象,都可降低供給剩餘的疑慮。至於需求面則可觀察歐洲、中國與新興市場的經濟活動,若經濟持續復甦,推升用油需求,將有利油價上漲。
就正常情境下,預期油價有機會在第一季觸底後,逐季走高,第二季與第三季為夏季用油旺季,可望拉抬油價表現,下半年油價將趨於穩定。林孟洼認為,原油產量在下半年將明顯下滑,經過這波汰弱留強,財務體質較佳的業者有機會勝出,待油價回穩可望帶動能源類股表現,只是投資上需慎選並伺機增持部位。
元大寶來商品指數期信基金經理人曾士育表示,國際大型原油廠商陸續削減原油投資,尤其以頁岩油投資計畫削減最為明顯,預期美國原油產量可望於第二季逐步減少;由於OPEC透過價格戰迫使競爭對手減產,以達成其搶占市占率之目的已逐步達成,因而美國原油減產、國際原油供過於求可望逐步緩和。
保德信新興市場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則認為,油價反彈,新興市場企業債受惠的程度將大於高收益債,因為對高成本的美國頁岩油廠商而言,每桶成本約在六十到九十美元之間,而五十五到六十美元的油價,無法使相關企業轉虧為盈,加上美國高收益債中有15%左右的能源企業債,當中約10%是屬於原油探勘和油田服務業,在美國鑽探活動及機具添購數量持續下滑的情況下,相關企業將因營業收入減少,繼續面臨債務違約壓力。
野村環球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劉蓓珊指出,近期市場正在消化油價下跌的影響而出現較大的波動,但整體能源產業對於油價敏感性並不一致,例如探勘及油品服務影響較大,但輸油管線公司則是與產量變動較為有關。(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55+756合刊號,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