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冠徹】
從第一架國人自製戰機經國號開始,台灣航太所蘊藏的能量早已展露無疑,爾後由漢翔(2634)成為中心,加上既有的精密機械加工聚落與技術,從國防跨入民用業務,航太產業逐步堆疊,發展到如今的面貌。隨著航太需求步入黃金五年,二○一六年台灣整體產值將邁向千億元大關,供應鏈在手訂單展望正面的背後,面對新興國家崛起的競爭,產業升級導入工業四.○與整合上下游供應鏈,將是台廠努力走的下一步棋。
航太工業強國之本
大選在即,候選人講得一口好政見,念茲在茲的產業升級成為各方的重點。來自紅色供應鏈的加入,過去慣有的生產模式已難以抵抗,升級確實迫在眉梢。產業升級大致可以由兩個面向來看,首先是在既有的基礎上,加重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布局,其次則是發展新經濟如政見中力推的生技、文創等新創產業。
一直以來台灣以代工見長,從3C電子、精密金屬加工等,曾經是經濟成長的驕傲,也是業者的根基所在。特別是,台灣缺乏廣大內需支撐,品牌發展天生條件就不如他國,使得傳統代工成為產業主軸。然而,在中國業者大舉入侵,多空局勢逐漸受到扭轉,台廠喘息壓力加重,朝向高附加價值、門檻更高的產品生產,甚至是由OEM跨入ODM,增加客戶依賴程度,並導入工業四.○自動化生產,對於產業升級的彰顯,相較新經濟以政治正確為出發點,將是直接且容易對於實質經濟有所挹注的。
當中,航太工業的升級具備火車頭的效果,綜觀全球先進國家,多數皆以航太為其核心發展,甚至亞洲中、日、韓等國近年來也積極投入研發。主要原因來自於航太技術,除了在既有的應用面上之外,對於周邊其他產業的發散與帶來的效益將遠高於投入的成本。尤其是,航太精密加工不亞於傳統車用零組件,要求的精密度、不良率,以及需要通過的認證包括AS9100、航太特殊製程NADCAP等,皆為更高一等的標準,其背後所累積的技術層次,成為強權國家發展的本錢。
回顧台灣於航太產業的發展,早期由漢翔前身航發中心開始,研發出國人首架自製的經國號戰機,自此開啟了大門。同時,近年來在國防預算持續降低,漢翔開始著手投入民航業務,並擔任領頭羊扶植旗下衛星工廠,也讓產業聚落逐漸完整,推升航空產業總產值每年穩定成長,至二○一四年底已達八七○億元,同時在一六年將有機會挑戰千億元大關,對照全球產值達七千億美元,目前台灣比重僅○.四%,顯示未來成長仍有很大的期待空間。
源自於過去日治時期所帶來的技術,台廠精密金屬加工具備成熟度,產業聚落「南鋼鐵、中工具機」分布明顯,發展上擁有一定利基點。而過去航太工業如同汽車產業一般,供應鏈體系同樣封閉,隨著歐美大廠在生產成本考量,訂單逐步流向成本較為低廉的新興國家。當中客機生產成本分布,以機身占比三八%最高,其次為發動機二七%,在機身與發動機合計成本比重超過六成,國際大廠釋放出的主要訂單來自於周邊相關零件,成為台廠最主要耕耘的區塊。
新機需求歷來高峰
國內發動機零組件包括漢翔、長亨、晟田、寶一;機體結構件的公準、事欣科、F-jpp、F─東明等。同時,其他如原料、內飾件以及工具機台,台廠皆有佈局,對於國際大廠的採購可以提供一站式購足的全面服務,也讓台灣供應鏈一直扮演著亞太區要角之一,並隨著漢翔民營化及掛牌上市,資本市場開始看到另一面的台灣之光。(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863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