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趨勢發展,未來機器人也可能是你的理財顧問。圖為玉山銀行數位旗艦分行迎賓機器人「小i」。(圖/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許雅綿/台北報導
受到自動化及網路化的影響,機器人在全球蔚為風潮!或許聽過掃地機器人、工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以及待客機器人,但你知道嗎,在金融結合科技的發展下,連最需要面對面接觸處理的理財業務,都可以被理財機器人取代。
目前台灣正在研議相關措施,若研擬完成,未來提供民眾理財策略、規劃投資組合的對象,可能不是理財專員,而是機器人。
什麼是理財機器人?第一金全球FinTech金融科技基金經理人唐祖蔭表示,機器人理財強調理性的投資策略,採用「由上而下(Top-Down)」的方法,先分析投資人的風險屬性和需求,再提供合適的資產配置建議,用數據化、科學化的嚴謹態度,來克服非理性的貪婪和恐懼。
過去2年,在全球金融市場在黑天鵝籠罩下,理財機器人竄起速度驚人。以美國為例,全球專業諮詢服務機構KPMG調查,今年理財機器人將管理3000億美元的資產,2020年管理資產規模將增長到2.2兆美元,年複合成長率上看68%,占財富管理市場總額近2成比重。
瑞士銀行統計,有8成的客戶願意接受機器人理財服務。台灣財富逾5000萬美元的超級富豪人數,名列全球第10名,而根據資誠調查指出,近半數(47%)的45歲以下高淨值資產人士,未來有意願使用機器人來作為財富管理工具。
▼財富示意圖。(圖/記者張一中攝)
安本投顧總經理馬文玲分析,機器人理財會受歡迎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市場動盪機器人理財可以克服人性的弱點─情緒,人在投資時會有情緒上的弱點,例如已經賠錢的東西會捨不得賣掉,已經賺錢的東西會想再多賺一點。
不過,投資最忌諱的就是貪心,而人性這部分弱點可以靠機器人來克服。再者,從成本效益來看,由機器人理財的話,可省去時間成本、研究成本,目前機器人理財大部分非用交易成本收費,是依照資產管理規模(AUM)收費,長期來看,成本效益較好。
唐祖蔭則認為,對多數投資人來說,初期可能因為新鮮感、低費率或低進入門檻,因此投入小額的資金嘗試,當發現確實能夠帶來回報時,將增加投資布局,並提高對機器人理財的信任感。長期來說,機器人理財優勢在於「理性戰勝人性」。
「機器人理財並非讓理專消失的金融服務,而是輔助理專的利器。」安本投顧總經理馬文玲強調,很多人擔憂引進機器人理財,會造成行員、理專大量的失業,但從國外經驗來看,機器人並不會造成就業的衝擊。
未來機器人理財蔚為流行時,理專工作可能從「投資分析」轉型為「財務規劃顧問」,且銀行若能運用機器人理財,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大幅提升理專的效率。
唐祖蔭表示,機器人畢竟是人類發明,程式邏輯也是由人類編寫,而人性的想法是百變多元,投資人總是會遇到機器人答不清楚、說不分明的時候,此時就需要人類理專登場,以白話的口吻,深入淺出回答專業的問題。
▼理專工作示意圖。(圖/記者許雅綿攝)
在台灣,礙於法令尚未開放機器人理財。金管會認為,國內機器人理財的技術尚未成熟,加上考量信託業沒有落實認識客戶(KYC)或推介不當時,該如何究責,以及結構性較複雜的商品,是否開放由機器人提供理財顧問功能,甚至於理財機器人顧問的取得資格,都還在研議中。
「台灣金融業屬於特許行業,受到法規的限制確實很多」唐祖蔭說,若機器人理財是全球性的趨勢,那麼台灣很難完全置身事外,開放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馬文玲也透露,國內很多業者逐漸嘗試耕耘這塊大餅,鄰近的國家包括香港、新加坡都開始發展機器人理財,不過她強調,「主管機關的支持非常重要,盼未來1至2年,就能看到機器人理財的發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