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

上市公司獲利年減2.36% 6年來首見衰退

上市公司獲利年減2.36% 6年來首見衰退

金管會今天(9日)公布2018年上市櫃公司獲利,去年上市公司稅後盈餘2.54兆元,比2017年減少614億元,衰退幅度2.36%,是近6年來首見衰退。

財報產不出!3家上市公司面臨11月中下市 蘋果西打製造商也在其中

財報產不出!3家上市公司面臨11月中下市 蘋果西打製造商也在其中

金管會今天(9日)公布未如期申報2018年財報的上市櫃公司,共有2家上市公司、1家上櫃公司。而近期因為財報難產的蘋果西打製造商大飲,金管會表示,已經發文要求大飲20天內要產出財報,否則最快11月中會下市。

春節連假撞上市櫃營收公告日 金管會:可延到2月15日前公告

春節連假撞上市櫃營收公告日 金管會:可延到2月15日前公告

金管會今天(2日)公告,2019年農曆春節9天連假因為剛好碰上各公司公告1月營收日,將「特例」讓各公司可以延長到2月15日前公告。

集保董事長與全球退休金投資高層分享台灣公司治理成功經驗

集保董事長與全球退休金投資高層分享台灣公司治理成功經驗

集保結算所林修銘董事長於今(107)年10月赴摩根大通銀行在法國巴黎舉辦的第九屆「跨國退休金論壇」,擔任「What does success look like in achieving good governance」主題的與談人,與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摩根大通代表共同針對良好治理的要素及如何運用金融科技促進治理等議題發表看法。

市場陷邊緣化危機?IPO規模逾百億今年僅一家 證交所:掛牌後規模會再擴張

市場陷邊緣化危機?IPO規模逾百億今年僅一家 證交所:掛牌後規模會再擴張

今(29)日上午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赴證交所考察,由證交所、櫃買中心總經理於會中報告上市櫃公司現況,以及目前的業務概況。面對立委對於台股IPO公司超過50億以上的家數,若不是有上海商銀挹注,台灣資本市場恐有「邊緣化」危機。對此,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回應,初始掛牌資本額可能不大,但掛牌之後上市規模會不斷的成長與擴張。

金管會下令!逾700家上市櫃公司 4年內要完成審計委員會設立

金管會下令!逾700家上市櫃公司 4年內要完成審計委員會設立

金管會證期局今天(9日)宣布,全體上市櫃公司、興櫃公司,要在4年內逐步完成審計委員會、獨立董事的設置,有超過700家上市櫃公司、20多家興櫃公司要加緊腳步完成。

康和證 輔導日企業來台IPO有成

康和證 輔導日企業來台IPO有成

主管機關積極推動外國企業來台掛牌,目前已有兩家日資企業成功掛牌,其中一家為康和證券輔導上櫃的大拓-KY(8455),而大拓-KY也於2018年1月完成KY股第一件公開收購案。康和證券近年來在海外企業來台上市櫃開拓上不遺餘力,尤其是開發日本市場成果豐碩。

2家上市櫃公司未出具財報 最快3月底下市櫃

2家上市櫃公司未出具財報 最快3月底下市櫃

根據金管會公布,截至8月14日,有2家上市櫃公司未如期出具財報,包括上市公司悠克國際(6131)及上櫃公司福大(4402),若未於6個月內出具財報,最快明年3月底就會被下市櫃。

鴻海、聯電都到大陸上市 金管會釋利多望台商回台上市櫃

鴻海、聯電都到大陸上市 金管會釋利多望台商回台上市櫃

鴻海、聯電、南僑的大陸子公司都在A股申請上市,外界擔憂引發磁吸效應,眾多企業都轉往大陸上市櫃。金管會今天(5日)表示,目前已開放包括多元上市方案、縮減審核時間、放寬員工認股對象等措施,希望能吸引台商回台上市櫃。

創下歷史新高 大陸台商2017年匯回1015億元

創下歷史新高 大陸台商2017年匯回1015億元

金管會今天(24日)公布國內上市櫃公司大陸投資情況,去年大陸台商投資收益累計匯回國內的金額達新台幣101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且以橡膠工業、電子零組件業匯回台灣的金額最大。

說好的起薪3萬元?土銀徵才不到22K 盧秀燕:政府帶頭違法

說好的起薪3萬元?土銀徵才不到22K 盧秀燕:政府帶頭違法

國民黨立委盧秀燕於今天(28日)立院財政委員會指出,自己在去(2017)年年底時質詢財政部8大公股行庫董事長與財政部長,當時各單位都表態自己內部人員不論是新進的約聘雇還是正職人員,起薪都有達到行政院長賴清德要求的3萬元。結果,日前財政部旗下的100%國營事業土地銀行卻帶頭違法,徵求短期契約人員,起薪只有2萬2千元,勞健保還要勞工自己付,等於實領薪資低於法定薪資,盧秀燕痛批:「說什麼終結低薪時代,根本是空口說白話。」

鼓勵企業在台上市櫃 多元上市櫃條件最快第2季開放申請

鼓勵企業在台上市櫃 多元上市櫃條件最快第2季開放申請

金管會積極研擬多元上市櫃條件,昨天(21日)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親自坐鎮,召集證交所與櫃買中心開會,會中決議將原先免看獲利的多元上市櫃條件再降低,並且針對上市再新增拉高市值的方案,預計最快第2季就可以開放申請。

金管會開放多元上市櫃條件 3月前上路

金管會開放多元上市櫃條件 3月前上路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天(16日)透露,金管會正在研議多元上市櫃掛牌條件,擺脫過去單以獲利為主要限制條件,淨值跟市值若達到標準也可以上市櫃掛牌,預計3月之前就會上路。

IPO警訊?台灣新上市櫃掛牌公司 僅集資148億元、年減4成

IPO警訊?台灣新上市櫃掛牌公司 僅集資148億元、年減4成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於今(2)日舉辦「2018大中華區IPO(首次公開募股)市場趨勢分析記者會」,回顧2017年的資本市場發展,並展望今(2018)年的資本市場前景。其中,2017年台灣上市櫃新掛牌家數共42家,比起2016年減少了18家,而且集資金額僅148.1億元,比2016年減少107.6億元,等於資金年減4成,也讓各界擔憂企業投資台灣意願是否在逐年降低。對此資誠表示,今年台灣IPO家數預計可達50-60家。

賴揆呼籲起薪3萬 5成6企業:應交由市場決定

賴揆呼籲起薪3萬 5成6企業:應交由市場決定

賴揆日前呼籲上櫃及外商企業應將起薪調至3萬元,引發各界討論台灣薪資成長空間。不過根據人力銀行調查,有5成6的受訪企業持保留態度,認為薪資條件仍應該交由市場機制決定。

上市櫃公司起薪至少3萬? 人力銀行:樂見加薪效應

上市櫃公司起薪至少3萬? 人力銀行:樂見加薪效應

行政院長賴清德今(10日)向企業界喊話,希望上市櫃公司起薪可以提高至3萬元。對此,人力銀行專家表示,上市櫃公司的營運體質佳,財務規劃健全,相對於中小企業而言,較有能力給予3萬元以上的起薪待遇,樂見這些指標性的上市櫃公司起帶頭加薪效應。

賴清德喊上市櫃帶頭加薪 賴正鎰:不是薪水提高就能解決缺工

賴清德喊上市櫃帶頭加薪 賴正鎰:不是薪水提高就能解決缺工

針對產業界擔憂「五缺」中的「缺才」問題,行政院長賴清德今(10)日向企業界喊話,盼企業能落實利潤分享給員工,他認為,「上市櫃公司、國際級企業,起薪3萬元以下都太低了」。對此,商總理事長暨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表示,台灣經濟是長期結構性問題,「絕對不是單一薪水提高就可以解決問題。」

上市櫃公司強制投保董監責任險 2018年起實施

上市櫃公司強制投保董監責任險 2018年起實施

金管會今天(21日)表示,自2018年起,申請上市櫃公司均要投保董監責任險,且新掛牌上市公司與資本額超過6億的上櫃公司,要設置審計委員會,依照規定,審計委員會需由3名以上獨立董事組成。

好會賺!上市櫃公司股利總和超過1.2兆

好會賺!上市櫃公司股利總和超過1.2兆

金管會公布最新2016年上市櫃公司配發股利情況,上市櫃公司當年度合計發出1.24兆股利,在上市櫃公司發出的股利中,都超過9成是發放現金股利。

上市櫃股東會2018年起 全得採電子投票

上市櫃股東會2018年起 全得採電子投票

金管會日前宣布,放寬電子投票適用範圍,2018年起,所有上市櫃公司股東會,都應採電子投票,估計會有1616家公司適用,實施後對投資人行使表決權,將更為便利。

第4頁共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