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零售革命已經在行動支付蓬勃發展下揭開序幕,各種新技術、新業態應運而生,電商與線下通路充分合流。
【文/鄭志全】
進入第三季末,又來到中國內需消費的傳統旺季,各行各業都在備戰「金九銀十」消費潮,迎接中秋連假、十一黃金周的到來。然而,以近幾年的情況來看,「金九銀十」行情並不好掌握,因為年終零售旺季的主角,早已由實體通路變成各路電商,阿里巴巴「雙十一狂歡節」取代了百貨業的周年慶。今年的主題則很可能演變為一場「新零售」大戰,而且是線上線下百貨大戰。
無現金消費時代
「新零售」的概念是馬雲在去年杭州雲棲大會上提出的,主要觀點是以新零售取代純電商,因為中國的網路購物已經遭遇成長瓶頸,行動購物成為潮流。據統計,去年中國的網上商品零售額達五.二兆人民幣,占總零售額十七.四%,此一比重遠遠超過其他國家,而網上零售年成長率逐年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
純電商式微之後,中國民眾已經習慣到線下實體店以手機掃碼消費。根據今年六月底的統計數字,中國手機網民數量已達七.二四億人,相當於歐洲人口;線下實體店購物使用手機支付用戶則由去年底三.六七億增至四.六三億人,也就是半年之內增加近一億人,比重提升十三%。
這些數據顯示出,中國到處都是手機支付和行動購物,不僅是一、二線城市,在三、四線城市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同樣行得通。走在街上不需要帶現金,到處都是支付寶的QR code;打開微信卡包功能,裡面可能收納了數十張電子會員卡,掃碼消費可以取得電子優惠券,順便賺積分。
在移動互聯網、行動支付的潮流下,支付寶、微信支付逐漸取代了現金支付和銀聯系統,同時市面上還存在多種支付工具,例如百度錢包、網易寶、京東錢包、蘇寧易付寶、美團支付,還有中國移動的和包支付、中國聯通的沃支付、中國電信的翼支付等等。
新業態與新技術
於此同時,許多新興業態和網紅消費品牌應運而生。網紅品牌,顧名思義是在網路上爆紅的品牌,像是茶飲品牌「喜茶」,就成為發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熱門素材。最近幾個月「喜茶」開始進駐各大百貨商場、購物中心,都在當地造成轟動,店舖外大排長龍。
類似「喜茶」的網紅效應,還有知名滷味「周黑鴨」、堅果品牌「三隻松鼠」、鮑師傅糕點、茶飲品牌「一點點」、早點餐廳「桃園眷村」等等。這些品牌爆紅的背後,多來自網路熱搜或社交媒體的傳播,以及網友愛看網路點評的習慣,後來也成為各大實體通路聚集人氣的新指標。(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952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