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少強
近來油價上漲引起爭議,其實根本的問題並非漲價,而是為何政府要用「油價計算公式」這種方法來算油價。
所謂「油價計算公式」,就是政府按照國際原油價格當作購油成本,再加上一定利潤計算出汽油價格,其精神就是按成本來定價。
這種公式的問題在於只考慮供給,卻忽略需求。若沒有這種公式,當原油價格上漲,在市場運作下,汽油價格未必會漲,因為若消費者對汽油需求沒有變化,廠商提高汽油價格,就會讓消費者減少需求量,若此舉讓廠商利潤減少,它就不會調漲汽油價格,也就是「吸收成本」。
然而有了油價計算公式,廠商就不會考慮「吸收成本」。只要原油價格上漲,汽油價格就跟著漲,事實上若沒有此公式時,汽油價格可能不會上漲的,也就是說,在油價公式下,消費者可能就買到本來不該這麼貴的汽油了。
有人或許會說:雖然油價公式讓汽油本來不該漲價時上漲,但它也會讓汽油價格不該下跌時下跌,例如進口原油價格下降,若沒有油價計算公式,廠商未必會調降汽油價格,這就傷害了消費者。
但價格反映的是產品稀缺程度,漲價表示產品變得更稀缺︱︱或是供給減少,或是需求增加。價格上漲會促使廠商有誘因提供更多此產品,也讓消費者有誘因更珍惜使用此產品,這會讓該產品以更有效率的方式,發揮它對人們的價值。
如果產品稀缺程度上升,價格卻未漲;或產品稀缺程度未下降,價格卻下跌︱︱這是油價公式未考慮需求面必會發生的結果,這會使消費者濫用這個稀缺產品,也會使廠商減少生產那稀缺產品,結果就是造成浪費,這個稀缺產品也無法充分發揮它應有的價值。
而且,油價公式是根據進口原油價格計算,但國際原油價格波動頻繁,市場供需一夕數變,某地油田爆炸、某國戰雲密布,都會讓國際原油價格大漲或大跌。原油價格波動不已,連帶使按油價公式計算出來的汽油價格,也要不斷波動。
一個價格不斷頻繁波動的產品,消費者很難去確定花在該產品上的預期支出,這對他們將帶來額外的交易費用。換句話說,油價計算公式,其實是把國際原油價格頻繁波動的風險,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油價計算公式表面上是造福消費者,但消費者卻為此付出更大代價。事實上人們日常使用的多數產品,並沒有專家訂出什麼「蛋價計算公式」、「菜價計算公式」,這些東西人們照樣用得好好的。與其搬弄油價公式,不如把訂定汽油價格的力量還給市場︱︱其實就是還給廠商和每個消費者,政府或專家想越俎代庖,注定是吃力不討好而已。
【 更多報導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