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基金不如股票賺錢?未必,只要選對了,股票型基金也很會賺!基金達人建議,可以掌握四大原則,選擇優質基金,同時避開五大迷思,讓基金投資更穩健,也能獲取比較好的報酬。
2020年全球股市大漲,股票型基金也跟著水漲船高,該賣掉,還是續抱?理財專家羅際夫建議,必須汰弱留強。他於《雲端最前線》節目中指出,沒人知道何時高點,何時低點,建議先贖回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基金部位,部分先落袋為安,會比較安心,倘若股市有修正,可以再加碼進場。同時,還要懂得汰弱留強,例如5G、AI等科技型基金,今年展望與趨勢都不錯,未來前景也依然可期,可以續抱;若是持有的基金類型,前景不佳,且仍處於虧損,便要忍痛分手、停損出場。
由於市場變化萬千,今年表現好的基金,往後未必也是如此,該如何挑選具有長期穩定績效的優質基金?羅際夫認為,不妨掌握四大原則,基中擇優,首先是三三三法則,短中長期績效是同類型基金的三分之一;年期以一年、三年、五年績效為觀察準則,如果沒法全壘打,至少也要有兩個年期的績效,是同類型基金的三分之一。
二是基金規模不能太小,以避免被清算。以台股基金為例,雖然下市門檻為新台幣2億元,但如果遇到行情不好,基金淨值往下跌,萬一投資人也不斷贖回,只挑選規模2億元左右的基金,恐將很快到達下市門檻,因此,選擇規模超過新台幣10億元的台股基金會比較安心。三是ETF很適合一般投資人:沒有時間研究基金的人,不妨選擇ETF,而且要買原型的ETF,少碰槓桿型/正反向的ETF。四是定期定額投資,分散投資風險。只要秉持此四項原則,可以大大降低踩雷的機會。
不過,羅際夫也提醒,一般人買基金,也常犯了五大迷思,包括有名的基金不一定好、配息率高不等於報酬率高、免手續費的最貴、常賣掉賺錢的基金卻留賠錢的基金、沒有檢視定期定額的績效,買基金必須避免這些迷思。
此外,基優網主編白富美認為,歷史悠久、績效穩定的基金,可以列為存基金標的,由於美國是資本市場龍頭,美股基金可列入存基金標配,此外,具有成長性的基金,例如大中華、印度等區域型基金,也可以考慮。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