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周康玉
◎攝影:黃國霖
文/周康玉
辛耘執行長許明棋早在20年前、辛耘決定在中國大陸發展設備製造時,就出任上海分公司首任總經理,但不為人知的是,他人生第一份工作就是到辛耘上班,一做就是30年,對照在半導體圈互相挖角、有高薪就跳的環境來說,許明棋的情形相當罕見。
「我們大部分同仁都在公司待滿久的,離職率比業界還要低很多的。」相較台積電去年的4.9%,許明棋說,差不多,可能比這還低。1979年成立的辛耘至今已41年,許明棋則是1990年畢業、當完兵就進入公司,當時辛耘半導體部門只有10個人,至今已有700個人。
許明棋說,他很欣賞董事長謝宏亮為辛耘樹立的企業文化,自他接掌總經理以來,一同把公司文化塑造更清楚,這也是他從未換工作的主要因素。最為人所稱道就是,辛耘成立40多年來,即使2009年遭遇金融風暴,公司面臨虧損,也從未裁員、不放無薪假。
雖然已是元老級人物,回憶起公司轉型之初,許明棋五味雜陳。
▼辛耘執行長許明棋。(圖/記者黃國霖攝)
許明棋回憶道,記得2000年時,公司已超過百人規模,為了讓公司有較長遠發展、降低營運風險,開始籌畫,包括2001年進軍大陸,2003年布局設備製造,2006年往晶圓再生發展。
做設備是因多年累積的「代理」經驗,有很多人才對於製程、設備的了解,因此想把這些知識轉換為真正「屬於自己的產品」。
然而,設備製造是條漫長且辛苦的路,許明棋說,從2003年到2011年的這九年當中,設備部門每一年虧7000萬,...口袋不夠深想是玩不下去的。所幸,辛耘設備部門自2012年開始賺錢。
與此同時,辛耘也開始發展再生晶圓,2006年起步,2007年廠房蓋好,卻在隔年遇到金融風暴。「你廠蓋好了,每一天一開門卻沒有東西可以生產,因為客戶的片子不給你。」
最顛峰時期,也就是2008年、2009年,設備製造和再生晶圓兩個事業單位各虧2億,「那是很痛苦的,睡不著覺是常有的事」許明棋說。最令他感念的是,董事會與董事長和同仁的支持。
辛耘「自製設備」產品線包含濕製程、暫時性貼合及剝離設備。其中,濕製程設備主要應用在光阻去除與濕蝕刻製程,隨著封裝與半導體製程之結合,辛耘切入先進封裝濕製程,並在五年內拿下了全球近50%市占率,成績斐然。
如今,在大客戶大幅拉升資本支出,加上中國扶植自有半導體態勢擴大,辛耘的自製設備訂單能見度已來到8月,印證許明棋堅信「設備製造是一條對的路」。
▼辛耘執行長許明棋。(圖/記者黃國霖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