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CSR真價值 企業學會照顧自家員工

撰文/高宜凡

《遠見》第九屆企業社會責任獎(CSR)評鑑結果揭曉,今年六大組共有17家企業獲獎,其中台達電子一舉囊括整體績效及環境保護組首獎,其他首獎則由台積公司、台灣大哥大、南山人壽、順發電腦拿下。本屆活動可看出企業不僅努力實踐社會關懷,更開始重視對自家員工的照顧,而這也是目前台灣最期待的CSR作法,值得肯定。

3月底的午後時分,舉辦至第九屆的《遠見》CSR(企業社會責任)評鑑活動,進入最緊張的決選階段。本屆共吸引92家企業參賽,投遞多達144件CSR創意執行方案,角逐整體績效、環境保護、職場健康、教育推動、社區社群關懷、公益推廣等6個組別獎項。經過第一輪的初審篩選,共有29件方案入圍第二輪,經過3天的簡報面試及評審質詢,最後選出17件優秀CSR方案。

捲土重來者多 科技、服務業競爭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檢視本屆參賽狀況,首先從企業性質觀察,上市企業、外商公司、電子科技及服務業,依舊是最大的參賽族群。此外,CSR的參加對象也愈趨多元,如位於彰化的科研法人「車輛中心」,便活用本身專長提出針對防禦駕駛的CSR活動。公關顧問界的「頤德國際」,也以自家的水花園農夫市集報名,兩者首次參賽皆有不錯成績。

為鼓勵更多CSR創意,《遠見》規定前兩屆曾經獲獎的方案,均不得再次參賽,讓出得獎機會,如此一來,等於一次拒絕了36件優秀CSR方案,這也是本屆參賽件數不如以往的原因。

然而,之前離得獎僅剩些許差距的企業,本屆捲土重來者不在少數。如日商EPSON的「台灣節能巡邏隊」、元大寶來投信的「教導全民正確理財觀」,均再次入圍決選階段。而兩年前以「公益型企業」進入決賽圈的順發電腦,更一舉奪下該組首獎,成為本屆唯一獲獎的南部企業。

亮點1〉關懷弱勢銀髮族,作法更多元

接著看得獎企業的分布領域,可發現各產業間明顯的勢力消長。 首先是外商表現不若以往。兩年前《遠見》首次將CSR評鑑從問卷調查改為評選創意方案時,當年16座獎項,即有6座由外商奪得。然而,上屆發出的20座獎項,外商意外地只拿下2座,本屆也僅斬獲3個獎項。這樣的情況並不令人意外。當今CSR愈來愈強調深耕及本土化,講求全球一致作法的外商,常因此局限了發揮空間,導致方案內容易跟台灣社會實際狀況脫節,難以脫穎而出。

檢視本屆參賽方案,本土企業的確愈來愈擅長發掘題材。如長年遭到忽略的銀髮族,本屆就出現許多亮點。有永慶房產集團(永慶房屋)關注銀髮者的居宅安全、化妝品大廠資生堂推出關懷美容講座,南山人壽更幫助羅東聖母醫院建構社區醫療服務,從不同面向回應台灣的老化趨勢。

而過去大家最愛服務的弱勢兒童,也出現了許多更深入的經營手法,不再只有伴讀、課輔及物資捐贈等。如美商賀寶芙以振興少棒運動的方案,一舉奪得「社區社群關懷組」楷模獎。另一家日商明台產險,也以針對校園安全的教育活動,首次參賽便拿下「教育推動組」楷模獎。

亮點2〉金融業獲獎多,重建社會信任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金融業好像成為貪婪的代名詞,聲望一度跌至谷底。這個現象,從《遠見》CSR評鑑歷屆得獎名單即清晰可見。 自從2008年玉山銀行拿下「金融業」首獎,中間曾出現長達4年的得獎乾旱期,外商只有渣打跟花旗銀行曾得獎,本土企業也只有台新銀行曾零星獲獎。

但局勢在今年出現變化。包括銀行、保險及投信等金融相關產業,不但占掉29件入圍方案的11個名額,最後更一舉奪下6座獎項,成為本屆最大的獲獎產業別。

然而,根據愛德曼公關新發表的「全球信任度調查」,金融業的信任度從2008年的56%掉到今年的45%,在事故發源地美國,更從69%跌到49%。而且調查的11種產業裡,銀行、財務服務兩種墊底,顯示金融業仍然需要積極投入CSR,才能贏回外界信任。

亮點3〉企業更懂善待員工,創造就業
最後從社會趨勢觀察,目前台灣最期待的CSR作法,其實是希望企業先盡好善待員工、創造就業的本務。上任3年來大力推動增雇身心障礙者、並自2011年推動「幸福企業」評選的台北市勞動局局長陳業鑫直說,不少企業寧願繳罰款、也不肯晉用弱勢勞工。如某家國際聞名的餐飲業者,過去連一位身心障礙員工都沒有,老闆直接回說:「不是我不用,而是沒人來應徵啊?」以工作環境不適合推拖。殊不知,已有不少新法令可降低企業聘僱弱勢的難度。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5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

關鍵字: 遠見雜誌企業社會責任獎身心障礙員工跨國企業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股ETF 迎1月除息大秀! 4檔配息「掛零」

台股ETF 迎1月除息大秀! 4檔配息「掛零」

2025年1月迎來ETF除息「大旺月」,估計逾35檔將集中在本月中下旬陸續除息,但有包括兆豐洲際半導體ETF(00911)、凱基優選台灣AI 50 ETF(00952)、台新臺灣IC設計動能ETF(00947)與富蘭克林華美臺灣 Smart ETF(00905)4檔公告不配息。

2025-01-03 15:38

10檔台股ETF受益人創高 00919獲年度人氣王

10檔台股ETF受益人創高 00919獲年度人氣王

台股ETF在2024年大放異彩,以年度來看,總檔數增加到66檔,總受益人數也來到1022萬5836人雙雙創下歷年新高,根據台股ETF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至2024年底資料顯示,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富邦台50(006208)、元大高股息(0056)、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國泰台灣領袖50(00922)、永豐ESG低碳高息(00930)、復華富時高息低波(00731)、元大中型100(0051)共10檔創下新高。

2025-01-03 09:51

2025年首發!2銀行聯名卡不玩了 百貨卡7月喊掰掰

2025年首發!2銀行聯名卡不玩了 百貨卡7月喊掰掰

聯名卡退場風潮延續,台北富邦銀行公告「廣三SOGO百貨聯名卡」正式啟動退場,自即日起停辦申請新卡,原持卡人可繼續用到今年6月30日,7月1日起全面停卡;中信銀也公告,Yahoo聯名卡自今年起停止受理申辦新卡。

2025-01-03 07:00

台積電2奈米晶片成本高 外媒:蘋果放棄在iPhone 17 Pro使用

台積電2奈米晶片成本高 外媒:蘋果放棄在iPhone 17 Pro使用

根據外媒Wccftech報導,蘋果的客製化晶片已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A系列的性能被認為是業內最好的之一。目前的A18和A18 Pro晶片是基於台積電的3nm製程打造的,但有消息指出原本將採用2nm製程,並用於其 iPhone 17 Pro 機型中。現在有報導稱,由於 iPhone 17 Pro 機型的成本高於預期且產能有限,蘋果放棄了台積電 2nm 晶片。

2025-01-03 15:19

96%企業發年終「平均1.39個月」 金融業近2個月居冠

96%企業發年終「平均1.39個月」 金融業近2個月居冠

農曆新年腳步臨近,各行各業紛紛揭曉年終獎金,長榮海運(2603)以「20個月年終」再度登上焦點,長榮航(2618)則發放7個月、星宇航空(2646)發放2個月年終,都優於去年,這場企業年終獎金的大比拚,不僅展現各企業的實力,也成為吸引人才的關鍵手段。

2025-01-03 12:20

7-8月統一發票兌獎倒數!4張千萬無人領 繳百元停車費中獎未現身

7-8月統一發票兌獎倒數!4張千萬無人領 繳百元停車費中獎未現身

113年7-8月統一發票即將在下周一(1月6日)兌獎到期,其中有4名千萬中獎人至今沒有現身,有民眾在嘉義繳100元停車費中獎未領,財政部呼籲幸運兒速速現身,以免和財神爺擦身而過。

2025-01-03 06:00

貨櫃船歐美線運價雙下修 SCFI今日小漲2.94%

貨櫃船歐美線運價雙下修 SCFI今日小漲2.94%

貨櫃船公司本月1日美西線運價調漲1500美元辦法,在實施兩天後昨(2)日傍晚破功,今日美西線運價已經從每大箱(40呎櫃)5900美元跌到5100美元,原就未漲足的船公司則自5100美元降至4800美元,美東則維持在6500-6900美元之間,歐洲線現行4900美元運價,預計下周降為4600美元。今(3)日下午三點上海航運交易所的貨櫃運價指數(SCFI)則是小漲1.82%。

2025-01-03 15:32

2025首週台股收黑 外資:春節前利多題材輪番上陣

2025首週台股收黑 外資:春節前利多題材輪番上陣

台股週五(3日)季線得而復失,指數終場漲幅收斂至0.33%、上漲76.24點,指數收在22908.3點,2025年首週週線再度翻黑,全週下跌367.38點,跌幅1.58%,平均日均量3157.81億元,外資法人表示,股投資機會將在企業持續性的獲利與區間震盪的股市環境中產生,看好AI仍為今年股市的動能主軸。

2025-01-04 00:02

0050上市21年爆紅!達人酸「之前幹嘛去了?」 揭市值型ETF關鍵

0050上市21年爆紅!達人酸「之前幹嘛去了?」 揭市值型ETF關鍵

市場上的投資理財影片或文章,大概九成以上的專家都鼓勵投資市值型ETF,只要每年歐印就能保底7%-9%,投資賺錢的想像當然是很美好,只不過還是有一些風險還是要逆風提醒你注意。

2025-01-04 00:02

中華精測第四季營收12.89億元、年增66.9%  寫歷史單季新高

中華精測第四季營收12.89億元、年增66.9%  寫歷史單季新高

中華精測今日公布2024年12月份營收報告,單月合併營收達4.51億元,改寫同期歷史新高紀錄,較去年同期成長 60.4% ; 第四季締造歷史單季新高,達12.89億元,較前一季成長40.6%,較去年同期成長66.9% ; 全年合併營收達 36.05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5.0% 。

2025-01-03 22:53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