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表明目前不考慮重回歐洲線。(圖/萬海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國際航運媒體本月22日報導萬海考慮重回亞洲-歐洲航線,其實萬海總經理謝福隆本月20日在股東會上就已明確表示目前不考慮,現在也沒有合適的硬體船舶來支援。同業認為,歐洲線門檻高,運價起伏也大於美國線,估計萬海待明年第四季首批1.3萬箱(20呎櫃)貨櫃船交船,才會考慮是否重回歐洲線。
萬海在2004年4月與新加坡太平洋船務(PIL)合作開闢歐洲線,2008年因為歐洲線運價每箱跌破1千美元,該年年底停止派船,改租用中遠海運每周300箱艙位經營歐洲線,隨後2009年1月歐洲線每箱運價跌破500美元;2015年9月萬海退出歐洲線。
由於去年6月底原僅租用艙位經營美西線的萬海快速搶租船舶投入美西線,今年3月加開美西與南美二線,6月加開美東線,業界難免想到萬海會重回歐洲線。
不過業界高階分析,歐洲線門檻比美國線高許多,歐洲線航程遠,來回要77天以上,需要彎靠的港口也多,要做到每周1班需要派11艘船,目前市場上已經租不到船,有的話簽2到3年長約,租價是去年年初的五倍多,簽半年短約要十倍以上價。
另歐洲線三大海運聯盟現在都是1.4到2.4萬箱的超大型貨櫃船在跑,估計1.4萬箱貨櫃船每箱營運成本較前一系列的8千箱貨櫃船少250美元,2.4萬箱貨櫃船每箱成本估計又比1.4萬箱的少200-300美元(油價是關鍵影響),目前是超高運價可以支撐中小型船跑歐洲線,運價一旦回落就很難與超大型船相競爭。
萬海今年3月起陸續訂造13艘1.3萬箱貨櫃船,為未來長程線擴充運力做好準備,其中由三星重工建造的4艘1.31萬箱貨櫃船,是買下希臘船東Capital Maritime & Trading在三星的訂 單,可以較直接向船廠訂的船隻提前半年多交船,因此首批2022年第四季就開始交船。
萬海自有船比例達57%,在同業中名列前茅,46艘訂造中船舶運力佔現有船隊63%,名列第一,不過萬海造船並非淨增加,有些是要用來淘汰舊船,有些是要用來遞補租約陸續到期,需要還船的船隻。
萬海訂購的46艘船平均每艘運力為5,686箱,賽斯潘(Seaspan)平均為15,075箱,長榮平均15,818箱,顯示萬海訂造的船隻仍以中小型船為多。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