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能會今(27)日召開跨部會視訊會議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含氚廢水進行討論。(圖/原能會提供)
記者吳康瑋/綜合報導
針對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專家調查團已規劃12月赴日技術審查一事,原能會今(27)日召開跨部會視訊會議決議,將與外交部、駐日代表處,就IAEA調查團籌組進展、調查要項納入我國專家觀察團考察重點,希望藉此讓自組觀察團後續實際前往時,能調查出更進一步結果。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含氚廢水2年後將排入太平洋引關注,各界擔心廢水破壞海域、整體環境遭污染,對此,東京電力公司8月25日表示,含氚廢水排放設備初步規劃,將由東電負責設置設備汲取海水將廢水稀釋,確認稀釋後的廢水在排放時的氚濃度低於每公升1,500貝克,並且東電也規劃設置排水管線,將稀釋後的廢水引導至離岸1公里外海域排放。
對此,原能會指出,目前東電已公布含氚廢水處理排放作業的設備設計、海域監測計畫、資訊公開措施等初步內容,原能會將持續協同外交部及駐日代表處密切蒐集後續日方相關資訊,並關注後續排放作業安全管制及審查作業的進展,以供我國妥善研擬因應作為。
台、日海域相鄰,排放廢水的消息,引發國內民眾擔憂,至於海洋輻射問題,輻射偵測中心則根據目前鄰近國家的海洋輻射監測方式、台灣周邊海域洋流情形及歷年監測結果數據等,提出「台灣海域環境輻射長期監測規劃」,要求輻射偵測中心協同農委會及海委會依規劃之取樣種類及檢測頻次確實執行,執行過程應持續收集國際資訊,滾動式檢討調整,以確保我國海域環境輻射安全。
原能會指出,為監測台灣海域海水之氚輻射變化趨勢,以有效因應日本政府於2年後排放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後含氚廢水至海洋,請輻射偵測中心依上述規劃內容研擬「111年台灣海域海水氚輻射監測計畫」,於11月份召開「海域輻射監測工作小組」會議討論並確認後,儘速報原能會核定。
至於捕撈的漁產是否會有輻射污染,原能會指出,目前核研所已初步完成生物氚檢測能力建立,氚核種最低可測活度(MDA)已達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建議之嬰兒食品氚含量容許量標準(1,000貝克/公斤)的萬分之一以下(0.1貝克/公斤),請核研所持續精進生物氚檢測分析技術,以達國際魚類氚分析技術水準,作為氚水排放後,確保水產魚類輻射安全之重要工具。
此外,核研所也配合整備計畫執行,規劃資訊公開平台於今年底透過地圖圖像系統,展示歷史海域輻射監測基礎資料,並配合國際海域輻射數據庫建置,供做背景數據庫第一批資料,俾能將正確且清楚的科學監測資訊呈現給民眾,讓民眾安心放心。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