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海運今年已經訂造6艘節能船。(圖/正德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正德(2641)董事會前已通過訂造2艘4萬噸輕便型高效節能散裝船,每艘造價不高於3,100萬美元,預計2023年交船,除擴展船隊營運規模外,將使公司經營效率與獲利能力方面更獲提升。今(30)日正式與日本大商社簽訂合約在日本知名船廠建造新船。
正德11月董事會再通過新造船計畫,預計以不高於6,500萬美元建造兩艘4萬噸輕便型高規格節能減碳散裝貨輪(Handy/40,000 DWT),累計正德今年共有6艘新造節能環保船訂單。
船隊規畫方面,由於今年第二季起二手船舶交易市場熱絡,正德第四季將有1艘現有船加入船隊,及10月處分一艘舊船,截至年底正德船隊達到18艘,公司船隊競爭優勢將可進一步提升。預計自2023年第一季起,高規格節能減碳船將陸續加入營運,以符合IMO之最新環保節能規定,並擴大營運規模。
正德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8.59億元,年增49%,毛利率33.19%,稅後盈餘2.17億元,年增178%,EPS為1.35元,由於海上運輸需求持續升溫,第四季運價仍有向上的空間,正德樂觀看待2022年。
正德公告10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25億元,年增126.55%,累計1月至10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9.84億元,年增55.55%。
業內人士分析,好望角型船運價之前漲幅很大,加上中國為了迎接明年2月冬奧會、考慮污染問題而限制北方鋼廠產能,造成鐵礦砂進口貨量減少,這些因素都使得運價最近大幅下修。
英國航運諮詢機構Drewry預計,幹散貨市場將長期保持強勢。Drewry首席散運分析師Rahul Sharan表示,假設全球經濟持續復蘇到2022年,且中澳之間貿易摩擦仍然存在,2020-2026年全球幹散貨航運市場複合年需求增長率估計將達3.8%,而船隊增長率則為2.6%。
Drewry估計,在預測期內,全球鋼鐵產量將增長3.9%。小宗商品需求增長5.1%、糧食增長3.8%、鐵礦砂增長2.7%、煤炭增長2.2%。
從供給面看,2023年起國際海事組織(IMO)新規將強制降低船舶航速,並阻止使用非環保類發動機。
而截至今年9月底全球散貨船船隊中有61%不符合環保要求,約10%的散貨船船齡超過25年,在這種形勢下,目前的運價水準很有可能將保持下去。海運市況已處在結構性轉變,環保節能減碳政策上路會抵消新船下水的供給量。
不過,市場也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如中國支持廢鋼使用、新的鐵礦石生產政策、綠色能源轉型行動等。
此外,業界人士也指出,近期因中國進一步加強監管,打擊金融資本投機炒作大宗商品,會造成運價波動,但長期來看市場運價走勢仍會回歸基本的供需關係,好望角型船未來三年交付量很少,扣除拆船運力幾乎沒有增長,船舶供給有限的情況下,市場已經回不去供過於求的低運價時代。
由於美國、印度等國家疫情後推出基礎建設方案,鋼鐵、水泥等原材料需求持續看好,穀物則是不可或缺的需求。唯一悲觀的是近期最搶手的煤炭,在長期“淨零排放”趨勢下,煤炭貨量勢必日益減少。
多數航商預測,海運供應鏈於明年仍維持吃緊,根據Alphaliner預估,2022年運力供給增長3.5%,需求增長4%;就算運價有機會回落,但一定是維持於高檔,進一步刺激客戶出貨需求,價跌量增,對於海運市場而言反而是欣欣向榮。
國際航運公會(ICS)表示,近期大陸嚴格執行清零政策,船員最大供應來源國及世界最大出口國的大陸,實施船員隔離長達七周,甚至在其他地方更換了船員的外籍船隻,也必須等待兩周才能獲准進入大陸港口,導致航班延期造成嚴重塞港。
最大出口國的中國及最大進口國的美國、歐洲均嚴重塞港,運力大減,造成供應鏈危機,各類型船舶供不應求的現象,短期內不易疏解。
讀者迴響